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人們對于園林綠化中的植物配置與選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種植植物,而且還要利用植物來美化城市環境,營造城市景觀效果。本文首先簡單闡述了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接著就其作用分析了植物的配置及選擇應遵循的原則及注意的問題及園林綠化設計中植物功能的分析。
【關鍵詞】園林綠化 植物配置 植物選擇
0.引言
園林綠化中的植物是整個城市綠化當中具有生命力的主要題材,同時也是構建良性生態環境的主要因素[1]。其不但對城市環境起保護作用,而且還具有非常強的綜合觀賞性。園林植物以其型、色、香構成了整個園林造景的主題,同時也對園林造景中的其他題材起陪襯作用,從而使整個園林造景呈現出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經實踐發現,城市的園林綠化質量主要是由園林綠化設計中的植物配置及選擇來決定的。因此,在對植物進行配置及選擇時不但要注意其科學性,而且還要兼顧其藝術性。
1.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
相對于其他景觀來說,園林植物對于硬質景觀建筑的作用更加明顯,園林植物的配置適當就可有效將建筑融入自然當中,使建筑物顯得更加有藝術感,掩映在綠樹下的建筑物若隱若現,其意境就會顯得更加深遠。園林植物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隱藏于園林植物當中的建筑物也就有了四季的變化,這樣就可加強建筑物的活性,使硬質的建筑物顯得有生命感。園林植物還可當作建筑物的識別標記,具有導向作用。利用園林植物還可將建筑物進行空間劃分,不但加強了建筑物的過渡性,同時也使建筑物有機地聯系起來,強化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除此之外,園林植物的光合作用還可在小范圍內調節氣候,起到防風降塵、減少噪音的功能,而園林植物所具有的蒸騰及吸收作用又可將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吸收,從而起到了凈化空氣的作用,對生態環境起到很大的維護作用[2]。
2.園林綠化設計中植物的配置
2.1協調整體藝術布局
規則式的園林綠化植物配置多數是采用對植或是行植的方式,而自然式的園林綠化植物配置則多采用不對稱的方式,以充分體現植物本身的自然姿態。總體來說,園林綠化設計中的植物配置不但要根據局部環境來進行,而且還要考慮總體布置的相關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種植方式,比如位于大門、主要道路、整形廣場或是大型建筑物周圍的植物配置可采取規則式的配置方式,作為空間構圖上的配景,以襯托硬質建筑景觀,同時也可起到遮陰、供人休息的作用。若是自然山水、草坪或是不對稱的小型建筑物周圍則可采取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方式。
2.2結合植物的四季變化
隨著季節的變化,園林綠化中的植物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季相變化,而園林綠化的效果則主要是由植物的季相變化而決定的。而這就決定了我們在進行園林綠化植物的配置時,不但要考慮現在的綠化效果,而且還要結合植物的四季變化考慮其長期的綠化效果。因此,在進行園林綠化植物的配置時可采取分區或是分段的配置方式,在分區及分段地區營造某個季節的植物景觀主題,這就是以微小變化應付季節的大變化。但是針對重點地區,如常年人口集中地,則要考慮四季皆有不同的景觀,形成不同季節的綠化特色。另外對于以一個季節景觀為主的地段也應適當點綴其它季節的內容,以免顯得單調。
2.3充分考慮植物本身的特色
不同的植物在形狀、顏色、氣味等具有不同的特色,而不同的人對于園林綠化植物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說能實現所有人的欣賞要求的園林植物基本上沒有,有也是極少數。因此若要充分發揮園林綠化當中每一種植物的特點,最重要的是便是根據植物本身的特色來進行合理的配置,比如銀杏、合歡樹主要是欣賞其葉子的形狀;懸鈴木主要是欣賞其果實;桃花主要是用于春天欣賞其花色;桂花主要是用于秋天聞其香味等等。有些植物的欣賞功能是多方面的,如月季,其花期可從春季至秋季,既可欣賞其外形,又可聞其香味,而在北方的冬季,月季通常會被強剪進行植物的防寒保暖,因此其就需要用常綠樹進行襯托,以免在冬季顯得枯燥。
2.4從總體著眼配置植物
從整體著眼配置植物主要是指要注意植物種植的密度及輪廓線,在縱向上要重視樹冠線的設置。要保持樹林中有透視線,重視植物的層次感,保持遠近觀賞的不同效果,遠看要注意植物的總體及大片效果,如秋葉;近看要注意單株樹型的欣賞效果,如植物的花、果、葉的姿態,另外還要選擇正確的種植方式,切忌使用苗圃式。進行植物的配置種植時要注意與建筑物、山、水及道路之間的關系。選擇個體植物時也要先從總體著手,如樹型、大小、輪廓,其次再考慮植物的個體欣賞效果,如葉形、枝條、花色、果實等。
3.園林綠化設計中植物的選擇
3.1滿足綠地功能及藝術要求
在對園林綠化設計中的植物進行選擇時,首先要注意結合綠地的功能及相關的藝術要求,如行道上的植物主要功能是遮陰,因此要選擇樹干高、生長速度快、成活較易、城市環境適應性好、耐修剪及耐煙塵的植物;若是綠籬則要選擇枝葉茂盛、耐修剪且能形成屏障的植物;若要植于山上,則要選擇耐干旱能力強且可對山景起襯托作用的植物;若是植于水邊,則要選擇耐濕能力好,能與水景相互協調的植物;若是植于紀念性園林當中,則可選擇一些具有象征紀念意義或是被紀念者所喜愛的植物。
3.2結合植物生態要求
結合植物生態要求是選擇植物的重要前提,只有滿足植物本身的生態要求,植物才能茁壯成長。為此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選擇適當的樹木進行種植,所選擇的植物其生態習性應符合種植地點的生態條件;其次要為植物創造相應的生態條件以讓其能夠正常生長。所以在進行植物的選擇時既可選擇鄉土植物,也可引種馴化外來植物,但要注意為其創造良好的生態條件。
4.園林綠化設計中植物的功能分析
園林設計中植物選擇必須考慮其主要功能。主要是建造功能、環境功能、觀賞功能.植物是可以限制空間也可以制造空間,主要根據植物大小、形態、封閉性和通透性.另外植物的空間特性可以體現在空間中的任何一個平面.形成各種各樣的空間構造.環境功能是指植物能凈化空氣.避免水土流失,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等.考慮植物觀賞功能的因素主要有大小、形態、色彩和質地等特征。能夠滿足充當景觀中的視線焦點的需要。植物的建造功能對總體規劃布局和室外空間形成影響最大。在一般設計過程中,首先考慮要素就是植物的建造功能。只有建造功能在設計中確定后,才考慮其觀賞特性。
5.結語
園林綠化是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綠化的主要目的是美化、改善城市環境,因此在對園林綠化植物進行配置及選擇時不但要考慮植物本身的生長規律,而且還要對植物的功能進行分析,并結合其環境適應性,使植物的配置與選擇能符合城市園林綠化的需求,從而真正意義上達到園林綠化科學性及藝術性的高度統一,使園林綠化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鄭莉,丁莉娟,李紅亮.園林綠化設計中植物配置原則初探[J].現代園藝.2012(22),pp.140
[2]李美麗,楊娜.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3(19),pp.262+264
[3]蕭川 淺析北京園林城市總體規劃[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0.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