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當前持續低迷的煤炭市場形勢下,煤礦企業必須深挖自身潛力,在節支降耗、修舊利廢上作文章,抵御“經濟寒流”。
關鍵詞:運輸機;運輸皮帶;巷道施工
中圖分類號:TD52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4)08-0177-01
在當前持續低迷的煤炭市場形勢下,煤礦企業必須深挖自身潛力,在節支降耗、修舊利廢上作文章,抵御“經濟寒流”。
一、現狀
我國煤礦井下煤矸運輸主要以皮帶運輸機為主,百萬噸礦井的皮帶年消耗量在1萬米左右,投入金額約180萬元,替換下的舊皮帶大多數以廢料處理,變現金額5萬元,十分可惜。為此,通過近4年的研究實踐,摸索出了一套皮帶周轉使用和再利用方法,充分挖掘皮帶的使用價值。具體操作為
二、優化皮帶投入順序
根據皮帶運輸機的實際工作條件,按“先主運、后回采、再掘進”順序進行投入,從而提高了帶面的使用壽命。
1.主運系統相對固定,皮帶機狀況好,維護及時到位,帶面磨損小,使用周期長,約2-3年。因此主運系統優先投入新品皮帶。
2.回采工作面運輸皮帶機狀況好與掘進工作面,一個回采工作面從安裝投產到結束回撤約1年的時間,隨著工作面的推進,皮帶不斷回縮,回撤出的皮帶轉掘進工作面使用。
3.掘進工作面運輸機皮帶是隨著巷道的延伸而不斷加長,機尾變換頻繁,皮帶運輸機運行狀況較上兩者差的很多,對皮帶的磨損嚴重,新皮帶投入掘進迎頭使用時間僅為6個月。
因此,新皮帶按“先主運、后回采、再掘進”順序進行投入,使用皮帶壽命由半年增加2年,平均節約投入100萬元/年。
三、廢舊皮帶綜合應用
當皮帶磨損寬度至550mm時就達到報廢標準,不處理很快就“堆積如山”,處理不值錢,與新購價值相差甚遠,怎樣才能變廢為寶呢?針對這一課題,我們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并試點成功,現將成功案例做以下展示:
(一)加工皮帶托盤。現在煤礦回采巷道大部分采用錨網帶支護方式,支護用網已全面推廣塑料雙抗假頂網,以前錨桿與網接觸面需加設木托盤增加加固面積,防止金屬托盤對網的傷害。經過研究,可將舊皮帶加工200mm×300mm的“一眼皮帶”代替木托盤,經試驗發現皮帶托盤與網可充分接觸,既避免了金屬托盤對網的傷害,又可以利用其韌性避免木托盤受力開裂現象的發生,節約了木材投入。2014年預計消耗1孔皮帶5.4萬件,可減少支出35.3萬元。
皮帶托盤
(二)加工皮帶托輥。用舊皮帶加工皮帶托輥,兼具了非金屬托輥耐磨性、金屬托輥的可復用性、緩沖托輥的耐沖擊性,非常適于井下使用環境,每組節約65元,年投入5000組節約支出32.5萬元。
皮帶托輥
加工皮帶托輥下角料再利用
利用廢皮帶加工托輥替代緩沖托輥→利用加工皮帶托輥的下腳料中帶網孔部分制造工廣防塵網→利用剩余部分制造號碼牌,舊皮帶逐步全部消化,物盡其用。
工廣防塵網
號碼牌
(三)加工皮帶吊掛錨帶卡扣器
為減少鐵絲的投入,利用舊皮帶加工制作30mm×2100mm的吊掛帶,另通過對頂板鋼帶研究,設計制作出卡扣式皮帶吊掛帶。具體為:用∟5*5角鐵加工制作,切割兩塊70mm長角鐵塊,其中一塊切ф18口,一塊焊接ф18*23mm的錨桿用錨桿帽緊固(原理如臺鉗)。實踐證明:皮帶吊掛不僅減少鐵絲的使用量,而且可拆卸,大大降低勞動強度。最重要的是所用的角鋼、錨桿全部是廢舊料,成品件可以重復使用,每年可節約投入12萬元。
綜上所述,趙官能源公司是經過近幾年的探索,研究出了幾種不僅可以消化舊皮帶還能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的皮帶應用方法,全年可節約費用220萬元。假設全國4000個煤礦,每個煤礦節約200萬元/年,那么全國可節約80億元。希望其他煤礦企業參考借鑒,共同抵御“經濟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