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飲食健康備加關注。面食制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面食制品中鋁含量對人體的危害也成為了人們關心的問題。
關鍵詞:面食制品;鋁;測定方法;鉻天青S分光光度法
中圖分類號:R15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72-02
鋁是人們熟悉的金屬元素,是地殼中僅次于氧和硅的第三豐量元素,在環境中廣泛存在。已有大量研究顯示,鋁是一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元素,可在人體內蓄積并產生慢性毒性;過量的鋁攝入可干擾大腦的記憶功能,造成老年癡呆;鋁直接作用于骨組織,引起骨病理改變;鋁可引起紅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影響多種酶系統的活性,對造血系統產生毒性;鋁對免疫功能有明顯抑制作用;鋁還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等。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WHO/FAO)已于1989年正式將鋁確定為食品污染物加以控制[1],提出人體鋁的暫定攝入量標準為7 mg/kg B.W,我國也于1994年提出了面制食品中鋁的限量衛生標準(≤100 mg/kg) [2]。因此,研究鋁的測定方法,了解各種物質中的鋁含量,對預防鋁損害、提高人體健康水平有著十分重要意義。鋁的檢測方法比較多,主要有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ICP)及ICP質譜法(ICP-MS)、石墨爐原子吸收光度法、熒光分析法以及極譜法。ICP及ICPMS法靈敏、準確、快速,精密度好、檢出限低、干擾小,且能同時測定多個元素,是權威性很高的分析方法,但由于儀器尚未普及,應用受限。GB/T5009.182-2003《面食制品中鋁的測定》是樣品先經硝酸-高氯酸消解,然后以鉻天青S比色法測定,該法的缺點是消解液中殘留的高氯酸對顯色影響很大,從面直接影響沒定結果的準確性[3]。因此,我們采用干法消化樣品,以鉻天青S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在抗壞血酸作用下與三價鋁離子在乙酸-乙酸鈉緩沖介質中反應形成藍色三元絡合物,于一定波長測定吸光度并與標準比較定量,此方法能簡單、準確地測定食品中鋁的殘留量。
一、材料與方法
1.儀器和試劑。
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 TU1810PC;
微波消解儀;意大利儀器有限公司 ETH0S1;
GSB(G 62006-90)鋁標準貯備液:1000μg/mL,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
鋁標準使用液:吸取1mL鋁標準貯備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再從中吸取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該溶液每毫升相當于1μg鋁。
乙酸-乙酸鈉溶液:稱取34g乙酸鈉溶于450mL水中,加2.6mL冰乙酸,調PH至5.5,用水稀釋至500mL。
0.5g/L鉻天青S溶液:稱取50mg鉻天青S,用水溶解并稀釋至100mL。
0.2g/L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稱取20mg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用水溶解并稀釋至100mL。必要時加熱助溶。
10g/L抗壞血酸溶液:稱取1.0g抗壞血酸,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臨用時現配。
1%(體積分數)硫酸溶液。
2%(體積分數)鹽酸。
2.試驗方法。
(1)樣品前處理。
將試樣(不包括夾心、夾餡部分)粉碎均勻,取約30g置于85℃烘箱中干燥4h,備用,按下面3種方法處理。
①濕法水解:稱取樣品1.000g~2.000g,置于100mL 錐形瓶中,加數粒
