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婕/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
大學生黨建微信用戶粘度的探索與實踐
——以 山東理工大學“農工先鋒”微信平臺為例
謝 婕/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
本文通過大學生黨建微信用戶粘度的研究,從而分析大學生黨員群體的特征,總結黨建微信的經驗,開辟黨建微信的新途徑,使黨建微信在高校黨的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微信;黨建;用戶粘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發生了深刻變化,給高校黨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體時代,微信以其信息量大、互動性強的優勢,成為新寵。利用微信加強黨的領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大勢所趨。
高校黨建微信用戶主要面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因此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價值觀念、志趣所向、生活方式、心理需要進行調查研究是提高黨建微信用戶粘度的首要任務。
隨著微信等新媒體廣泛使用,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價值觀等受到各種意識形態、社會思潮的沖擊,大學生黨員群體出現以下幾個特征:
1.價值取向功利化。當代大學生多為“90后”“95后”,他們從小生長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對物質的東西看得比較重,做事情講究等價交換。特別是互聯網+市場經濟時代,成功變得更加物質化、功利化。很多大學生主要從自我實現的角度來考慮,而不是真正的信仰追求。
2.志趣選擇多元化。新媒體環境下,主流思想很難滿足大學生黨員的志趣需要,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出現動搖和不堅定的傾向,甚至有的大學生黨員轉而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從學生黨員入黨動機考察來看,入黨動機不純,各種私心雜念甚囂塵上,嚴重影響了學生黨員的發展質量。
3.生活方式虛擬化。當今社會,網絡越來越普及易得,大學校園處處體現著網絡對大學生生活方式帶來的改變。宿舍的臥談會少了,手機電腦聊天的多了;教室課堂抬頭率低了,低頭族多了;餐廳正餐人少了,手機外賣的多了。大學生生活方式越來越虛擬化。生活方式的改變讓大學生黨員面對面溝通交流少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減弱。學生黨員的政治意識淡薄,是非辨別能力下降,不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4.心理需要自我化。“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包括自主需要、勝任需要、關系需要,環境因素可以通過基本心理需要的滿足程度影響自我的整合與組織,并最終影響個體的適應”。隨著網絡技術的發達,社會環境的改變,大學生出現心理素質下降,社會適應能力減弱等現象,在學生黨員中表現為黨員脫離集體,以自我為中心,個體意識遠遠高于集體意識,全局觀念淡薄,缺乏對黨組織的歸屬感。
筆者2014年建立了農工先鋒微信平臺,運行以來,發揮了較好作用,提高了黨建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主題明確。突出了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黨的基本知識,展示黨組織活動情況,展示學生黨員風采,提高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創辦宗旨。
2.特色鮮明。一是欄目設置與黨建結合起來。農工先鋒微信平臺開設了黨務動態、黨務公開、意見欄3個欄目。“黨務動態”及時發布黨支部活動信息和黨建新聞。二是欄目設置與黨內監督結合起來。“黨務公開”把黨員發展工作進展情況予以公示,接受師生監督。“意見欄”接受黨員及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三是微信宣傳與黨員互動結合起來。加強了黨員及積極分子的互動交流,提高了黨建微信平臺的關注度。
3.用戶粘度剖析。衡量微信運營好壞的一個關鍵指標是用戶粘度。黨建微信用戶粘度就是用戶對黨建微信的忠誠度,具體講,即有多少人關注黨建微信,有多少人瀏覽黨建微信,有多少人回復黨建微信。
(1)據問卷調查顯示,從關注程度上看,截止到2015年11月30日,山東理工大學“農工先鋒”黨建微信關注人數583人,成員來自4個年級大學生,主要是黨員、入黨積極分子。
(2)從加關注時間上看,剛剛開學后和舉辦活動前關注人數猛增。但是六、七、八月大學生畢業前后取消關注人數達到92人,從這種現象可以看出,學生對黨建微信的關注是帶有功利目的,伴有非自主性。
(3)從圖文信息瀏覽量來看,新穎的活動、身邊的人物、學院動態類圖文信息瀏覽量較大,而時政理論、黨建天地、學習資料等圖文信息瀏覽量較少,特別是成系列類的圖文信息僅僅在剛推出的第一期或者首發時閱讀量較大,而其后的系列則閱讀量漸漸減少。
(4)從點贊回復消息數來看,黨建微信的點贊人數、回復人數、消息數都較少。大多是瀏覽而已,入心入腦較淺。
通過調查分析看出,高校黨建微信平臺總體情況是好的,但黨建微信用戶粘度不高的問題較為突出,仍然面臨瀏覽量少、回復率低的問題,特別是用戶粘度不高,大學生畢業后取消關注的人數較多,這是利用微信進行黨建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影響黨建微信的質量和效果,需要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和改進。
黨建微信只有提高用戶粘度才能提高履蓋率,增加點擊量,才能真正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在思想上引領大學生。
1.黨建微信要在主題上加以突出。要把政治性擺在首位。黨建微信目的就是要利用微信傳播馬列主義思想,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凝聚黨的向心力,因此黨建微信一定要強化思想引領。不能因為外界環境干擾,丟失了寶貴的宣傳陣地。強化思想引領不能采取過去說教式、號召式宣傳,要改為引導式、激發式。為了提高用戶粘度,增強吸引力,微信平臺就不能單單推送黨建新聞黨建信息等,要在推送這些服務的同時,開展互動交流。
2.黨建微信內容要在質量上加以提高。黨建微信不同于一般微信那樣通過娛樂化、庸俗化的圖片、視頻等提高用戶粘度。微信黨建是要通過提高微信內容的質量來提高用戶粘度。中發16號文件中提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善于利用網絡,不斷地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空間,建立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主題教育平臺,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3.黨建微信要在版面上進行優化。版面是否美觀、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大眾觀感。黨建微信版面不要過于僵化冷峻,要讓版面給人以親和力。黨建微信只有讓抽象化的思想通過形象化的外表增強吸引力,這樣抽象的思想也才能深入人心。
4.黨建微信要在隊伍建設上注重加強。首先要提高黨建微信負責人的審閱能力,黨建微信不同于普通微信,具有政治性強、思想性強的特點,因此黨建微信負責人必須掌握馬列主義理論,學會用唯物主義辯證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其次是提高創辦人的技術能力。要大力培訓學生黨員的微信技術水平,通過參加培訓會、經驗交流會、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邀請專家為同學們做報告,提高學生黨員的編發能力。第三是提高學生黨員的互動能力。如舉辦“優秀微信評選”、“黨的知識比賽”、“你有問題我來答”等,用“發紅包”的形式作為獎勵,激發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參與積極性,互動積極性,使黨建微信真正成為學生黨員的學習驛站,成為學生黨員的生活幫手,成為學生黨員的良師益友。
[1]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29/c_1113818177.htm
[2]謝夢怡.大學生基本心理需要、自我感念與社會適應的關系研究[J].2013,13
[3]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教育.人民網http://edu. peop le.com.cn/GB/8216/39572/index.htm l
[4]王婧.微信載體在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中的應用[J].文史博覽,2015,8:81
[5]張紅麗,佘萬斌.手機微信在高校學生黨建中的探索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2015.3,36.3:224
[6]黃益方.創新擴散中的意見領袖研究——以四川大學學生微信使用情況為例[J].調查研究,2014,8:254
謝婕,女,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輔導員、學生黨支部書記(山東淄博255049)。
論文為教育部思政司2013年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載體建設”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