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演越烈的城市建設在不斷地改變城市的本來面貌,尤其是生態基礎設施的破壞,給城市的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問題。本文介紹了綠色基礎設施內容、發展、定位、應用等問題,為未來的城市設計提供一個全新的思路。
【關鍵詞】綠色基礎設施;城市
1. 釋義
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城市中心區由于其自身的內部擴張,造成邊緣生境的破碎化。以上現象都嚴重影響了城市中生態基礎服務功能的發揮。美國國家保護訓練中心(the national conservative training center,2001)提出了綠色基礎設施的概念,為了對城市的開放空間綠色基底和土地的保護性規劃。綠色基礎設施是被認為將城市中生態化的綠色網絡分離出來而定義的一種有別于傳統的市政基礎設施的定義,它的對立面是城市灰色基礎設施,也就是除了綠色基礎設施之外的其他的傳統的城市基礎設施。綠色基礎設施核心在于突出生命支撐的功能,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重大公共投資,合理布局可減少對灰色基礎設施的需求,節省國家公共資源投資,減少對自然災害的敏感性.且相互連接的網絡狀綠色基礎設施有益于人類健康,野生動植物繁及社會穩定發展(吳偉、付喜娥,2009)。
2 .綠色基礎設施的問題起源,發展和重新定位
綠色基礎設施是一個新名詞,起源于150多年前的城市規劃和保護性規劃的活動。綠色基礎設施在以下的兩個方面有著它最獨特的特點,其一就是為了人的需求而連接公園和綠色空間,其二是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持破碎化生境而連接和保護自然棲息地。在18世紀的奧姆斯特德始終認為公園的最終目的都是要為了讓城市的居民能夠享受到自然地饋贈,而不是僅僅把公園和周邊的居住區的區域連接起來,把公園系統連接起來,比如和游憩、快速軌道、自行車步道系統還有公共衛生系統連接起來的實踐最終演化成美國的綠道規劃運動。其次,野生動物學家和生態學家一直在尋找一個解決保護自然棲息地的最佳的途徑,因此一個完整地生態網絡需要構建起來應對生境破碎化的對生態過程的侵害,這樣的理念也成為了科學生態保護和生態管理的一個重要的關鍵的實施步驟。
聯合國在1984年的人與生物圈計劃中首次提到了生態基礎設施,其作為規劃的5大原則之一,正式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綠色基礎設施最早是由美國自然保護基金和農業部森林服務部門提出的,在1990中期提出的一項基于土地利用規劃的環境保護運動。最早開始于馬里蘭州的綠道運動,并且綠色基礎設施在《可持續發展的美國——爭取21世紀繁榮、機遇和健康環境的共識》中成為了美國社區規劃的準則之一。至今美國的很多州都有相關的機構和組織在分管綠色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自然保護基金是一個全國性的,非盈利的全國機構,以保護美國遺留下來的土地和水體資源為目標,通過土地利用、社區規劃、風景區規劃和領導力培訓合作來解決可持續性的綠色基礎設施的解決方法。
3.綠色基礎設施在運用中的發展
今天的綠道運動和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綠色基礎設施的實踐和運行,盡管生態基礎設施和綠色基礎設施是同樣的一個起源,但是綠色基礎設施和生態基礎設施在以下的三個方面有所不同:
(1)生態和游憩:綠色基礎設施主要強調的是生態功能而不是游憩功能,盡管廊道和其他的游憩設施可以提供人們基本的需求并且也應該城市融入到城市景觀中的一部分。
(2)大小尺度:綠色基礎設施包括很大的生態節點樞紐,也包括關鍵的景觀節點,而綠道包括軌道,狹窄的景觀廊道以及其他的連接的關鍵點。
(3)增長的框架:綠色基礎設施能夠被設計用來構建城市的雛形和為了城市發展制定完整的框架,當這個框架能夠為生態保護的區域預留出來空間并且最大限度考慮城市彈性發展的時候就能夠在規劃中應用到最好。
直到今天,綠色基礎設施有三種主要的形式:為了人們的需求而連接的公園綠地系統、為了應對生境破碎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而連接的自然區域和為了當今時代而建設的綠道。
4.綠色基礎設施發展中遇到的主要挑戰
在當今的世界,雜亂無章的規劃帶來的后果就是帶來了土地的急速開發,這些新被開發的區域遠遠超過了曾經是農村的區域面積,從而以驚人的速度把森林和農田轉為其他的用途,太多的情況下,太多的土地開發在沒有被合理地規劃的前提下就已經實施完成了,這樣的后果就是造成了城市肌理的無序蔓延。
房屋道路在不斷地造成自然棲息地的減少,自然地生境減少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也在隨之消失轉換土地使用用途把土地變成越來越小的破碎的生境碎片。邊緣效應同時也使自然物種和生物的種類越來越少。開發的河岸帶和濕地系統降低了河流自我控制洪水、阻礙沉積物、過濾毒素和防止水體富營養化水生生命支持的能力。開發降低了自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限制生物物種活動范圍降低了野生生物物種遺傳多樣性。使生態系統的自適應能力降低。
5.城市綠色基礎設施案例——馬里蘭州綠圖計劃
1997年美國Maryland啟動了Smart Growth and Neighborhood Conservation 行動,它旨在保護農田、森林以及其他開放空間的同時煥發現有社區的活力,它成功的核心歸為兩點:首先,政府將不再提供資金以支持偶發事件的發展,而是將其所有的資金重新定向到現有的社區和地區增長中去。其次,馬里蘭州將會有更激進和戰略性的方法來保留公共空間。新戰略的方法土地保護主要體現在兩個單獨的項目中:馬里蘭州農村遺產項目旨在保護大型的,相鄰的農田和其他農村開放空間 ,通過與當地政府和非營利組織定義保護邊界,再將保護精力與資金集中到這些區域。而另一個Green Print項目是一個全州規模的保護行動,它旨在確定并保護該州的大部分包括了森林、濕地、河流走廊和其他關鍵地區的生態敏感區。 Green Print計劃被認為是近年來最好的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它是第一個將綠色基礎設施評價模型(Green Infrastructure Assessment, GIA)付諸實施的計劃。
參考文獻
[1].吳偉,付喜娥.綠色基礎設施概念及其研究進展綜述[J]. 國際城市規劃. 2009,24(5):67-71
[2].裴丹. 綠色基礎設施構建方法研究述評[J]. 城市規劃. 2012(5):84-90
[3].付喜娥,吳人韋. 綠色基礎設施評價(GIA)方法介述--以美國馬里蘭州為例[J].中國園林.2009,09:41-45
[4].李博.綠色基礎設施與城市蔓延控制[J]. 城市問題.2009,01:86-90
[5].李昌浩.綠色通道(Greenway)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 南京林業大學.20050601:8-83
[6].Charles. A. FLINK (US). Miami River Greenway --Green Infrastructure for a Working River[J].2009,03:20-26
[7].Mark A. Benedict, Edward T. McMahon. Green Infrastructure: Smart Conserv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M]. Sprawl Watch Clearinghouse Monograph S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