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麗/寶雞技師學院
談如何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
王亞麗/寶雞技師學院
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習興趣等對職業院校的學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學習興趣、強化教育、感恩教育、賞識教育及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精神等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
思想素質;學習興趣;強化教育;感恩教育;賞識教育
經歷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由于種種原因也存在一些問題,人們精神空虛,信念淡薄,誠信缺失等等在不少人身上表現十分突出。特別是職業院校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傳統觀念淡化,容易被外來的消極的、不良的事物所侵蝕,無形之中形成一種叛逆心態,思想行為出現較大偏差,喪失信念,
對于現在的職業院校學生,應該怎樣教育他們,引導他們,“如何教會學生做什么樣的人,以及如何做人”,使他們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人。我認為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我們學院地處中國福地陳倉,學院周圍有許多有意義的教育基地如:大散關、炎帝陵、青銅器博物館等都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可以利用周末組織學生去這些地方參觀學習,給學生講解寶雞的發展歷史,人文變化,從而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牢固樹立熱愛祖國、熱愛學校的觀念。在課堂和平時的生活學習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以邱少云、雷鋒、焦裕祿等為榜樣,處處貫穿愛國主義教育。
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我們教師還應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責,從小事做起,處處作表率,比如坐公交車時,給年邁的老人讓座;給災區需要幫助的人奉獻愛心;當別人不小心東西掉在地上而不知情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善意提醒他一下;當在校園里,我們看到有隨便亂丟的垃圾時,我們順手把它撿起放到垃圾箱等這些都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用我們教師的實際行動去示范教育學生,發揮一些正能量的東西,去感化周圍的學生,我們中華民族一直以來就是一個崇尚道德倫理榜樣的民族,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教師要處處以身作則,給學生起模范帶頭作用。
為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我采法用多種教學方法,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給他們設計不同的教學任務,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按照“上課即上崗”的要求來培養高技能型人才,比如:學生在學完word排版之后,讓他們制作出考試卷、精美的賀卡、學校簡報、報刊、排出課本的版面,并通過打印機打印出來,實現學校培養與企業“零距離”,學生畢業與就業“零距離”。
有時,有的學生做作業做一遍沒有得滿分,就不想做了,這時,我就給他們講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有“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給他們講你們比許三多聰明,又比他長的帥,要象許三多一樣,干什么事都要有一股拼勁,很多學生就一遍又一遍的認真做題了,直到做到滿分為止。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我做為一名計算機教師,例如:在講CAD制圖時,我給學生講了一些直線、長方形、圓等一些基本的操作,讓學生進行練習,等他們熟練掌握之后,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設計一個圖形,有的學生設計了熊貓、魚、火箭、小汽車等,讓他們把自己的作品提交到教師機,然后大家統一對他們的作品進行評比展示,評選出最具有創意的作品。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學習興趣。
在Powerpoint教學中,我讓學生制作一個環境保護主題的課件,內容如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愛護環境、杜絕浪費、少用一次性用品、節約地球的血液水(生命水)等。通過這樣的小作業,即讓學生掌握了課件制作的方法,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愛護、保護環境的好習慣。作為教師我們還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耐心、認真、細致地做好學生的人生領路人。教書育人,既要教好書又要育好人,有付出必有收獲。
上學期剛開學時,組織學生觀看了視頻紀錄片《穹頂之下》,啟發他們在生活中如何把自己身邊的小事做好,比如:電腦用后要及時關機,手機充完電后要及時拔掉電源,教室沒人時要及時關燈,看到有非法排污、點燃桔桿等不良現象時要及時撥打12369進行舉報等。
我們職業院校的學生,有部分是獨生子女,平時在家衣來伸手,有些父母經常不在身邊,文明素養低,不懂得要尊敬長輩,體貼父母。我們教師可以找一些感恩教育題材文章、影像、視頻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學習后讓其談體會和感想。學校還每學期安排一次感恩教育活動,讓家長和自己的孩子并排坐在操場上,請外面的教育專家進行現場感恩教育,讓學生深深的體會家長的不易,從中得到感悟,知道感恩回報。還通過主題班會、辯論賽和演講等形式,引導學生逐漸形成尊敬長輩、體貼父母的意識。通過幾年實踐下來,同學間互助多了,吵架鬧矛盾的少了;連父母稱呼都不叫的沒了,問寒問暖的多了;見了老師主動問好的多了,頂撞老師的少了。試想,若學生人人能做到以上這些,學生的綜合素質能不快速提高嗎?
我們都知道目前職業學校的學生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他們曾因為學習差,不守紀律,遭過不少“白眼”,所以自卑感相當嚴重。部分基礎差的學生聽不懂課,又缺乏刻苦學習毅力,因而無心向學,對未來感到很是迷茫,對于我們職業教育工作者來說,迫在眉睫的就是要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生活中多關心、體貼他們,多與學生談心,耐心細致地進行溝通交流。平時細心觀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點進步,也要及時表揚,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信心。特別是在課堂上,要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多表揚少批評,讓大多數同學都能達標,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不求個個都很優秀,但求他們一天比一天進步,實踐證明學生在被表揚的過程中變得更樂學了。我們學校進行了多次的“我身邊的榜樣——“校園之星”評選活動,從德、智、體、美、勞等多個方面分類評選,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通過活動的開展,營造了充滿人文關懷的和諧校園,賞識、激勵、關注每一位學生。賞識使人自信,激勵使人進步,以賞識教育的態度來關注和重視每一位學生,給學生樹立榜樣。
社會上普遍認為職業學校的學生特別難管理,認為學生不愛學習。其實我認為大部分學生就是因為課余生活單調、無聊、乏味而引起與同學常發生摩擦,甚至打架斗毆等。試想,如果班主任能帶領本班同學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如組織學生進行拔河、籃球、歌詠、書法等比賽,那學生們的剩余精力就會用于找資料、準備活動上來。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可以讓學生組成多個小組,讓他們自由地去活動,以培養他們的主體意識和獨創能力。學校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拔河、籃球、圍旗比賽等,這樣既可以鍛煉身體,又增強了學生的凝聚力和班集體的榮譽感。有時請當地的名人、英雄模范來講座,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前沿科技、災害預防等各種知識的熏陶,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目前我擔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一件責任大、事煩瑣的工作。這就需要在平時,我從生活、學習等各方面關心愛護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工作中,我從整頓班風入手,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結協作精神,與學生建立“師生+姐妹+朋友”的關系,在日常管理上堅持“三個一”(每天和一名學生談心、每周和一位家長電話訪談、每月開展一次自我批評)促進班級工作順利開展。針對班內具體存在的弱點進行輔導和教育,如情緒管理技巧、溝通表達技巧、自律、責任、細心安全等行為技能和職業意識是職校學生常常會忽略的,可選取適當的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班會,在班內樹立榜樣。對于個別學生在思想上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情緒,我及時找他們談心,主動替他們排憂解難,課余利用現代化的通信工具,給他們耐心做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溝通,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讓學生從心理上感覺到學校和集體的溫暖、關愛。
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分耕耘,一份收獲,只要我們能持之以恒地做好各項工作,把立德樹人作為辦學根本,以學生為中心,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就能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1]馬紅艷.師生關系對職業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青春歲月,2011(08).
[2]隋淼.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13(09).
[3]唐四化.實施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培訓,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