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勘察工作是巖土工程中的重要環節,勘察結果關系著整個巖土工程的質量和安全。通過勘察報告可以真實地反映勘察場地的地層構造、地形地貌、巖土性質等情況。本文結合自身的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巖土工程勘察中常見的問題,提出了巖土工程勘察問題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巖土工程 勘察 常見問題 對策分析
前言
巖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是建設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其目的在于查明擬建場地的地質情況,給出可供參考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等相關參考資料。巖土工程勘察的效果對工程建設項目工作的開展及工程的安全及造價有著直接的影響。隨著勘察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多數的巖土勘察工程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下文就重點對此進行分析。
一、巖土工程勘察中常見問題
1、勘察依據不充分、目的不明確
明確設計意圖,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工作量,解決工程設計和施工中的巖土工程問題。不少巖土工程單位在規定勘察報告前收集的資料不齊不全,對于擬建工程的勘探點坐標、結構形式、規劃地坪標高等情況不清除,缺乏設計單位的勘察技術要求。
對于涉及到人民切身利益方面的安全問題和環境問題的重視度不夠,忽略了對工程場地原有地形地貌、不良地質作用及地質災害調查。
2、周邊環境資料欠缺
沒有充分搜集勘察場區的區域地質資料和已有的鄰區勘察資料,對場地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條件沒有大致了解的情況下,直接進行詳細勘察。沒有充分搜集場地地下管線、架空線路、地下洞室資料以及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等資料,導致勘察工作的盲目性,多次調整勘察方案,也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對丘陵地形區整平后場地、堤壩溝塘區填筑平整后場地等應特別注意前期原始地形圖的收集工作,避免由于勘探孔布置未考慮原始地形因素,分布不合理,造成勘察報告的評價及結論與開挖出的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差別,使施工基礎過程中有較多的設計變更,帶來工期及資金上的浪費。
3、巖土工程的作業面狹窄
巖土工程勘查中,其最終結果應該是經由大量的實踐活動得來的。如果缺少了對場地巖土工程的調查分析,就無法對該地的巖土性質準確掌握。缺少了這些依據,后續的工作就很難準確有序的展開。在我們長期的工程活動中,對工程現場的地質巖土情況做了必要了解,而忽略了施工現場的周邊情況,沒有對這一地區的做深入必要的調查了解,致使我們的工作結果缺少了地區因素,這也會為以后的施工活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在實際的工程實踐活動中,還存在下列不好的情況:地區的工程活動缺少應有的重視、相關經驗明顯不足、過于教條化的運用一些規定,生搬硬套等等。這些情況的存在,都影響著我們的工程實踐效率,成果,有時甚至浪費資源。
4、不規范操作
在國家與行業的相關文件中對勘探工作都有明確細致的規定,例如數量、間距等等。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就是沒有按照相應規范進行操作:孔深未達到要求、孔距超過要求。許多勘察單位在接受業務時,對于取得的樣本,沒有及時做到封蠟標識送檢處理;在選擇取樣數量時,忽略了很多細節,諸如地基土壤狀態、場地大小等等,只追求達到6件的膚淺要求,對取樣應遵循的代表性與均勻性拋諸腦后。這樣的不規范操作,對后續工作的不良影響是不可避免的。
5、勘察深度和間距的問題
巖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是一項復雜工作,具有難度大、任務重和突擊性強的特點,同時由于工程地質性質的不同,造成了勘測深度的不同,這就進一步加大了勘察工作的難度。埋藏較淺且工程地質性質好的密實碎石土及基巖地區勘探孔深度較淺,而工程地質性質差的淤泥及松散雜填土地區勘探孔深度較深,這就要求在勘探前對勘探區域地層大致情況有所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在實際的巖土工程勘察中,勘察環境比較復雜,這就對勘察點的設置以及密度的選擇起到了很大的阻礙作用,影響到了勘察工作的準確性,為后期的工程施工埋下了安全隱患。
二、巖土工程勘察問題的改進措施
1、充分使用數字化巖土工程的勘察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這就使得數字化已經廣泛應用于巖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中。在巖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中,通過將測繪技術、數據庫的技術、計算機的技術、網絡通信技術以及CAD技術相結合,從而使得巖土工程勘察設計的技術手段在不斷的提高,并且向著現代化的CAD技術轉變。巖土工程勘察的技術在巖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中起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巖土工程勘察的過程中,要充分做到數據采集的信息化、處理勘察資料的數字化、硬件系統的網絡化以及處理圖文的自動化,這樣有助于建立一個智能化的工程勘察設計體系,最終有利于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順利進行。
2、建立巖土工程數字化模式的方法
通過采用表面模型法來建立一個巖土工程數字化的模式,在這個模型中,工程地質體的外表面得到了精確的表示。巖土工程數字化模型的相關數據主要來源于通過測點獲得的一系列離散的測點資料,這些測點資料主要包括了測點的幾何特征數據、屬性的特征數據。通過這些離散的測點資料來解釋和重構地質體的界面。通過一定的規則可以將一系列同屬性的點連接起來,從而構成了網狀曲面片,通過這樣可以使得整個地質體的空間屬性被確定下來。
3、以GIS為基礎的巖土工程勘察技術
在開展巖土工程勘察時,要充分地將地理信息系統與實際的工程勘察工作結合起來,并且在巖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龐大的數據采集、管理能力以及空間查詢以及分析的能力,這樣可以使得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順利進行。在巖土工程勘察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系統強大的可視化操作能力,從而可以將勘察過程中數據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得以很好的解決。在巖土工程勘察設計中,需要處理一些勘察的數據、圖件繪制、自動計算以及輔助決策等,這樣可以將地理信息系統和巖土工程設計充分的結合起來,最終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并且能夠使得人力物力資源得到了減少,從而使得勘察設計結果的準確性得到了提高。
4、分析和監測巖土工程勘察工作
在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一般情況下會采用傳統的模式進行報告,傳統的模式主要以描述為主,并且很少分析工程定性以及定量,這樣的報告在滿足施工的內容要求以及標準存在一定的困難,從而使得巖土工程勘察中的分析數據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在巖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著地基、樁基承載力的參數以及安全系數過于偏大的現象,從而不能夠制定出科學的、合理的施工措施。在巖土參數的取值上的不合理,這就不能夠明確數理統計理念以及概念。在統計與分析巖土參數的時候,如果不能夠分析和剔除異常值,這就會使得分析中存在著一定的誤差。如果不能夠正確的理解參數的標準值,這就不利于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進行。
5、勘察單位要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從而能夠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為了能夠提高勘察單位的競爭力,這就要求勘察單位要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吸取先進的技術、工藝以及相關的設備,最終使得自身的技術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從而能夠在巖土勘察的工作中充分使用新的技術,提高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質量和效益。通過不斷提高巖土工程勘察的技術,這就使得勘察單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將大大地提高勘察單位的市場競爭力。
結束語
巖土工程勘察在地基的設計中發揮了基礎性的作用,為地基的設計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參數依據和地質資料。做好巖土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因此,做好巖土勘察工作,真正有效的保證優質的工程質量,就要對其采取有效相應的措施,增強勘察數據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參考文獻
[1]陳志芳.當前巖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建筑設計管理,2011(12).
[2]劉進波.巖土工程勘察與地基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