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輝/慈溪市人民醫院
試論公立醫院改革背景下的醫院文化建設
鄭軍輝/慈溪市人民醫院
新醫改的頒布和實施為我國公立醫院的發展和改革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不過,公立醫院的發展趨勢和現狀還遠遠不能滿足目前形勢的發展需求。在在這個背景下,本文著重討論了我國公立醫院改革的實施情況和醫院文化的功能和內涵,并且對當今形勢下的公立醫院文化建設的關鍵性和實現方式進行分析,以此來加強公立醫院的文化建設,從而促進其持續、健康的發展。
公立醫院; 改革背景; 醫院文化建設
公立醫院在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要不斷的創造良好的醫院關系,從而樹立良好的醫院形象。這就需要醫院提升文化建設,加強公立醫院的文化建設可以提升整個醫院文化環境,對整個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有著很強的促進作用。
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及其相關配套文件陸續出臺,新一輪的醫改拉開大幕。而公立醫院改革成為了此次醫改的重點、難點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2010年2月23日,《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出臺,標志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正式啟動。由各省(區、市)分別選擇1~2個城市或城區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以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為目標,重點圍繞完善服務體系、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內部管理等方面進行探索。全國共有16個城市入選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系試點的城市名單。
而為了對《關于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相關工作安排的進一步細化,2011年3月7日,《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發布,明確提出了開展重大體制機制綜合改革試點、推進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建設發展、在全國推行惠民便民措施、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推進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等五項改革重點任務。截至目前,公立醫院試點改革已經時間過半,各試點城市對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進行了大膽嘗試和探索,形成了各具本地特色的改革模式,但改革還在深入進行下去。
(一)公立醫院缺失公益性,市場化嚴重
在醫院改革的大背景下,新改革對公立醫院提出以公益性為主要的行為準則,要將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醫務人員要將病人作為工作的出發點,提升服務質量,規范自身的醫療行為。作為公立醫院要調配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要追求二者的平衡發展。但是在現在的市場經濟的發展下,醫療市場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監制體質不健全,財政補貼不到位等,這些問題都將公立醫院推向了極力追求經濟利益的道路。
在新的醫院改革的政策中要求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因此公立醫院要提升對社會效益的重視程度,要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全心投入到為患者的服務當中。在日常的就醫過程中,醫生和患者之間往往是不對等的,在很多醫務工作者觀念中認為患者是讓自己來看病的,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患者處于被動的地位。在發達的醫療環境下,在精密的醫療器械的輔助下,很多醫務工作人員都只是單純的依靠一些檢測報告來進行病情的判斷和開展治療,在很多時候忽略了患者自身的感受,服務意識相對薄弱,對病人缺少一定的關懷。
(二)市場競爭中的粗放式管理方式
在新的醫療改革政策已經明確表明,要促進醫療事業的發展,要大力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的發展,要形成多元化的醫療市場環境。但是在現有的醫療市場下,公立醫院還是占據著主導的地位。
在競爭激烈的醫療市場下,公立醫院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不占優勢,然而非公立醫院創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取得了不錯的成就。所以在新的醫改下,公立醫院可以借鑒非公立醫院的管理方式,比如績效考核、薪酬分配體制等。在這些管理體制下更好的實現市場的激勵機制,從而激發醫務人員的工作熱情,調動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相應的作用。
(一)抓住機遇,加快發展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對醫療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要求有良好的醫療治病的環境和更安全的醫療技術和素質。整潔舒適的就醫環境,不僅能給患者帶來身心的愉悅,也有助于促進患者的康復。先進的設備則有助于醫院提供更全面和科學的診療服務。因此,在當前各醫院尤其是公立醫院應該抓住公立醫院改革的時機,積極有效的利用政府投入,積極培養人才,改進醫療條件,優化服務環境,改善基礎設施,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舒適、安全、完善的醫療。
(二)重塑規章,進行制度文化創新
由于當前公立醫院的趨利性傾向,使得醫院的規章制度也產生了偏移,更加側重于確保醫院自身經濟收入。這也是造成醫患矛盾突出的原因之一。而如前所述,此次公立醫院改革在醫院的運營與管理方面有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措施,醫院可以在這些指導性的政策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大膽創新,以維護公益性為核心來制訂最適合本院的醫療、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規章制度,用這些規章制度規范醫療行為,有效激勵員工,維護廣大患者的利益,提高服務質量。
(三)明確公益性,創建和諧醫院
公立醫院在這次的改革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明顯的公益性。在公立醫院的改革中將重心放在文化建設上,幫助醫務工作人員進行思想上的改變,從對經濟效益的追求轉化成為廣大患者全心全意的服務上面。在這個改變當中需要各方面的支持,比如政府補償機制的變革、管理機制的轉變。公立醫院自身具有比較完善的物質條件,所以在一些政府相關的支持下,進一步進行精神文化方面的引導,要正確的處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要把握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對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形成醫院精神、理想信念和價值觀等起到關鍵的作用,使醫院步入醫患關系和諧發展的良性軌道。
(四)加強醫院的內部管理,提升市場競爭力
現在的醫療行業中出現很多私人門診,這樣的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公立醫院不能夠一直采用傳統的管理辦法要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探尋適合自己的管理體制。這就需要醫院的管理人員和醫務工作人員都擁有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在這樣的理念的支撐下才能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服務和危機意識,從而不斷的提升服務質量,提升醫院形象和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總而言之,在新的醫療改革的大背景下,文化建設對于公立醫院來說勢在必行。公立醫院進行文化建設,提升醫務人員的服務意識,提升醫院的整體形象。醫院加強文化建設能夠幫助醫務人員將意識層面的精神轉化成實際行動,從而更好的服務于病人,提升醫院的口碑。
[1]胡恒麗,張興榮.我國行政決策聽證制度的政治學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13(02).
[2]劉杰.論《格薩爾》與《詩經》周民族史詩中的英雄救濟主題[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