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質量控制是一種過程性、糾正性和把關性的質量控制。只有嚴格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質 量控制,才能 實現項目質量目標。本文就此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造成影響的因素,然后提出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具體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可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 施工; 質量控制; 策略
質量是企業素質的綜合反映,是項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建筑工程項目的專業化程度也在日益提高,對質量和服務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充分的做好工程的施工預測工作,確保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是每一個有良心的工程負責人的責任所在。因此,我們必須注重項目工程的質量,保證建筑工程的預期目標得以實現。
一、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問題因素分析
1、人為因素
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產品一般在建筑現場施工中,投入勞動力眾多,倘若建筑工程施工的具體項目負責人或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不強、專業態度不夠認真,極易引發建筑安全責任事故。
2、環境因素
良好的地理環境、施工作業環境、工程應用環境、周圍環境都是實現建筑工程目標的重要因素。
3、材料因素
施工工序活動質量控制過程中,對物料的因素較難實現全面控制。在多數操作型工序中所用的如砂、石、磚等材料的質量離散性較大,難以通過產品書面檢驗。使用質量合格的建筑材料,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
4、工藝因素
檢測內容、實施方法、工藝設計以及技術流程都包括在工藝因素之中。建筑工程的工作量和糾偏的難度都極大。倘若,在操作型工序出了偏差若不及時發現就會造成大面積的返工。因此,工藝因素在實際操作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不應忽視。
5、機械因素
包括施工機械、工程設備和施工器具,機械設備和器具直接影響工程使用性能的發揮,是施工方案和方法正常進行的物質基礎。
6、環境因素
包括自然環境因素,施工質量管理環境因素和施工作業環境因素。自然環境因素指工程地質、水文和周邊建筑及不可抗力的影響;施工質量管理環境主要指質量保證體系、管理制度以及參與方之間的協調等因素;施工作業環境主要指給排水、能源供應、安全防護等措施。
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策略
1、編制科學的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組織設計包含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各項資源需要量計劃、施工準備工作計劃、質量措施、進度計劃、施工措施、技術經濟指標等基本內容。施工組織設計中關鍵要制定一個最優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程序的安排、流水段的劃分、機械的選擇、主要項目的施工方法、及保證質量、安全施工等方面的預控方法和針對性的技術組織措施。進行充分的論證、比較,不斷優化,選出最佳方案。對可能發生的問題提出預案,并制定確保工程質量及施工管理的各項措施。
2、 加強對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
各種原材料的使用對工程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要特別重視對施工材料的質量管理。施工所需要的材料應當從資質合格的供應商采購, 并認真核對采購的數量、規格以及技術要求等,確保材料具有相應的合格證書和檢驗報告,防止由于施工材料質量不合格帶來的工程質量問題。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應按照操作規范進行,避免運輸儲存過程中材料質量發生變質,同時應建立臺賬。對入場的材料要對采購憑證、 產品規格和產品合格證等進行認真檢驗, 對驗收合格的材料和工程設備準許入場,對于不合格的產品必須拒絕接收,防止使用劣質材料帶來的工程質量問題。需要存放的施工材料應做好防護措施,避免材料發生變形、變質等。設立專門人員進行管理,同時對材料的使用進行核算與監督,一方面確保對材料質量進行控制,另一方面保證材料的合理使用。
3、加強施工技術控制
施工技術對工程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精湛的施工技術是高質量工程的有效保障。當前,一些施工技術已經不適應現代化施工的需要,施工單位應注重對施工技術的研究,不斷完善各個施工環節,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促進生產效率的提升。比如進行基礎施工的溝槽開挖時,應對注意對施工路段附近的公用設施的保護,必須采取相關保護措施,防止出現塌陷問題。同時應注意保護路面下的管道和電纜,避免開挖時對其造成破壞。對于施工過程中的關鍵部位應進行3 0%以上的抽檢,加強質量監督和檢查。
4、 加強監督與控制
監督與控制是管理的一種手段,對施工現場進行必要的監督與控制不僅可以提高勞動效率,還可以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以及質量的提高。經常對施工過程中用到的設施、設備、儀器等進行定期的檢查,以保證工作時處于良好的狀態;檢查施工的各個環節是不是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各個階段的質量保證體系是否運作正常,人員是否堅守崗位;對不符合標準的行為進行清理,杜絕再次發生;按時參加相關的例會,聽取質量管理的相關情況;及時的參加和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有關的活動等。對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監督與控制是一種有效、有力的手段。在對施工現場質量管理還沒有一個統一模式的今天,采用這種辦法,系統的從施工的各個方面來進行跟蹤式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5、好運用新技術、新工藝
有效提高施工方案、施工工藝、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技術措施等方面的管理,也是房屋建筑施工單位、企業創造出優良質量工程的重要因素。要想有效的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質量,就必須足夠的重視新技術、新工藝的先進性以及適用性,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產品和工藝的更新換代,努力提高質量控制水平。在施工時,建立符合技術的相關工藝流程、質量標準及操作的規程,明確關鍵工序或特殊工序,確定質量控制點,并且建立出嚴格的考核制度,不斷改進、提高施工技術和工藝水平,堅持淘汰落后的操作工藝,講究施工效率,確保房屋建筑施工的質量問題。另外,房屋建筑單位、企業還應建立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以及質量責任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著重控制設計、施工、管理和監督等四大環節,做到施工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能夠嚴格的進行控制。
6、行隱蔽工程和分項工程的檢查驗收制度
當分項工程或中間工序完成后,應按照有關技術標準的規定,運用相應的測試器具,及時進行檢查測試,并將實際檢查測試的結果與標準規定作比較,判定是否合格。施工過程中,上一道工序的工作成果將被下一道工序所掩蓋的隱蔽工程,如: 基礎工程的土質情況,標高尺寸;打樁工程的數量、位置; 鋼筋混凝土工程的鋼筋等級各類、規格、尺寸位置、焊接搭頭尺寸; 各種埋地管道的標高、坡度、焊接、防腐情況等; 在下道工序施工前,應由操作班組,施工現場技術負責人和專職質量檢查員會同建設單位及工程監理單位和有關部門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并及時辦理驗收簽證手續。分項工程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包括重要部位留存的施工照片,是工程竣工驗收的重要憑證,也是工程竣工驗收后使用、維修、改建的技術資料,必須按有關技術檔案的規定采用,并妥善保管。
總之,工程質量的好壞對整個建筑施工項目的影響甚大,建筑工程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存在緊密聯系。全面樹立質量意識,對于我國現代化建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施工作業人員還是工程單位,在完成建筑施工量的同時盡量提升質量水平,都是必備的一個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志強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現場質量管理與控制 商品與質量:建筑與發展-2012年9期
[2]賈勇 對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思考 中國科技博覽-2012年33期
[3]吳鋒 建筑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研究 科技視界-2012年26期
[4] 李浩明.淺析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2(31):395-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