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文學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并且以迅猛的速度發展起來,現已成為文學理論界不可忽視的話題。網絡文學是行走在時尚前沿的大眾文化,網絡文學與大眾文化在文學形式上極為相符,對文學大眾化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關鍵詞:網絡文學;大眾化;影響
網絡文學是在網絡的時代下,文學借助網絡傳播而興起的一種新生的文學形式。網絡文學的興起,推動了文學的發展,拓寬了文學傳播的領域。網絡文學為文學大眾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網絡文學的特征
(一)網絡文學具有自由性
網絡文學具有自由性。從作者的角度看,網絡給每一個人都創造了一個成為作家的機會,只要你想創作,你就可以。網絡文學賦予作者文體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傳播的自由,作者可以寫自己創作的內容,不用受編輯、封面、等方面的限制,可以在作品中突顯出自己的個性,可以選擇是否發表自己的創作,不用考慮銷售、出版等方面的因素。從讀者的角度看,網絡賦予讀者閱讀的自由、交流的自由和評論的自由。每一位讀者可以選擇自己想看的書,不用受時間、空間的束縛,可以和其他的讀者交流看書的感想,不受拘束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不用有任何的顧慮,甚至可以激發讀者內心的創作潛能,參與到作品的創作中。
(二)網絡文學具有開放、互助性
網絡文學相比傳統文學的特色是其具有開放性,創作者可以在網絡上自由的發表自己的作品,向讀者介紹自己的作品,讀者可以和作者交流,談論自己對于作品的看法,還可以和作者一起創作,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對于作品進行一定的修改,從而創造出符合自己意愿的新作品。這樣自由的文學形式,是傳統文學做不到的。
二、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消極影響
網絡文學推動著文學的發展,對文學大眾化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一方面,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有著負面的影響。網絡文學的作品泛濫,無數的網絡文學作品,彌補不了經典作品的缺失。由于網絡文學具有自由性,寫作的內容沒有限制,所以很多網絡作品是經不起藝術的嚴謹審視的。尤其是很多游戲類的寫作風格,喪失了文學作品應具有的深刻內涵。創作的動機不純粹,偏向于炫耀游戲技巧,發泄個人的情緒等等,網絡文學減弱了文學大眾的審美。眾多的文學門戶網站,使得一部文學作品可以在多個網站上看到,更有許多的網站欄目類似,真正做到堅持原創的很少。
在原創網站中,作品的數量是驚人的,長篇連載小說的數量就過萬了,雖然作品的數量是很多的,但是真正有內涵的文學作品很少。而且,即使是一些被稱為精品的作品,也存在不少的問題。網絡文學作品的在多而不在于精,是與傳統文化存在差異的,而且對于文學的發展有著消極的影響。網絡文學缺乏內涵、缺乏深刻的哲學思想,其創作正在走向媚俗的道路。網絡文學的作家都是一些業余的,與那些真正的作家相比,其作品缺乏深刻的思想內容,作品中表現出的是迷茫、墮落的主題。甚至有的作品以色情、暴力的情節為主題,這些作品的出現,對于讀者是沒有益處的,尤其是對一些青少年讀者危害更大。
大量的校園言情小說充斥網絡。這些小說的內容很大一部分脫離了現實生活,營造了一種理想的校園氛圍,這樣的小說深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他們甚至希望小說中的內容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存在,這樣的想法,對于青少年的學習是有不利的影響的。
三、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積極影響
(一)網絡文學奠定了文學大眾化的基礎
網絡文學拓展了文學大眾化的局面。首先,網絡文學營造了自由的文字活動空間,網絡文學顛覆了傳統文學的“貴族文學”模式,將文學作品進行自由的發表,給予讀者自由評論的權利。其次。網絡文學開拓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為文學大眾化的發展埋下了伏筆。在網絡上,讀者的身份有很多種,有事業有成的領導、有工薪階層、有學生,這樣復雜的讀者群體,使得文學大眾化日益明顯。每個人可能都有成為文學家的夢想,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的愿望,可以在網絡上實現,人數眾多的網絡作家可能是家庭主婦、可能是下崗工人。網絡為喜歡寫作的人打開了一扇窗戶。寫作群體和讀者群體的平民化,打破了傳統文化的“精英文學”模式,一個平等、寬容的新格局逐漸形成,為網絡文學大眾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網絡文學是實現文學大眾化的途徑之一
網絡文學是實現文學大眾化的途徑之一,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平民化的創作可以在一定基礎上贏得大眾的共鳴,例如:知名的網絡作家安妮寶貝,她的成名作是《告別薇安》,她的作品深受讀者的好評。第二,讀者對于網絡文學作品從一開始的單純評價,到后來參與作品的創作,這樣的互動形式帶動了大眾的積極參與,而且,網絡作品由于讀者的參與創作,使得文學作品更加的大眾化。
四、網絡文學大眾化的意義
滿足讀者的需求,讓更多的人接受,是網絡文學創作的目的,暢銷的網絡作品以傳統的文學評判標準來說,可能是不合格的,但是以文學大眾化的標準來判斷,它一定是滿足讀者需求的好作品。這就是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區別。網絡文學為文學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發展的平臺,讓更多喜愛文學的人可以參與到文學活動中,將筆還給大眾,這是文學的進步。網絡文學為文學大眾化的生長提供了土壤,使得文學的寫作題材、思想內容上都有了廣闊的發展,而且,網絡文學的大眾化使得讀者的參與性大大增強,甚至激發出了讀者的創作性。自由平等是網絡的文化精神,自由參與和自由表達是網絡文學大眾化的目的,“以我筆寫我心”是當代人生命價值的走向。網絡文學的大眾化,幫助業余作家拓展了想象力和情感空間,有助于作家寫出更棒的作品。
五、結束語
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既有積極的影響,又有消極的影響。對待網絡文學,要采用客觀的態度,承認并發揚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積極影響,利用這種影響推動文學大眾化向更深層次發展。認識到網絡文學的弊端,尋找解決弊端的辦法,消除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消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天舒.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陳曇.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影響性[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4)
[3]李威.關于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影響思考[J].北方文學(下旬刊),2012(12)
[4]陳曇.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影響性[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