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兩方面入手,就如何進行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及確保整個系統順利運行進行分析與闡述。并論證了加強市政給排水工程管理及優化其施工質量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控制;問題
引言:現如今,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在以一種我們無法想象的速度發展變化著,歸根結底,這些都是由于科學技術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在不斷進步帶來的。城市規模日益增大,在給社會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造成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其中生態環境問題就是最為令城市建設和規劃者們困擾的。那么如何在有技術要求和相關施工規定的前提下系統、全面、有效地對市政工程給排水系統的施工過程進行質量控制,也是現如今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畢竟城市水環境受到污染日益嚴重是事實,這導致了對于市政工程給排水系統樞紐的施工建設的巨大投資。而如今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也成為了當今重點。
1 對于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要點分析
無論是在什么樣的工程建設項目中,質量控制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給排水工程項目的建設中更是如此,這表明質量控制是決定性地存在。我們需要認識到,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的施工作業是一項復雜的綜合性工程,任何一個環節即使出現一個細節上的小問題,都有可能給整個城市的排水系統造成重大影響。
1.1溝槽開挖與支護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首先,需要保證施工的進度。大量時間研究表明,土方開挖的工作任務在整個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中是先鋒部隊。所以不但需要溝槽開挖與支護施工作業應用推土機、輪胎式挖掘機的機械挖掘作業配合人工開挖作業,同時在土方材料需要運輸的施工現場也應配備相應的自卸式汽車來盡可能的縮短土方運輸周期,即在各個環節上都需要盡可能的提高施工速度;其次,施工前期的探測至關重要。為了確保溝槽開挖與支護項目的施工作業正常展開,相關單位需要在施工前期對施工范圍內所有地下管道、電纜以及其他構筑物的分布及位置進行勘測和記錄。尤其需要在考慮地下水水位偏高或處于降雨高發期的位置如何保證排水系統的暢通性。所以,為防止長期積水造成浮管故障發生,溝槽的開挖與支護作業的工作面應始終高于水位2m以上。
1.2 管基制作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在完成溝槽作業以及支護項目作業之后,需要相應的施工技術人員依照圖紙對給排水系統的管基進行施工制作。在不同的地域內,會有各種不同的情況出現,這就需要專業技術人員對于各地的土質、氣候、溫度、濕度等各個問題進行考慮計算,采取相應措施解決氣候迥異、土質不同、混凝土不宜遠距離運輸、土質不能長期暴露于外等問題。例如提升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加入早強劑等方法都能夠使管基質量更加的牢靠,同時為下一步驟的施工作業做出準備。
1.3 管材安裝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在進行下管施工作業的時候,要嚴格按照管道設計圖紙中的既定數據進行作業,一定要確保每個細節的無誤,使給排水管道的下管施工作業質量達到國家有關規定規范的標準。而在管材安裝施工前期,相關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就應該對管材進行質量檢測。一般情況下,檢測項目應該包括管道有無孔眼或者裂痕、管道的尺寸、高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標準,這樣才能使管道滲透可能性降到最低。而為確保見證取樣的有效性,選擇正規的檢測單位尤為重要,且如果一旦有類似問題和故障出現,也能夠及時對部分管材進行更換。
1.4 砌檢查井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砌檢查井是一項前期工作復雜的工作,應該在開挖溝槽和支護施工的時候就開始做井基的施工工作,并且要嚴格檢查中心樁位置、按照井基數據尺寸開始施工,等管材放置穩定了以后,再精確的調整管線與管口,這樣才能有效地對后期施工以及施工后期的工作進行質量控制。準備工作完畢之后才可以開始正式砌井施工。在砌井過程中,彎管接頭要在井筒和管材砌完以后放入進行避水試驗。施工作業后期,技術人員需核對比較理論數據與實際的誤差并消除非客觀存在的誤差,以確保各項數據指標達到要求,比如說管底高程、井底高程和井蓋高程等。只有做到細節的細致,才能夠保證市政工程給排水系統的正常投入使用,減少不必要的故障發生。
1.5 溝槽回填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在整個溝槽回填項目施工中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回填作業必須在整個市政工程項目給排水管道施工隱蔽工作驗收合格之后再依照一定的順序有效開展。管內徑大于900mm的柔性管道,回填施工中應在管內設豎向支撐;設計的管基有效支承角(2α)+30°范圍內必須用中粗砂填充密實,與管壁緊密接觸,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管道回填時間宜在一晝夜中氣溫最低的時段,從管道兩側同時回填,同時夯實;溝槽回填從管底基礎部位開始到管頂以上0.5m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回填;管頂0.5m以上部位,可用機械從管道軸線兩側同時回填夯實。每層回填高度不大于0.2m,管頂以上0.4m范圍不得用重型夯實機具夯實;壓力管道安裝驗收合格后,試壓前應回填到管頂以上大于一倍管徑的高度(如管徑500mm,回填不得少于500mm),并留出管道接頭處200mm不進行回填;管道試壓后大面積回填;管道位于車行道下,溝槽回填宜先用中、粗砂將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實后,再用中、粗砂分層回填到管頂以上0.5m;最后,對于那部分靠近建筑物或是排水管頂面需鋪設路面的溝槽回填施工作業而言,施工人員需要特別對淤泥、腐殖土及凍土進行篩選排除。
2 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常見問題的質量控制要點
通過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經驗,不難看出:施工質量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即不可避免的。任何建筑項目都會存在這些問題,理所當然的,受各方因素限制和影響,市政工程給排水系統也并不例外會出現問題。如果無法應用有效的手段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放由發展的話,損失將毋庸置疑地出現,且負面的、不可彌補的損失所帶來的影響也是難以估計的。這就是所謂失之毫厘謬之千里。
2.1 管道位置發生偏移或積水
經研究發現,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發生位置偏移或積水故障大多是由設計測量過程中的人為誤差、施工走樣或是給排水管道避讓既有建筑物這三類因素所引起的。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問題。要避免管道位置的偏移和積水,就要在施工前期特別注意交接樁復測與保護作用。與此同時,管材在施工作業時需要特別關注溝槽和平基的軸線和縱坡測量檢驗工作,當給排水管道施工不得不避讓既有建筑物時,相關人員應在適當的位置增設連接井,并將連接井轉角角度控制在135°及以上。
2.2 檢查井發生變形、下沉等特殊故障現象
檢查井發生變形、下沉等故障,多數是因為檢查井的基層建設不到位,或者相關數據監督存在不必要的誤差。這時候,項目施工人員就需要在排水管道施工中做好檢查井的基層和墊層的檢查工作,嚴格控制檢查井井室和井口的中心位置與高度參數,防止井體變形與下沉。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給排水管道施工是整個市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地位日益提高,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后在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認識到當前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從施工前期準備、施工過程中、施工后期完善與核對時采取相應的策略,加強質量控制,提高給排水管道工程質量,促進整個市政工程質量的提高,為居民的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王哲,趙琦. 淺談市政工程的質量監理[J]. 科技致富向導. 2009(14)
[2] 秦世巧. 淺析市政工程造價控制與審核[J]. 建筑. 2009(18)
[3] 張穗君. 小議加強市政工程造價管理的措施[J]. 科技資訊. 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