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保證建筑物的質量,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保證居民的居住安全,變形縫技的處理是建筑施工工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施工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影響建筑物的裝修、使用甚至會給建筑物造成污染和損害,并且會對后期建筑工程的裝修以及使用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使其不滿足現代化建筑工程的要求,因此施工人員必須要處理高層建筑的變形縫。
關鍵詞:高層、建筑、變形縫、處理
一、前言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中出現了各種高層\"大跨度\"異形建筑工程,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工程的施工難度,尤其是對變形縫的施工,更是整個工程中的難點。在高層建筑中,在房屋中設置了變形縫,能夠有效減輕和防止由于材料膨脹變形、地基不均勻沉降或者地震等其他潛在性因素對建筑物造成的影響,能夠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保證居民的居住安全。
二、高層建筑變形縫的分類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建筑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各類高層建筑紛紛投入到建設中去。但是施工過程中的出現了很多建筑變形縫,如沉降縫、伸縮縫、抗震縫等變形縫的施工質量控制日益成為施工過程中的重要內容。為了避免對建筑物造成破壞,應該在變形敏感的部位,沿建筑區設置垂直斷開的變形縫。
1、防震縫
當建筑物各部位強度、高度和質量存在較大差異時,就很難抵抗地震的強破壞力,建筑物很容易造成損壞。因此,為了確保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系數,需要設置防震縫。
2、伸縮縫
伸縮縫又名溫度縫,這一變形縫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建筑物在溫度變化情況下免受建筑材料由于熱脹冷縮現象對建筑物造成的破壞。伸縮縫能夠將較長的建筑分成長度較短的獨立部分,從而有效減輕溫度變化對建筑物產生的破壞。
3、沉降縫
一個建筑的地基不可能是均勻沉降的,這樣就有可能導致結構構建較大的內力和變形,所以這就需要采用設置沉降縫的方法將各部分分開,沉降縫不但應貫通上部結構,而且應貫通基礎本身。
三、高層建筑變形縫的處理
1、設置防震縫
高層建筑最好是不設置防震縫,因為如果設縫,一方面會給造成施工復雜,給施工方面帶來很大的困難,另一方面,在地震時會發生碰撞,對主體造成破壞,當建筑體形比較復雜時可以利用地下室和基礎使之連成整體,這樣就可以減小上部結構的反映,加強結構的整體性。當然,在一些特定情況下,還是宜設防震縫。
(1)平面長度和外伸長度尺寸超出了限值而又沒有采取加強措施的時候。
(2)各部分結構剛度相差很遠,采取不同材料和不同結構體系的時候。
(3)各部分質量相差很大的時候。
(4)各部分有較大的錯層的時候。
此外,各結構單元之間設了伸縮縫和沉降縫的時候,其縫寬應滿足防震縫寬度的要求,而且防震縫在地面以上應沿全高設置,且當不作為沉降縫時,基礎部分可以不設防震縫,但要在防震縫處基礎部分加強構造相連接\"高低層之間不可采用主樓框架柱設牛腿等類似的方法,因為地震時各結構單元之間,尤其是高低層之間的振動情況是不相向的,連接處容易壓碎和拉斷。因此,高低建筑各部分之間不設縫就要連接牢固,一旦設縫,就要分的徹底才行,且當相鄰建筑的基礎存在較大沉降差的時候,應適當增大防震縫的寬度。
2、設置伸縮縫
高層建筑結構不僅平面的尺度很大,而且豎向高度很大,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不僅會產生水平方向的變形和內力,而且也會產生豎向的變形和內力,但是,設計時一般不計算混凝土結構由于溫度,干縮等產生的內力。因為建筑的溫度場分布和材料干縮參數等不好確定,以及徐變和應力松弛等方面。因此,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的溫度(收縮)問題,常根據施工經驗和實踐效果,由構造措施來解決,伸縮縫必須貫通基礎以上的建筑高度。
