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建筑市場的繁榮,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隨著人們對生活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質量及性能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基于此,不斷加強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是施工單位良好發展的必要條件,而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作為房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技術關系著房屋的整體施工水平。本文通過對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特點進行闡述,詳細分析了地基基礎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為提高房屋建筑質量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技術
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具有較強的復雜性,是一項較為隱蔽的地下工程,并在房屋建設中占據重要位置。地基基礎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礎,對房屋的整體施工質量及使用性能起著決定性作用。然而房屋建筑地基施工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復雜性集于一身的工程,因此其施工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施工技術不到位,很容易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基于此,施工建筑單位必須要提高和加強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施工技術水平和措施,避免發生質量問題。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特點
1.1施工難度大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包括勘察、測繪、澆筑、填挖等,這些工序的開展均需要專業人員根據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其次,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這就給施工增加了一定程度的困難,容易造成施工過程中發生一系列的事故,處理起來比較繁瑣;除此之外,地基基礎工程承載著房屋的所有載重,并與上部建筑結構形成一體,因此其施工的鏈鎖反應較強,影響范圍較大。
1.2施工現場地質條件復雜
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不同,特別是一些高原、山地、丘陵地區的地形更是存在很大差異,這就提高了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困難度,導致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現場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在這些地區進行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時,往往會伴有泥土滑坡、季節性泥土松動等復雜地質條件,勢必會給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造成困難。
1.3潛在事故多發
因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涉及范圍較廣,包括一系列繁瑣的施工環節和工序,各個環節與工序環環相扣、聯系緊密,其中一個工序發生施工錯誤,必然會影響后序施工的進行,并且因該項工程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其質量檢測的困難度較大,因而造成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中存在較多的潛在事故。
1.4施工故障嚴重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在地下進行,同時與上部建筑結構關系緊密,因此一旦發生事故,補救措施難以實施,常造成工程返工或者停工,嚴重時造成人員傷亡,影響施工單位的施工進度,給建筑單位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并損害其社會效益。
二、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研究
2.1地基基礎勘察技術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對施工現場的地基進行勘察,一切勘察工序的進行需要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進行。首先,勘察人員需要對建筑總平面圖進行研究,掌握房屋建筑的規模、結構、性質和基礎要求形式,確定建筑的載荷力,從而對地基的埋置深度和允許變形范圍進行確定和定位;其次,勘察人員需要對施工現場的地質條件進行全面的掌握,明確地質的類型、條件及分布,并結合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要求整理出施工方案;除此之外,勘察人員需要協同設計人員根據勘察數據和資料對施工設計方案進行調整與優化,運用多重實驗方法,多角度、多思維地研究和討論,從而最大限度的符合設計施工要求。
2.2土方開挖技術
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勘察結束后,需要進行土方開挖工序,土方開挖技術的好壞決定著地基基礎工程的整體水平。施工單位需要充分結合施工設計方案以及施工現場勘查的實際情況,對開挖的方案進行確定。施工單位需要明確施工的流程、順序、工藝等,并對需要的機械設備進行規劃,同時任用專業水平較高的施工人員進行土方開挖工作。在土方開挖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孔位的深度,一般來說,重要位置的孔位探孔的深度要在硬持力層5m以下的位置,在承臺基坑的開挖過程中對于開挖的坡度及深度,土方開挖人員需要充分考慮施工現場土層的密實性,并結合承臺的尺寸對施工作業面進行相應的拓展。
2.3基坑支護技術
現階段,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中最常用的基坑支護技術包括排樁支護技術和逆作法技術,而無論應用哪一種支護技術,前提條件均需要對嵌固深度進行確定,之后才能開展各種支護技術的應用。
2.3.1排樁支護技術
排樁支護技術需要利用混凝土灌注樁、鋼樁、錨桿等構件,并與基坑土層內部的支撐結構進行充分結合,從而實現與土體形成共同的支擋。排樁支護主要的支護結構包括拉錨結構、錨桿結構、懸臂結構等,施工工藝主要包括套管灌注樁技術、泥漿護臂關注樁技術、沉管灌注樁技術,就目前來說,沉管灌注樁技術應用比較廣泛,如圖1是沉管灌注施工過程。
圖1.沉管灌注樁施工過程
a.置放樁尖鋼管就位 b.沉管 c.放鋼筋籠
d.邊拔管邊灌注混凝土 e.樁制成
2.3.2逆作法施工技術
逆作法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中比較先進的應用技術,該技術的實施需要施工人員結合上部交替和土方挖掘兩種施工工藝,從而降低載荷,以減少對基坑上部的壓力及影響。與此同時,在逆作法施工技術的實施前,基坑周圍需要留出足夠的距離,目的在于保證混凝土灌注樁以及人工鉆孔樁工序的順利開展。
2.4地基處理技術
2.4.1材料鋪墊技術
材料鋪墊技術主要針對房屋建筑地基的軟土層,主要措施是在軟土層鋪設合適的土工織物,對于土工織物的選擇要具備整體連續性、抗拉性、抗壓性、耐腐蝕性等特點,并且易于施工操作,從而對房屋建筑地基的結構進行改善,并提高其穩定性,避免房屋出現下陷、沉降等問題。
2.4.2換土墊層技術
換土墊層技術主要針對房屋建筑地基一定深度下與施工要求不符合的土層,如淤泥質土層、軟土層、巖石性土層等,主要措施是將該深度段的土層進行挖除,回填一些合適的材質,從而構建適合地基基礎施工的土層。該項技術的實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選擇石灰、砂石、碎石等回填材質時需要根據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要求進行;(2)可運用根壓法、振動法、水撼法等,注意對回填材質的充分夯實,保證土層的密實性;(3)嚴格控制回填后土層的含水量,將含水量控制在地基基礎施工要求允許范圍之內。
結論: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具有難度大、施工條件復雜、潛在事故多發、施工故障嚴重等特點,因此,對其施工技術進行改善與優化,是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的必要手段。施工單位需要從工程勘察、土方開挖、基坑支護、地基處理等幾方面加強技術調整,從而保證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質量,為房屋建筑整體質量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修剛.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對策[J]. 科技信息,2014,05:219.
[2]曹小峰. 淺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項目管理[J]. 門窗,2014,01:52.
[3]梅龍豐. 淺析建筑基礎土方施工工藝分析[A]. 科技部.2014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論文集[C].科技部:,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