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經濟全球化與科技水平的迅速發展,使得各城市之間的競爭也更加的激烈。各城市分別在自身外在形象、內部環境和城市文化特色這三個方面進行加強,為提升自身競爭力而努力改進和完善。在城市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當中,國家陸續提出了相關的發展要求、發展道路的政策和規定,要求各城市在追求快速發展的同時,務必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堅持推行綠色環保的方針政策。城市化進程中,加強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越來越受到國家和人民百姓的重視。此文中,筆者從傳統文化在當下城市發展過程當中所受到的沖擊和其受到沖擊的具體原因,對新型城鎮化進程中保護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措施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傳統文化;保護措施
引言:我國自進入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進和完善,其中重點體現在社會城鎮化方面。近幾年來提出的“新四化”道路,它的主要內容就在于建設我國城鎮化社會的過程當中,相關建設者需要將重點放在發展質量上,發展效率應該次之,不能夠只重發展速度,卻忽略了建設的質量問題,這樣只片面地看到擴大城鎮規模和提升建設的速度,對社會城鎮化建設的長遠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特別是對我國這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而言,傳統文化中有著許多優秀的部分很容易在城鎮化的快速進程當中受到破壞、遭到沖擊。如何保護我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部分在新型城鎮化進程當中盡量避免受到沖擊,也逐漸成為相關學者研究和探討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傳統文化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建設新型城鎮化的指導思想是科學發展觀,它要求工業化的發展進入改革新型工業化,并以實現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建設作為其中的主要基礎動力,從而能夠更好地向著和諧社會的發展目標前進。科學發展觀中所強調的可持續發展,是建設新型城鎮化社會的根本要求,它為我國相關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和保障。盡管如此,國內各地區,尤其是各城鎮在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還是無法避免盲目跟風、發展不科學的現象,只是一味地追求城鎮化的建設進程,都沒有從自身特色出發,找準自身的發展目標,導致了傳統原生態的特色地區文化受到了破壞和沖擊,甚至可能會造成其中部分傳統文化消失滅絕。
二、傳統文化受到新型城鎮建設沖擊的主要原因
(一)、城鎮居民的文化水平過于低下
受到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重要影響,我國農村城鎮與城市的教育發展情況有著很大的差別。城鎮教育發展過于落后,導致城鎮居民普遍呈現較低的文化水平,這就使得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城鎮居民并不能夠深刻地對其進行了解與認識,也沒有相關資料或者實例作參考,幾乎是根據個人的猜想來對城鎮進行建設,對城鎮的良性建設與發展造成了部分問題的出現,更是阻礙了新型城鎮化的整體建設進程。
(二)、沒有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過度重視發展速度的新型城鎮建設工作,容易對當地的傳統文化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例如在部分文化遺產比較豐富的城鎮地區,為了發展當地的特色旅游產業,有關建設領導就在已有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大力地進行旅游開發和旅游建設,對文化遺產的周圍區域,也建設了相關的娛樂場所,這些都導致了當地的文化遺產遭到嚴重的破壞。
(三)、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的鮮明對比
我國在過去幾年著重發展城市化的進程,極大地推動了城市地區的發展,相比之下的城鎮地區,幾乎是停滯不前的發展,與城市地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城鎮居民為了早日發展到城市的社會和經濟水平,在發展新型城鎮的時候就沒有考慮合理性,造成了許多方面出現問題,對當地的傳統文化更是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使得當地的傳統文化失去了它原本的特色與魅力。
三、保護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傳統文化不受沖擊
(一)、堅持基本原則
在建設新型城鎮化的過程當中,保護傳統文化主要是堅持可持續發展、加大傳播地方文化力度、科學合理地傳承文化這三個基本原則。要將傳統文化獨特的魅力完全地展現出來,就不能夠將地方文化特色與城鎮的社會市場體系隔離開來,這二者之間需要進行融合,才能夠將地方文化更加活力、更加充滿生機地展現在眾人面前。當傳統文化遇到新社會的先進文化或者是外來的優秀文化時,需要積極地與它們進行交流與溝通,在順應時代潮流的基礎上,加以繼承和發展當地獨特的傳統文化。與此同時,新型城鎮的傳統文化還需要受到大眾傳媒等現代化傳播媒體的合理推廣,讓更多其他地區的人對其進行認識和深入地了解,從而才能促進當地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為新型城鎮的居民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最后,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傳統文化必須得是優秀的傳統文化,所以在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過程當中,還要注意僅保留其中優秀有利的部分,要將其中不科學的部分剔除掉,這樣才能夠讓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進步中的作用充分有效地發揮出來。
(二)、加深新型城鎮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各新型城鎮居民的相關建設負責人和當地居民都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與思想素質,尤其是在傳統文化的學習方面。這樣才能夠將城市化進程與新型城鎮化進程聯系起來,實現二者的一體化發展,用城市化進程拉動新型城鎮化進程。
(三)、升級新型城鎮的文化設施
在新型城鎮文化設施的建設與布局兩方面,進行一定的提升和加強,不僅對城鎮居民文化情操的提升有重要意義,而且還能夠大大地推動當地居民對傳統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為新型城鎮建設中的傳統文化提供良好的保障與發展環境。
(四)、將傳統文化保護志愿者的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
保護傳統文化的志愿者隊伍得到一定的壯大,傳統文化也就能夠受到更加有效的保護。通過組建相關志愿者隊伍,各新型城鎮在傳統文化的交流方面就能夠有所加強。利用文化資源的多樣性和獨特性,讓新型城鎮居民感受不一樣的傳統文化魅力,同時,讓傳統文化之間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從而提升新型城鎮居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在傳承和保護當地傳統文化的過程當中,融合創造出更加優秀的文化來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
結語:
作為我國長達兩千多年歷史的重要見證,我國的傳統文化是在先人的實踐和檢驗中逐步認識發展出來的,是我國的重要財產。面對社會發展中,新型城鎮建設的興起,傳統文化很有可能會受到嚴重的沖擊,所以,相關城鎮建設負責人一定要認真調查研究,合理規劃,在建設新型城鎮的過程當中,傳承好和保護好當地優秀的傳統文化,才能建設出合理科學的新型城鎮。
參考文獻:
[1] 葉曉玲,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如何保護和傳承文化[J], 大眾文藝, 2013(09), 4.
[2] 劉秀洲,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如何繼承傳統文化[J], 大眾文藝, 2013(07), 15.
[3] 錢柳柳,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如何保護傳承傳統文化[J], 神州文化,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