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鵬/濱州醫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院
休閑體育教育理論的基礎建構
張 鵬/濱州醫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院
休閑體育是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大學生是一個重要的青年群體,由于休閑體育活動是一種具有休閑娛樂性質的體育活動,比較適合大學生在余暇時間開展運動活動,能夠使大學生身心都得到發展,從而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與精神健康的發展,本文通過分析休閑體育與體育教學的關系,進一步闡述了休閑體育教育理論的基礎建構。
休閑體育;教育理論;基礎建構
休閑體育主要是以開展體育活動項目為基礎練習手段,讓個體充分參與到其中,感受到休閑體育的愉悅性與非功利性。在休閑體育理念指導下,人們以體育文化為主要內容進行研發設計、使生命狀態或者是存在狀態成為一種行為方式,使休閑體育更加具有文化哲學意義。休閑體育有多種分類方法與標準,也可以從中得出多個種類,一般來說按照人們從事休閑體育活動的目的動機分類可分為健身減肥類、比賽類、人際交往類與探求刺激類等等。按照人們參加活動時的狀態可分為觀賞性活動、相對安靜狀態下的活動、與運動性的活動,而運動性活動又能夠分為冒險類運動、水上比賽類運動等等。從社會的大角度考慮,它是一種文化現象并且具有經濟功能,可以作為一種先進文化與國外的文化進行交流[1]。
休閑教育與體育教育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不管從理論上來看還是從實踐來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就已經把休閑課程納入了教育課程之中,一些高校更是把體育教育與休閑教育充分結合了起來,并形成了正規專門的課程,但在我國只是將休閑體育教育作為一個政策性的課程,并沒有設立專門規范的休閑課程,沒有形成專業化的教育體系。面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國必須將休閑教育與體育教育結合起來,形成并制定出完整的教育教學計劃,分析休閑體育教育的功能以及這種休閑行為產生的動機。教授學生休閑體育課程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將休閑體育的內容編制成系統規范的教材,按照現代教育思想與教育方法,將休閑體育范疇之內的項目內容結合具體實際進行改進,從而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素質,為休閑體育教學提供方法與依據,在編制休閑體育教材時,要遵循一些原則,一般有全面性原則、選擇性原則、創造性原則、可操作性等原則,在具體操作時休閑體育應結合具體操作,開展綜合性、趣味性、科學性的活動,將休閑體育教學作為一們重要的課程來教授。
(一)國外西方休閑思想分析
西方關于休閑思想的理論研究已經是非常豐富,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休閑是一切事物開展工作的核心,是西方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還有些學者考慮到了近現代社會下工業文明高度發展,生產效率有了顯著地提升,人們擁有了較多的物質財富之后,開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而休閑思想便應運而生,這種思想可以恢復人的本真,使人們保持一種平和、寧靜的狀態,在這種安靜的狀態中尋找生命的意義,發展休閑需要從理論上開始研究以作為實踐的指導,休閑表現的最為明顯的就是游戲,從游戲的角度對休閑文化進行探討研究,創造出更多的有趣的游戲。西方學者還認為,休閑就是要從繁瑣的物質文化環境中脫離出來,釋放壓力,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可以按照自己內心想法去生活的休閑生活方式。
(二)我國休閑思想分析
我國休閑思想的表現形式主要是保健養生類的休閑活動,這些可以從我國的古籍論著中找到,孔子曾經在其所著論語中說道關于體育養生的觀點,他認為體育可以強身健體、修身養性,還可以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另外他認為體育活動也要主張動靜結合、根據自身力量來進行相應的體育活動。我國的道教對于休閑教育理念也有自己的看法,道家認為教育思想應以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為基本出發點,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表明了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重視個人的身心發展統一,同時又將塑造完美人格與休閑體育的健身有機結合起來,從而達到修養內心來促進其他方面的發展的效果[2]。這些都是我國古代關于休閑思想的觀點看法,我國當代的專家學者也對休閑做出了研究,并指出了休閑的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認為玩是人的天性與本性,但是玩要玩得有水平有文化,玩得層次高一點,休閑思想研究好的話,可以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與文化的力量,可以為我國現代休閑體育教育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對休閑體育教育理論進行分析過之后,就要結合具體實際進行休閑體育教育理論的基礎構建方法,提出多種可能性與方法,從多個角度做起,從實際小事做起,做好休閑體育教育理論的基礎建構工作,下面我們將具體來分析一下建構的方法與途徑。
