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張勇 王蘇鳳/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長株潭消費者低碳消費狀況的調查和分析
胡張勇 王蘇鳳/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在長株潭發展兩型社會的背景下,研究消費者對低碳消費的認知和態度,進一步推動全社會低碳消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長株潭地區為例,通過問卷調查,了解長株潭消費者低碳消費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長株潭低碳消費的建議。
低碳消費;問卷調查;長株潭
低碳(lowcarbon)意指較低或更低的溫室氣體(以CO2為主)排放。低碳消費是一種在消費過程中積極實現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基于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態化消費方式,其實質是以低碳為導向,當代消費者對社會和后代負責任的消費。消費者作為實行低碳消費的最小單元,是推動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當前,許多消費者已經充分意識到低碳消費對于自身生活及城市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并已從日常小事入手,開始培養科學的消費方式。但不容否認的是仍有部分消費者對低碳消費概念比較模糊,“過度性消費”、“炫耀性消費”等不良觀念仍然存在。面對經濟迅猛發展所帶來的各種環境問題,發展低碳經濟,倡導低碳消費已經成為建設兩型社會,保護藍天碧水的必要舉措。有鑒于此,本文通過問卷調查,了解長株潭消費者低碳消費狀況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旨在為促進低碳消費、引領低碳生產、建設兩型社會提供參考。
本次調查在2014年5月進行,問卷內容主要包括長株潭消費者對低碳消費的認知和態度、了解消費者低碳消費的實踐情況以及影響低碳消費實踐的因素等方面。樣本選擇上,我們選取了長株潭地區人流量大、商業繁華的10個商圈(具體見商圈分布),每個商圈駐點通過街頭攔截訪問的方式調查50個消費者,共訪問500名消費者。樣本涉及不同年齡、不同學歷、不同職業、不同收入。本次調查回收的問卷共500份,剔除掉前后矛盾以及填寫錯誤的問卷,統計出有效問卷486份,問卷有效率97.2%。數據統計處理采用Excel軟件。本次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
商圈分布:
商圈名地點
長沙五一商圈沃爾瑪附近
長沙東塘商圈平和堂附近
長沙火車站商圈友誼阿波羅附近
長沙星沙商圈易初蓮花附近
長沙榮灣鎮商圈新一佳附近
長沙紅星商圈通程萬惠附近
長沙萬達廣場商圈萬達廣場附近
長沙湘江世紀城商圈華潤萬家附近
株洲火車站商圈家樂福附近
湘潭基建營商圈步步高附近

表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一)消費者對低碳消費持有積極態度,但低碳概念的認知比較欠缺
調查表明,對于“低碳和您的日常生活關系大嗎?”和“了解低碳理念后,您會積極響應低碳消費嗎?”,調查結果表明,68%的消費者認為低碳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這說明他們對低碳生活的支持度較高,有27%的消費者覺得自己的生活和低碳“在某些方面有點關系”,而認為“關系不大,那是政府的事”只占5%;另外,對于在理解低碳理念之后,有80%的被調查消費者“會響應而且會帶動身邊的人一起”踐行低碳消費,不過也有14%的消費者選擇了“無所謂,只要不影響自己的生活”,更有6%的消費者選擇了“不會,不想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這說明消費者對低碳消費持支持的積極態度,意愿上也希望踐行低碳消費。
另一方面,81%的消費者通過各種途徑只是聽過或是知道低碳消費的少數內容,這些消費者還將低碳消費、綠色消費、生態消費幾個概念混淆起來,也基本未聽說過碳足跡、碳標簽等新名詞。而只有19%的消費者對低碳消費的相關含義和內容較為熟悉。對于“低碳消費是否會降低生活質量”,49%的消費者認為不會降低生活質量,30%認為會稍微降低,21%認為會大大降低生活質量。這說明低碳消費在全社會已經具有一定的認知基礎,但人們對于低碳消費的認識并不深入,絕大部分認知僅僅停留在表面,仍然需要我們大力倡導低碳消費理念,廣泛宣傳、普及低碳消費知識。
(二)低碳消費實踐度不高,是否實施低碳與個人收入和產品定價關系密切
1.日常生活習慣的低碳消費實踐分析。
我們選取與消費者日常生活習慣相關的問題,如“是否經常使用環保購物袋購物?”、“是否對電子設備充電完成后撥離電源?”、“是否對家庭生活廢水二次利用”進行調查,結果表明58%的消費者都“能經常使用環保購物袋”,也有42%的消費者明確表示為了方便而用一次性的購物袋;在使用完電子設備充電器完成后,63%的消費者“主動自覺拔離電源”,也有24%的消費者“偶爾能做到”,不過也有13%的被調查對象“做不到”;對于家庭生活廢水的二次利用,有超過70%的消費者“不能做到”,位居榜首,不過也有25%的消費者“能做到”,也有5%的被調查對象“從來不做”。上述調查結果說明消費者日常生活中低碳消費實踐度較低,很多的低碳實踐取決于是否會影響自身正常生活,是否方便、省事、省力。
2.購物方面的低碳消費實踐分析。
有關“您購買東西是否會選擇低碳節能型?”、“如果購買低碳產品,在對比同類普通產品,您愿意付出多少額外費用?”的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對于購買低碳節能型產品,“經常購買低碳節能型產品”的消費者占到41%,比重最大,“有時選擇購買低碳節能型產品”的消費者為31%,“偶爾購買低碳節能型產品”的消費者占28%;那么對于購買的低碳節能型產品價格高出普通產品的“10%以下”,有54%的被調查對象能夠接受,而價格“超過10%~25%”的,35%的消費者愿意購買,當然價格“超過25%",只有11%的消費者愿意支付。居上所知,要引導人們采取低碳消費實踐除了宣傳教育外還需要利用經濟杠桿來調節控制,一方面可以鼓勵企業實施低碳生產,以低碳產品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產品,另一方面可以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來鼓勵消費者選擇低碳消費,通過經濟手段促進低碳消費的健康發展。