玻璃珠,加10mL~15mL硝酸-高氯酸(5+1)混合液,蓋好玻片蓋,放置過夜,置電熱板上緩緩加熱至消化液無色透明,并出現大量高氯酸煙霧,取下錐形瓶,加入0.5mL 硫酸,不加玻片蓋,再置電熱板上適當升高溫度加熱除去高氯酸,加10mL ~15mL水,加熱至沸,取下放冷后用水定容至50mL,如果試樣稀釋倍數不同,應保證試樣溶液中含1%硫酸。同時做試劑空白。②干法消解:稱取樣品2.000g~3.000g置瓷坩堝中,先在電爐上小火炭化至無煙,移和馬弗爐中,高溫525℃約4h完全灰化,取出放至室溫,用2%鹽酸溶解,轉移至25mL容量瓶并用2%鹽酸沖洗坩堝并定容。③微波消解:稱取樣品0.500g~1.000g,加硝酸8mL硝酸,2mL過氧化氫,微波加熱消解至無色透明,于電熱板上趕酸,加硫酸0.5mL盡可能除去高氯酸,定容至50mL。同時做試劑空白。
(2)標準曲線繪制。
吸取鋁標準使用液0,0.5,1.0,2.0,3.0,4.0,6.0mL(相當于含鋁0,0.5,1.0,2.0,3.0,4.0,6.0μg)別置于25mL比色管中,依次向各管中加入1mL1%硫酸溶液(因干法消解的試樣未加硫酸,所以另取一組比色管,除不加1%硫酸,其他步驟相同)。吸取1.0mL消化好的試樣液,置于25mL比色管中。向標準管、試樣管、試劑空白管中加入8.0mL乙酸-乙酸鈉緩沖液,1mL10g/L抗壞血酸溶液,混勻,加2.0mL0.2g/L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溶液,混勻,再加2.0mL0.5g/L鉻天青S溶液,搖勻后,用水稀釋至刻度。室溫放置20min后,用1cm比色皿,于分光光度計上,以零管調零點,于640nm波長處測其吸光度,繪制標準曲線比較定量。
(3)結果計算。
式中:
X---試樣中鋁的含量,單位為毫克每千克(mg/kg);
A---測定用試樣液中鋁的質量,單位為微克(μg);
m--試樣質量,單位為克(g);
V--試樣消化液總體積,單位為毫升(mL);
V--測定用試樣消化液體積,單位為毫升(mL)。
二、結果
1.樣品前處理方法的影響。
采用3種前處理方法測定,測定結果表明:濕法消解不完全殘留的酸會影響測定結果,回收率偏低;微波消解取樣量太少誤差大,結果不平行;干法消化避免了PH值和殘留高氯酸對顯色反應的影響,并且降低了試劑的消耗,節約檢測成本,并且解決了樣品中油脂含量高、濕法消化樣品時油脂難消化的問題。同時,不使用高氯酸,減少對實驗操作人員可能產生的人體危害和環境污染。灰化-分光光光度法能快速準確地檢測食品中的鋁含量,該方法操作簡單,對實驗室儀器設備要求不高,且干擾小,準確度高、工作周期短,適合大批食品中鋁的快速檢測。結果見表1-2。
2.不同酸的影響。
由于溶液酸度(PH值)對顯色反應有很大的影響,酸度的不一致會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試驗中,分別采用鹽酸、硝酸、硫酸不同酸溶液作為背景,試驗表明:同樣濃度的酸,硝酸的干擾最在,所以用濕法消解樣品時硝酸趕不盡,就無法準確測定鋁的含量。
3.掩蔽劑的影響。
加入10g/L的抗壞血酸1.0mL可消除銅、鐵、鈣、鎂等元素的干擾。抗壞血酸需現配現用,加入體積要準確。
4.加標回收率。
準確稱取已知含量的樣品6份,按1.2.1中干法處理樣品,按1.2.2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平均回收率為98.05%,RSD1.12%(見表3)
三、結論
采用干法灰化取代濕法水解,避免了GB/T5009.182-2003的方法中PH值和殘留高氯酸對顯色反應的影響,并且降低了試劑的消耗,節約檢測成本[5]。干法灰化-分光光度法能快速準確地檢測食品中鋁含量,該方法操作簡單,對實驗室儀器要求不高,且干擾小、準確度高、工作周期短,適合大批食品中鋁的快速檢測。
參考文獻:
[1]王林,蘇德昭,王永芳,等.中國居民每日攝鋁量及面制食品中鋁限量衛生標準研究[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1996, (02):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GB15202-94 面食制品中鋁限量衛生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1997.114。
[3]鎢化學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鋁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
[4]GB/T5009.182——2003食品衛生檢驗方法理化部分(二)[S].2004。
[5]張文書,張燕,李燕,等. 對食品中鋁含量國標測定方法的改進[J].化學分析計量,2009,18(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