(一)提高學生對于休閑體育教育的認識
要想更好地建構起休閑體育教育理論,就必須讓學生讓人們從思想意識上明確地認識到休閑體育教育的重要性與實際價值,轉變學生與教師的思想觀念,學校的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正確的信息讓學生抓住各種休閑的機會,并通過一正式或者是非正式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明確休閑體育的的興趣與價值,學校要開展休閑體育文化教育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休閑體育教育的必要性與本質,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各類休閑體育活動中去。
(二)開設休閑體育教育的專門課程
大多數的高校對其他課程都設置有系統規范教學計劃與目標,但是對于休閑體育教育卻較為忽略,其實休閑體育教育也是一門文化與學問,需要學校設置專門的課程來進行傳授,并進行深入地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開展學科課程的學習,編制專門的教材,配置專業的教師,開展正規課堂講授與課外實踐活動,將休閑體育納入素質教育的范疇,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體性教育,設置專業的自主教育機制、并經這些教育機制轉化為學生的內在素質與能力,彌補學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缺憾與不足。
(三)設置專業的休閑體育研究機構
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科學家的理論研究,只有理論研究做好了才能指導課程改革建設的發展,人們長時間以來大多數受到陳舊的勞動觀念限制,不能自由地開展休閑體育活動,休閑體育的理論研究也十分落后[3]。我國對與體育競賽其實是比較重視的,但對體育游戲之類的休閑體育項目并不是很重視,這種運動項目其實在人們生活中占據著較大的位置與作用,這就導致了兩者之間出現了不平衡的現狀,因此設立專業的研究機構,可以改善休閑體育教育理論缺乏系統性與實證性的缺點,還能夠更好地管理相關的教育組織機構,使得休閑體育教育學科以一種科學的姿態良好地發展起來。
(四)加強對休閑體育的宣傳力度
要想讓學生與社會上的居民知道了解休閑體育的重要性與好處,就必須加強宣傳力度,從各方面來增強休閑體育教育的知名度,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將健康第一的的體育教育理念作為體育課程改革的指導總思想,將這種思想具體實施到各個領域,例如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等,將休閑體育與身心健康的宗旨調到一致,消除對于休閑體育的消極陳舊思想,倡導學生與居民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強休閑體育的生活影響與積極影響,讓人們切身體會到休閑體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政府在這項工作中也要努力,積極制定相關的法律政策,為人民多建設一些休閑體育基礎設施,完善休閑體育服務體系制度,滿足人們對于休閑體育的差異化需求,是休閑體育教育滲透至各個地區,平衡各地區的發展,對于弱勢群體要多加關注,并對他們多提供一些服務與便利。
大學生是國家重點培養的對象,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因此做好大學生的體育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大學生都是一些朝氣蓬勃的青年人,他們有較多的余暇時間來進行休閑活動,但是他們對于休閑活動并沒有一個清醒明確的認識,需要學校、教師的正確引導,學校要開展系統、科學的休閑教育課程與活動,讓學生學習到休閑教育內容,樹立正確的休閑娛樂活動意識,將休閑教育當做一門課程納入學生的教學課程計劃之中。
[1]李啟迪,邵偉德,王健,等.皮亞杰體育教育思想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12):109-114.
[2]徐偉.大學體育人文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3]池泉.休閑體育教育理論基礎的反思與構建[J].華章,2013,(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