摘要: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效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途徑之一。本文結合我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實踐與體會,探索固定資產管理的現實與長遠意義。
關鍵詞: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實踐與體會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71-02
醫院固定資產是醫院開展醫療、科研等活動的物質基礎和重要保障,是反映醫院經濟實力、規模大小的重要指標之一。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是醫院管理和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有效地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充分發揮其在醫院發展中的作用,實現其保值增值,對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強醫院的競爭力,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都十分重要。
一、醫院固定資產概述
新《醫院財務制度》[1]中,醫院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提高到1000元以上(其中:專業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及以上)。固定資產分為四類:房屋及建筑物、專業設備、一般設備和其他固定資產。
醫院固定資產是醫院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其規模和技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院在醫療服務市場中的競爭力[2]。所以,科學有效地管理固定資產,充分發揮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進而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醫院管理面臨的一大難題。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需要擺脫傳統的、粗放型管理模式,通過固定資產管理體系、管理手段的創新,重建與醫療市場環境相適應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二、目前我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固定資產購置過程缺乏科學論證。
隨著醫療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醫院面臨的生存壓力也逐漸增大。很多公立醫院存在互相攀比“硬件”、盲目投資購置固定資產,特別是高精端醫療器械,致使新購置的固定資產不能完全適應實際醫療業務活動的開展,導致固定資產使用效率和效益低下。這種在固定資產購置過程中缺乏全面的可行性論證和成本效益分析,終將造成盲目購置固定資產。
(二)缺乏完善管理,各部門分工不明確。
醫院設備科、總務科、財務科各自從本科室角度管理固定資產,缺乏綜合、系統、完善的管理。各部門之間難以明確分工合作的責、權、利,造成固定資產的購進、領用和保管出現脫節。如:固定資產采購部門不及時將采購發票交給財務部門,財務部門不能及時登記入賬,造成固定資產已經使用但尚未入賬;閑置固定資產和長期不用固定資產報廢不及時,甚至有的資產使用科室不經資產管理部門而任意報廢固定資產,導致資產流失。由于缺乏綜合有效的一體化管理,使固定資產的價值管理與實物管理脫節,管資產與用資產脫節, 固定資產管理主體分散、方式粗放、難以達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3-4],難以達到固定資產的精細化管理。
(三)資產移交不清。
資產管理人員、資產使用人員、資產使用部門主管人員離職、更換工作崗位時未進行資產移交清點。固定資產管理一旦出現問題,則出現相互推諉,不僅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還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權責不明。
(四)固定資產賬實不符。
醫院對固定資產隨意轉移,處理時不審批、不評估、不公開,報廢不規范,固定資產賬實不符情況普遍,資產和賬簿核對不符[5]。這主要源于在賬固定資產早已報廢或當廢物丟棄;接受捐贈固定資產不入賬或入賬手續不合理;醫院固定資產報廢手續不規范,資產報廢后財務部門不及時減賬等。
(五)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缺乏成本效益分析。
資產管理部門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未進行有效監管和分析,對資產投入使用后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缺乏科學性分析,未明確掌握固定資產特別是高精尖醫療設備的成本效益信息。
三、我院固定資產管理實踐
(一)完善固定資產購置管理。
我院在進行基建項目投資和購置醫療設備特別是高精尖設備時,在前期調研和立項論證、明確投資項目和設備的必要性、科學性、實用性的基礎上,還要對所購置項目或器械進行效益評估,確保投資項目能夠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前提下再進行投資,避免盲目購置造成資源浪費和閑置。
(二)固定資產條形碼管理。
我院自2007年利用“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結合條形碼技術,賦予每項實物固定資產唯一的條碼資產標簽,從資產購入醫院到資產報廢整個周期,對固定資產實物進行全程跟蹤管理。使用固定資產條形碼管理后,每一項新購入固定資產數據輸入計算機后,都由計算機打印生成不干膠條形碼,并貼在固定資產實物上。條形碼內容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名稱、購買價格、使用科室和管理部門等信息。使用固定資產條形碼管理,既能區分資產使用部門和管理部門,明確固定資產管理權責;又給資產盤點帶來極大方便;同時還可避免固定資產賬、實、卡不符現象。
(三)明確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權責。
我院總務科、計算機中心、財務科、設備科都屬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各部門在通力合作基礎上各司其職,各負其相應權責,確保固定資產合理、有序管理。固定資產采購招標由設備科、計算機中心、財務科等可是共同參加,并提出相應意見,固定資產采購后由財務科及時入賬;大批同類物資的入、出庫及時報財務科進行賬務處理;固定資產報廢由使用科室到相關資產管理部門登記備案,由醫院資產管理部門審批鑒定后上報主管部門提出報廢申請,避免資產任意報廢。
