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晶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天津 300060)
醫院獲得性肺炎 (HAP)是一類嚴重的醫院內獲得性感染,指在患者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于感染潛伏期,而于入院48 h后在醫院內發生,主要由細菌、真菌或病毒引起的肺實質炎癥。特別是發生在ICU的HAP,是導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集束化策略(Bundles of Care)則是指以循證醫學為基礎,將目前已證實有效的一系列操作、治療、護理等措施集合在一起,使患者在住院期間得到最好的處置。有報道稱,人工氣道的集束化管理能有效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發生[2]。但國內學者發現,臨床護士對于預防VAP的集束化策略的認知水平不盡理想[3,4],為進一步了解臨床護士對預防HAP集束化策略的認知能力,針對某三級甲等腫瘤醫院若干護士進行問卷調查,現匯報如下。
1.1 調查對象 2013年5-6月抽取我市某三級甲等腫瘤醫院HAP發生率排名前4位的科室的80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護士年齡 21~43歲,平均(29.1±6.9)歲。均為女性。工作年限:<1年20名,占 25%,1~5年31名,占 38.8%,>6年29名,占 36.2%。學歷:??粕?9名,占61.3%,本科及以上31名,占38.7%。職稱:護士26名,占32.5%,護師及以上54名,占67.5%。經歷:曾參加過有關HAP方面的培訓者27名,占33.8%。
1.2 調查方法 根據預防HAP炎集束策略的相關內容,自行編寫《臨床護士對預防醫院獲得性肺炎集束策略的認知問卷》,問卷共包括2部分內容,①一般資料:年齡、性別、ICU工作年限、學歷、職稱、工作經歷等;②HAP與集束化策略相關知識的認知調查:共12道題,采用Likert 4級評分,完全不了解、了解很少、基本了解、非常了解分別賦值1~4分,總分12~48分,得分越高,認知程度越高。本問卷Cronbach's a系數為0.89,專家效度為0.86。
共發放調查問卷80份,收回有效76份,其余4份問卷項目填寫不完整予以剔除,問卷回收率95%。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單因素采用方差分析。
2.1 護士預防HAP集束化策略的認知程度 護士對預防HAP集束化策略認知的平均得分為(33.45±4.27)分,其中,對HAP和集束化策略的概念、口腔護理、手衛生指征、非人工氣道患者氣道管理的宣教以及腸內營養的觀察要點等方面的知識“基本了解”的比例大于50%,但對于集束化策略概念表示“非常了解”的被調查者不足6%,對于氣道管理的意義表示“非常了解”的被調查者則不足30%。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結果顯示沒有護理人員對間歇性梯度加壓泵以及空氣消毒的方法和頻次等兩方面的知識表示“非常了解”,見表1。

表1 護士預防HAP集束化策略的認知程度(n,%)
2.2 護士預防HAP集束化策略認知程度的單因素分析 護士對預防HAP集束化策略的認知程度與年齡、學歷、職稱及經歷有關,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護士預防HAP集束化策略認知程度的單因素分析
3.1 護士對預防HAP集束化策略認知狀況的分析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來自4個不同科室的護士進行有關預防HAP集束化策略方面的調查,結果顯示,多數臨床護士對于HAP及集束化策略兩者概念的了解程度尚可,對有關“抬高床頭可預防HAP”、“洗手指征”、“口腔護理的重要性”、“非人工氣道患者氣道管理的宣教”、“腸內營養的觀察要點”及“每日進行病區的清潔和消毒”等6部分相關知識,認知程度相對較好,這可能與護士所在科室性質有關,由于參與本研究的4個科室是院內HAP發生率較高的科室,所以護士在臨床工作中更加注重對于預防HAP相關知識的學習。但6.58%的護士表示對集束化策略的具體含義完全不了解,通過調查發現這部分護士工齡均在1~2年,可能與護士工作年資短,臨床新理念接觸次數少有關。此外,僅5.27%的護士對集束化策略的概念“非常了解”,5.27%的護士對非人工氣道患者氣道管理的宣教的具體內容 “非常了解”,10.53%的護士對特殊或多重耐藥感染的護理措施“非常了解”,由此可見其認知程度稍顯不足。值得重視的是,護士對于“間歇性梯度加壓泵對預防HAP的意義”及“病室空氣消毒的方法和頻次”兩方面知識的了解尤其不足,調查顯示均沒有護士對其表示“非常了解”,提示各科室對護士預防HAP方面的知識培訓和系統教育力度不夠,部分臨床護士尚缺乏相關理念和知識。
3.2 影響護士對預防HAP集束化策略認知的因素分析 調查顯示,認知程度與護士的工齡、職稱及經歷有關。護士臨床工作時間越長,職稱越高,認知狀況越好,原因可能是由于這部分護士有較廣泛而豐富的相關護理知識與實踐經驗,在工作中能夠不斷鞏固與加強相關知識。另外,護士接受過相關知識的培訓后可提高其認知程度,提示各科室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應加大對臨床護士的培訓和教育力度。而護士的不同學歷則提示其認知程度沒有差異,一方面護士在學校期間所接受的護理相關專業的知識大致相同,另一方面工作后同一科室的護士工作環境及所接受的各項培訓也大致相同,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同。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臨床護士對預防HAP集束化策略的認知程度仍有待進一步改善。在HAP發生率日益增高的今天,醫院及各科室應加強護士有關相關方面知識的培訓和教育,尤其對年資低、職稱低的護理人員。培養感染控制專職人員,確保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有效落實預防HAP集束化策略,降低HAP的發生率。
〔1〕 王杰林,李東華,姚淑雯,等.ICU患者分類管理對醫院獲得性肺炎發病率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13,14(3):4-6.
〔2〕 余旻,胡世輝,楊明剛,等.人工氣道的集束化管理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J].中國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3):1851-1860.
〔3〕 管玉梅,賴文娟,李術.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集束護理認知及影響因素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5):15-17.
〔4〕 張瑞玲.護士對循證護理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認知和行為及影響因素[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4):94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