(1)在建筑的頂部,連接頂層\"山墻和內縱墻端開間,會接受到來自光照的強烈灼熱,溫差變化相對較大,這樣可以充分地對這些部位增加配筋的分布,借此來增強承受溫度帶來的應力變化。
(2)可以在建筑物的構造上采取措施適當的措施來減少溫度的應力變化,因為頂部直接受到陽關的照射,溫度的變化相對劇烈。這樣我們可以使用相對較好的隔熱材料或者是采用架空通風屋的設置。
(3)設置控制縫,這是一種人為使建筑物斷裂的方式,當估計建筑物會產生裂縫的時候,可以將裂縫的產生人為的引導到對結構變化影響比較小的部位,但是這種人為的斷裂縫的長度一定要控制到10 米之內。
此外,通常情況下采用設置兩墻或者兩柱的構造,斷開建筑物頂面和基礎之間的構造,從而能夠形成獨立的溫度變化區段。但是在某些條件比較特殊的情況下,伸縮縫的設置可能導致更多不良效應的發生,因此,為了保證建筑的安全使用,可以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新的施工技術和方法進行處理。
3、設置沉降縫
一個建筑的地基不可能是均勻沉降的,這樣就有可能導致結構構建較大的內力和變形,所以這就需要采用設置沉降縫的方法將各部分分開,沉降縫不但應貫通上部結構,而且應貫通基礎本身,其最典型的是用來分開主樓和群房,高層建筑在一些平面位置處,還要考慮設置沉降縫。
(1)設置樁基。將支撐樁支承在基巖上,可以有效地做到減少沉降,通常會利用密度大、壓縮性比較小的地基,而且要加大埋深,在掩土的時候一定要夯實,減少封土的縫隙!這樣就可以實現減少沉降量和降低沉降差的目的。
(2)分別對待主體和裙房。主樓和裙房的地基要采取不同的地質和地基,埋深程度也要有不一樣的要求,而且在施工時,要分階段施工,一般情況下會先施工建筑的主體部分,在主體部分基本完工的情況下,再開始施工裙房!這樣的話就可以借助土壓力來調整二者這間的沉降,以達到最大限度的沉降接近。
(3)當將裙房建在懸挑的基礎上的時候,就可以使裙房和建筑的主體部分的沉降達到基本上的一致,這樣就沒有必要用沉降縫將二者隔開,但是前提是必須把裙房建在支撐作用相對比較弱的懸挑之上。
為設沉降縫,上部結構應在縫的兩側分別布置抗側力結構,形成所說的雙梁!雙柱和雙墻的情況,但同時也會導致其他的問題的出現,如立面處理困難!地下室滲漏難解決等。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技術的不斷進步,高層建筑在使用過程中的變形縫是最為常見的質量通病,施工人員在針對各個類型的變形縫方面的處理方式也越來越多。總之,在工程建設中,為防止結構因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而產生裂縫,常個隔一定距離設置溫度伸縮縫。在高層部分和底層部分之間,由于沉降不同設置沉降縫。在地震區,建筑物各部分層數,質量,剛度差異過大或有錯層時,設置防震縫、溫度縫、沉降縫和防震縫將高層建筑劃分為若干個結構獨立的部分,成為獨立的結構單元。雖然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各種問題,但我們一定要盡最大的可能杜絕這些問題的存在,防范于未然,不僅僅只是這方面,而是所有當我們面對這各種各樣已發生的問題的時候,不能存在沒大問題的態度,要知道在建筑工程中是不存在沒大問題,無所謂和可有可無的字眼。從而來保證整個建筑物的質量,提高了居民居住的安全系數,改善了外界的環境,并為居民提供了一個良好而又舒適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 劉慶峰:《建筑變形縫施工的創新作法》,《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0年
[2] 張繼泉:《對高層住宅變形縫施工新方法的分析》,《工業技術》,2010年1期
[3] 呂祥業:《結構變形縫施工技術》,《工程質量》,2009年10期
[4] 毛華毅:《淺談高層建筑結構設計的若干問題》,《山西建筑》,2010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