(三)經濟因素的考慮決定了低碳消費的普及程度
調查消費者踐行低碳消費影響因素時發現,選擇經濟因素的人數占59%,其次是社會氛圍占27%,個人意識占12%。消費水平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人們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決定著消費者對低碳產品的關注和選擇程度。目前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們收入兩極分化較嚴重,多數消費者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來選擇低碳消費行為。
對于低碳消費沒有普及的原因,33%的消費者選擇是對概念不了解,沒有養成低碳消費習慣,其次是政府引導不夠,消費者不知如何實踐,占到27%,還有錯誤的消費理念影響了消費行為,占到19%。在此,我們必須承認低碳消費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僅僅依靠部分社會群體、企業和機構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廣大消費者必須從自身出發,通過多種渠道深入了解低碳消費理念,并采取實際行動來踐行低碳消費理念。
通過統計分析本次調查問卷結果,對于長株潭消費者低碳消費意識的現狀有了初步認識,同時也發現了可能存在的問題。首先,知道“低碳”的人數較多,但清楚其內涵的人較少。隨著近幾年宣傳力度的加大“低碳”一詞已經深入廣大消費者的心中,但是對低碳內涵了解深入的人所占比例有限,而且認識上還存在一定誤區。此外,雖然大部分消費者對倡導低碳消費的態度是積極的,但是在日常消費實踐中并沒有體現低碳消費理念。
其次,企業對低碳產品生產投入不足,可供消費者選擇的相關產品種類極為有限,而現有的低碳產品價格偏高,同時我國低碳產品質量認證標準和監督機制并不完善,導致消費者對低碳產品的可靠性存在疑慮。另外,低碳消費的傳播方式較為單一,主要通過各種媒體傳播,需要豐富其他途徑推廣低碳消費理念,如可以加強政府宣傳引導。
消費者消費方式由“高碳”向“低碳”的轉變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團體等共同配合,在多方的共同推動下推廣低碳消費理念,樹立低碳消費觀,構建生態、文明、健康的低碳消費方式。
(一)政府發揮指引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引導消費者和企業低碳化
首先政府應該加大對長株潭消費者低碳消費的宣傳力度,積極培育全民低碳消費意識,深入普及科學的低碳消費知識,營造低碳消費文化氛圍,引導和幫助消費者建立科學合理的消費模式。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相關非政府組織需要通過大眾媒體、公益活動等多種途徑,面向消費者宣傳“低碳生活”、“低碳消費”等理念,增強消費者的社會責任感,鼓勵和刺激消費者進行低碳消費,問接促進低碳零售業發展。其次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政府應出臺政策和法規鼓勵企業實行低碳化生產,如制定獎勵措施,對于開發低碳產品、高效利用能源的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和鼓勵,并在貸款、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
(二)企業發揮自主作用,積極探索低碳發展之路
低碳消費方式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給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帶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企業必須在生產和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綠色環保和低碳革命,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低碳、節能、減排生產。此外,企業也是低碳消費產品的提供主體,是聯系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只有企業提供了低碳節能的消費品,使公眾在購買產品時有所選擇,才能更廣泛、深入地推行全民低碳消費戰略。低碳產品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控制成本,使價格能被廣大消費者接受。
(三)消費者應該更新過時的消費觀念,廣泛參與低碳消費
居民應強化低碳消費理念,樹立以過度消費、奢侈消費為恥,以適度消費、理性消費為榮的思想意識。加強對低碳消費方式的了解,踐行低碳消費方式。消費行為不僅要兼顧當代人的當前消費,而且要兼顧后代人消費需要的滿足,當代人消費的增長要不影響后代人消費的增長。具體表現為減少便利性消費,拒絕高能源消耗;減少一次性消費,增強低碳和環保意識;減少奢侈性消費,避免大量消耗能源;減少高熱量飲食消費,推崇膳食平衡等。
總之,發展低碳消費是一場涉及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生產模式的革命,需要各方面的協同努力。在低碳消費理念的指引下,消費者選擇低碳消費方式,踐行低碳消費行為尤其關鍵。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良好的低碳消費環境,共同推進長株潭兩型社會的建設。
[1]劉敏.低碳經濟背景下構建湖南低碳消費生活方式研究[J].消費經濟,2009(10).
[2]杜威.基于低碳意識視角下的低碳消費分析[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4(5).
[3]趙敏.低碳消費方式實現途徑探討[J].經濟問題探索,2011(2).
[4]劉華容.關于中國建設低碳消費模式分析[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0(4).
[5]馬振濤,胡建國.低碳消費政策分析框架與消費行為[J].生態經濟,2015(9).
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一般課題,基于低碳經濟的長株潭零售業發展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1C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