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滲漏施工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本文通過對此課題進行研究,總結出了幾點踏實可行的操作方法,期望能夠給予施工團隊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房屋建設,工程,防滲漏施工技術
一、前言
房屋建筑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依據之一,而堅固耐用則是一幢房屋的最大優點。那么,如何能夠把房屋建筑漏水的情況減少到最低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深思的,通過如今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增加房屋建筑的使用壽命也是非常有可能實現的。
二、外墻滲漏的原因分析
填充墻的框架梁柱的和磚砌體之間裂縫滲漏的原因。
1.材料問題填充墻的框架梁柱是用鋼筋混凝土做成的,其與磚砌體的溫度線膨脹的系數是不相同的,前者的線膨脹系數是后者的2倍。因此,在同樣的溫度下,這兩種材料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形,導致在其連接的地方產生裂縫,在風的作用下,雨水就會沿著裂縫滲入到室內,容易造成外墻滲漏。施工問題施工工程中遺漏填充墻與剪力墻之間的拉結鋼筋。
2.外墻穿墻套管的預留孔滲水對外墻進行施工后,所留下的模板穿墻螺孔和腳手架上預留的槽鋼洞孔在封墻的時候不夠密實,會產生縫隙,導致滲漏。
3.填充墻磚砌體沿縫隙滲水在砌筑填充墻的時候,豎向的頭縫砂漿夠密實,水平的厭縫刮漿極易流進磚孔里。如砌墻時沒有按照施工藝的規定將磚頭事先濕潤過,干磚就會很快地吸收掉砂漿所含的水分,導致砂漿干縮并開裂。
三、地下室外墻混凝土滲漏分析
地下室外墻混凝土在施工階段常常會出現不同程度、不同數量的開裂,裂縫多為豎向裂縫。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干燥收縮時受到鋼筋、邊界約束后拉裂而產生的。
1.混凝土干燥收縮是指置于飽和空氣中的混凝土因水分散失而引起的體積縮小變形。混凝土中的水和周圍的空氣處于某一平衡狀態,如果周圍介質空氣的狀態發生變化,如溫度改變,混凝土就會產生干燥收縮。干燥收縮包括發生在開始階段不可逆收縮和再潮濕后的體積膨脹,及后期干燥時發生的可逆收縮。
2.同時影響混凝土干燥的因素還有:水灰比、水化程度、養護溫度、含水量、水泥含量、構件厚度、體積和表面積之比、相對溫度、干燥速率、干燥時間等。而地下室外墻混凝土拆模后,雖然進行了澆水養護,但由于受到現場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做到恒溫濕養護,而只能采用澆水養護,因此必然導致外墻混凝土的干燥及收縮,同時由于地下室外墻混凝土體積和表面積之比較小,從而導致干燥速度快,時間短。
四、建筑外墻防滲漏的工程技術
1.實施控制和監督質量
在建筑施工的整個過程中,控制和監督一直都需要貫徹和執行,這樣才能有效的監督建筑外墻防滲漏的施工技術。需要督促和檢查在防滲漏施工工程中的材料、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使得防滲漏施工技術達到科學、規范、安全和到位。在建筑外墻防滲漏施工工程中的質量控制和監督可以應用到各種方面,只要嚴格實施,就能夠徹底的把外墻面滲漏問題給消除。
2.針對框架結構墻體的防滲漏施工技術
在框架結構墻體當中,容易產生滲漏的部位,對防滲漏施工技術進行加強和完善。需要按照我國砌體工程施工質量相關的驗收標準的來實施。建筑施工工程與到柱邊、梁底等部位的時候,首先清除干凈集結在一起的灰塊,并進行干凈的洗刷,然后按比例用砂漿進行密實填嵌,并達到要求。
3.對所有的孔洞進行填補
建筑主體的施工完成之后,修補外墻的時候,要從上到下填堵所有的孔洞,要科學合理的實施堵塞墻體的空頭縫和孔洞,并密填嵌實墻上口的縫隙。按照標準處理門窗周邊的縫隙,檢查陽臺等其他容易產生滲漏的部位,確保防漏措施達到要求,并檢查所有孔洞的堵塞情況,確認施工完成并達到施工標準之后,外墻裝飾施工的工作才能進行。
五、防滲漏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運用
