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房屋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質量既是實現投資效益的重要渠道,也是當今資源節約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而施工質量是工程質量的決定因素,加強對房屋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研究,能為施工企業控制施工質量提供指導,促進節能型建筑發展。
【關鍵詞】外墻保溫;施工;質量
“保溫外套”概念出現于1973年世界能源危機之后,人們意識到節約能源的重要性繼而發現外墻外保溫工程的先進性與環保性。我國法律與政策對建筑節能有嚴格規定,即必須對房屋外墻做保溫處理以達到建筑節能的效果。
1、房屋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概述
1.1采用房屋外墻外保溫的優點
運用外墻外保溫技術在以下幾個方面優于室內保溫與夾層保溫技術:其一,應用范圍廣。外墻外保溫技術兼用于工業和民用房屋,且不僅可以在新建房屋的同時運用保溫技術,即使是舊屋改造工程也能采用此技術,應用方便。其二,有效保護房屋主體結構。系統保溫層設計在主體結構外側,可以避免或者緩沖自然界風霜雨雪、有害氣體、太陽輻射和外界溫度變化對房屋結構的破壞,保護主體結構從而延長房屋的使用壽命。其三,增加室內使用面積。外墻外保溫材料涂在房屋外表面,且在保溫要求一致的情況下外墻的保溫隔熱功能明顯強于內保溫和中間層保溫,主體結構厚度降低,從而擴大房屋室內的使用面積。其四,提高房屋抗裂性能。外墻外保溫系統對粘結層的各種粘結材料、護面層材料、保溫層材料及飾面材料均有嚴格質量要求,外墻良好的柔韌性、粘結力、防水性都能幫助減少墻體裂縫的產生。
1.2房屋外墻外保溫施工的影響因素
影響房屋外墻外保溫施工質量的因素主要有五方面:其一,人。直接參與施工的決策者、組織者、指揮者、操作者和服務人員的思想意識、文化素質、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工作經歷和身體條件等都會影響工程施工質量。其二,材料。材料是施工的物質條件,也是工程實體的組成部分,嚴格把關材料質量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關口。其三,施工儀器設備。施工儀器設備的型號及性能參數選擇直接決定工程質量評定。其四,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方案、工藝、檢測手段和施工組織安排等是否合理決定施工進程能否順利實現。
2、房屋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羅馬非一日之建成,工程總體質量的實現建立在嚴格把關每一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之上。
2.1施工前
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前必須完成一定的項目并且檢查房屋外墻是否適合施工。外墻墻身的各進戶管線、空調的管孔、落水管及空調支架、門窗及其輔框等應按照保溫系統設計的要求完成。檢查外墻墻體是否平整、清潔,基層墻體砌體和混凝土工程是否堅實,外墻門窗洞口的尺寸和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等,都能確保保溫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實現。
2.2保溫材料
首先,保溫板的厚度要符合設計要求。保溫板粘貼時涂抹的膠粘劑在被最后壓實后的厚度應低于5毫米。保溫材料應根據當時施工環境選擇,當環境溫度在10~40℃時可以選擇聚氨酯泡沫噴涂施工,如果施工時環境溫度如果低于 10℃,應采取圍擋等可靠技術保證保溫層充分熟化,然后進行下一道工序。窗臺處保溫結構應設置角鋼護邊,窗臺頂面內外高差應大于或者等于10毫米。
2.3錨固件的施工要點