(四)完善固定資產移交管理。
資產管理人員、資產使用人員、資產使用部門主管人員離職、退休、更換工作崗位時,移交人員和接收人員雙方要對其移交和接收的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明確移交和接收固定資產種類和價值。并在醫院計算機中心、監審室、設備科、總務科、財務科等科室負責人的監督下簽訂科室資產移交情況表。資產移交情況表一式四份,移交人一份、接收人一份、資產管理部門一份、監審室一份。明確移交人員和接收人員相關固定資產管理權責,避免國有資產流失。
(五)固定資產管理與成本核算緊密結合。
為對醫療服務過程中固定資產耗損進行記錄、歸集和分配,提供固定資產成本信息,我院自2006年起將固定資產管理與成本核算緊密聯系起來。房屋建筑物按科室占用面積、設備按平均年限折舊法每月計提折舊,并將固定資產的折舊費用計入科室成本。將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納入成本核算范疇,便于清晰地反映醫院支出的各項內容、進行成本分析,做好醫院成本控制。
(六)完善固定資產成本效益分析。
醫院固定資產在投入使用后,每隔半年或一年收集該項固定資產的收支狀況,分析該項資產的成本效益狀況。如搜集高精尖設備的半年期或一年期總收入、檢查人次、人員支出、物資材料耗用、房屋折舊、設備折舊、水電費和其他公用支出,分析設備運行成本和收入,并利用效益成本比法(BCR)、投資回收期法對資產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掌握該項資產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信息,為資產管理部門決策提供參考信息。
四、我院固定資產管理體會
我院實施固定資產條形碼管理已有多年,并且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又通過不斷改進和調整,使我院固定資產管理更適應醫院整體發展趨勢、更適應醫療市場大環境,與此同時,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我院固定資產管理的主要體會如下:
(一)建立完善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
我院在國家和云南省相關政策的指導下,建立了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在院長統一領導和監督下,全院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強化全院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念。全院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嚴格遵循“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核算、責任到人”的管理原則,固定資產設置分級明細賬確保固定資產保值增值。
(二)通過固定資產管理,有效避免資產盲目購置。
我院對新購置固定資產和投資基建項目進行前期調研、立項論證和效益評估,在明確資產項目必要性、科學性、實用性和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前提下再進行投資或購置,有效避免固定資產盲目購置和資產的閑置浪費。
(三)通過固定資產管理,確保固定資產賬實、賬賬相符。
我院自2007年實行固定資產條形碼管理后,極大地方便了固定資產的定期盤點和不定期盤點,確保固定資產賬、實、卡相符;同時,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相互合作并相互制約、各資產使用者、保管者和使用科室負責人調離工作崗位對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盤點,并簽訂科室資產移交情況表,保障固定資產賬實、賬賬相符。
(四)通過固定資產管理,明確固定資產使用效率和效益信息。
我院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定期或不定期搜集資產的收入和支出狀況,對資產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明確資產使用效率和效益信息,以便資產管理部門及時作出相關決策。通過固定資產的效益分析,將固定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擔負起固定資產管理的職責[6]。
總之,固定資產管理首先需要領導的重視、其次還需要各管理部門的相互合作與相互制約。固定資產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作。我院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深切體會到固定資產管理在提高醫院資產使用效率和效益、有效配置醫院衛生資源、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中的重要性。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步改進,但固定資產管理也是一項與時俱進的工作,尤其是在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逐步深入的大環境下,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使用醫院固定資產,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仍是一項具有探索意義的工作。
參考文獻:
[1]《醫院財務制度》.財社[2010]306號。
[2]劉國祥、徐小雪、李斌等 我國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中國醫院管理,2010,30(1):31-33。
[3]孫家林、李清明、田鳳.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衛生經濟, 2008,27(6):52-54。
[4]楊文卉、李曉玲.淺析衛生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 [J] 中國衛生資源, 2008,11(5):219-220。
[5]程余林 淺析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J] 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3): 1-2。
[6]李淑源.強化固定資產管理,促進醫院健康發展[J] 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9,7(7):1-3。
作者簡介:
鄭淑華(1959-),女,總會計師,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醫院財務管理和經濟管理;任職單位:昆明市延安醫院財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