1.施工前的準備
為了確保房建施工中防滲漏技術更好的應用,一定要保證建筑材料的質量和規格都達標,以及工人的施工技術一定要過硬,還有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全面的考慮到防滲漏的重要性。
2.外墻防滲漏技術
導致外墻出現滲漏,一般都是由施工人員的施工工藝或施工流程錯誤造成的。所以在進行外墻防滲漏的施工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
第一,控制墻體的施工質量。對填充墻進行施工時,要嚴格控制好縫隙的處理工作。
第二,加強外墻抹灰的質量控制。外墻抹灰的質量直接的影響整個防滲的效果,因此,外墻面抹灰是一道重要且關鍵的工序。在進行抹灰之前,要對墻面進行澆水處理,這樣可以有效的確保其濕潤度,避免在施工中出現脫層。同時在定漿之后,需要有效的保持其緊密性,一般在漿液吸入到墻體之后再進行抹灰;在進行抹灰的過程中,要采取分層涂抹,在下面一層的灰漿結成膜后,再進行上一層混凝土界面劑的涂抹,這樣可以增加防水效果。
第三,加強外墻面磚施工的質量控制。在進行面磚貼之前,需要對平層有效的檢查,對于出現有空鼓、起殼以及裂縫等情況時,應及時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并用純水泥漿再刷一次;在進行鑲貼時,確保壓實度,同時在整個的面磚施工中需要加一些抗裂劑。
3.地下室后澆帶部位滲透水的預防:
(一)、嚴格控制原材料進場,原材料進場必須具有出廠合格證,并嚴格按照取樣制度進行取樣,使用前必須復驗合格;
(二)、施工時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施工。因許多行業標準還不成熟、不完善,行業標準僅能作為參考;
(三)、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施工弊病的發生,后澆帶處防水可采用挖梯形槽作法進行施工處理。在基礎底板后澆帶墊層處挖一梯形槽,底邊寬度每邊比后濟帶寬100mm,深度為一個墊層厚度,兩端為45度角。澆注基礎墊層也按此法施工,并依次做防水層。在做防水保護層時將梯形槽上日用墊層同標號混凝土填平;
(四)、施工縫處嚴格按照施工縫要求處理、鑿毛、清理干凈清水沖洗濕潤,施工時在水泥漿中增加防水劑,在混凝土中增加膨脹劑,并嚴格按照施工工藝進行澆注、振搗,確保混凝土的密實性、增加混凝土的抗滲透性,達到混凝土剛性防水和柔性材料防水相結合的效果;
(五)、可采取在后澆帶處預留企口槽或采用預埋止水鋼板和止水條的方法,以延長滲透水途徑來達到防水的目的。經驗表明,如按以上方法施工可以防止地下室后澆帶滲透水現象的發生。
4.地下室后澆帶部位滲透水后的處理措施:
(一)、若是底板后澆帶接縫處混凝土不密實或裂縫里形所引起的滲透,可將接縫上面用環氧樹脂粘合劑分段封口,然后用高壓泵從一端向縫內注入水溶性聚氨脂堵漏劑(或其他水溶性堵漏劑或環氧灌縫裝液),注入量則觀察從另一端冒裝液為止。該產品遇水能自行乳化聚合反應成固體固化后遇水能繼續膨脹,起到止水堵漏作用。
(二)、對零星點處的滲水可采用電錘鉆孔內填防水份來達到堵漏防滲效果。具體方法:在滲水部位用電錘鉆一個或幾個孔徑為25mm孔,深度根據底板厚度而定。孔打好后,將孔清理干凈,用水潤濕,然后將粉狀防水劑(如堵漏靈)與水接1:8左右的比例拌和,塞進孔中,用鋼筋搗密實,也能達到堵漏效果。
六、結束語
為了能夠讓建筑房屋的質量更具保證,所有的建筑團隊都應該嚴格的按照相關的方案去執行。而本文中提到的防滲漏技術,特別是在地下室的建造中更應該贏得廣泛的關注。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一定會讓我國的建筑工業更加蓬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仲賢 淺談磚砌體外墻防滲漏技術措施[J] 山西建筑-2010-(23)
[2]劉景剛 簡述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防治措施[J] 山西建筑-2010-36(10)
[3]于政濤,李芝光 防止建筑外墻裝飾抹灰裂縫產生的施工技術探析[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