錨固件的布置應根據飾面層的類型、保溫材料的種類、結構位置進行。在不貼面磚時一般每平方米3 個錨固件,而貼面磚時要增加數量,一般每平方米 6 個。如果墻面的飾面層是涂料且保溫層采用的EPS 板或XPS 板,則在在距離地面 20m 以上高度處要輔以間距大概為300毫米的固定錨固螺栓。如果墻面的飾面層是面磚,則不論采用何種保溫材料都要從首層開始采用粘錨結合方式將保溫板固定在墻面上,錨固螺栓的數量應保證每平方米 6 個以上。墻體的轉角部位、
門窗洞口的邊緣的水平、垂直方向錨固螺栓應更加緊密,保證保溫層不會脫落而影響外墻質量。
2.4玻璃纖維網
在一些特殊部位如門窗洞口、管道、陽臺、雨篷等類似部位應對玻璃纖維網作翻包處理。玻璃纖維網應鋪設在兩道聚合物抹面膠漿的中間部位,并嚴格控制聚合物抹面膠漿的總體厚度,涂料飾面層一般為5毫米以下,面磚飾面層抹面膠漿厚度則為5至7毫米。
3、我國房屋外墻外保溫工程目前存在的問題及施工技術要求
我國房屋外墻保溫技術大致經過了室內保溫——夾層保溫——外墻保溫三個發展階段,但由于我國外墻外保溫技術起步較晚,施工質量不可避免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
3.1我國房屋外墻外保溫施工存在的問題
從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分析如下:其一,人的因素。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低,缺乏施工經驗;技術質量人員責任未根據管理制度責任落實。其二,機械因素。儀器設備操作人員不按產品說明書規定進行施工導致施工材料攪拌不均勻。其三,材料因素。現場砂漿制作不規范,砂漿配合比不當。其四,面層抹面砂漿厚度超標,未按照施工中規定的要求施工;基層墻面處理不好;門窗洞口沒按照要求施工;網格布搭接不到位。
3.2房屋外保溫系統性能指標
檢驗房屋外墻外保溫系統性能的指標如下:
(1)耐候性。經80次高溫(70℃)—淋水(15℃)循環和20次加熱(50℃)—冷凍(-20℃)循環后無開裂、空鼓或脫落。抗裂防護層與保溫層的拉伸粘結強度不小于0.1MPa。
(2)吸水量。每一小時吸水量應低于1000g/㎡.
(3)抗沖擊強度。外墻抗沖擊強度有其行業標準,應嚴格遵循。
(4)抗風壓值。應絕對強于風荷載設計強度。
(5) 抗凍性。對嚴寒及寒冷地區的房屋外墻抗凍性要求高,宜在施工后對墻面進行30次循環,而對于南方地區則要求墻面能經受10次冷循環循環檢驗,墻面是否出現裂紋、空鼓、起泡、剝離等現象而評價其抗凍性能。
(6)水蒸氣濕流密度。水蒸氣濕流應在每小時0.85 g/㎡以上。
(7)不透水性。即外界雨水浸濕外墻而不滲入試件防護層內側。
3.3房屋外保溫系統施工技術要求
任何建筑工程首先必須具有的功能便是安全。房屋外墻外保溫系統由于受到墻體飾面層等自身承載力和外界自然侵蝕力作用,要求系統各部分之間粘結緊密且墻面外層材料耐侵蝕。其次,聚合物抹面砂漿層的抗裂性能決定整個保溫系統的安全使用,應嚴格把關聚合物抹面砂漿層施工質量。再次,防火性能是選擇外墻保溫系統組成材料的前提條件。最后,為避免EPS保溫板出現松動、脫落和空鼓等現象, 宜采用順砌方式黏貼,膠粘劑涂抹的面積是聚笨板面積2/5,且EPS板的側邊不得涂膠粘劑。洞口四角部位的EPS板宜整塊成型,板與板之間間距不能超過2毫米,高差不能超過1.5毫米,保持面板平整,必要時還要設置抗裂分隔縫。
4、結語
加強對房屋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研究,不斷采用先進施工技術和保溫材料以達到建筑節能的效果,是適應建筑市場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希冀國家政府部門能夠出臺更多政策以支持房屋外墻保溫系統的發展與完善,尤其加強對高防火性能的保溫材料的研究更具現實和長遠意義。
參考文獻
[1]劉麗娟.陜西地區外墻外保溫體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
[2]郝先成.節能型外墻保溫隔熱材料系統研制與應用[D].武漢理工大學,2006.
[3]巴明輝.淺析影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J].教育科學博覽, 201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