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河南省2013年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基于免費在線語料庫的口語與寫作互換教學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3-ZC-132)
摘要:英語學習過程中,聽、說、讀、寫、譯是五項基本能力。這五項基本能力中,中國學生最薄弱的環節就是口頭表達和書面寫作。筆者嘗試將口語表達和書面寫作這兩種教學模塊融合,運用數據驅動學習理論,指導學生的英語口語和寫作學習,從而使學生在口語表達和英文寫作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
關鍵詞:語料庫,數據,口語教學,寫作教學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rchange between Oral and Writing
Teaching Based on Free Online Corpus
Yang Lina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Huarui College Henan Province,China 464000)
Abstract:Among the five basic skills of learning English,Chinese students are not skillful at oral expression and writing.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express properly,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a new teaching method which combines oral teach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with the help of corpus.
Key words:corpus,date,oral teaching,writing teaching
語料庫技術在國內外的發展都已經比較成熟,它的優勢在于巨大的信息儲存量和快捷的搜索方式,因而受到越來越的英語教師和學習者的青睞。語料庫語言學為外語教師的教學提供了一條全新的途徑和方法,使得英語教學不再拘泥于傳統形式,而是將現代信息技術和英語教學有機結合,從而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的形成。何安平指出,運用語料庫手段學習語言有利于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知識性傳授型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知識探索型教學。本文將從語料庫在課堂內外的應用出發,探索口語和寫作教學模塊相融合的教學模式,進而論其可能性以及可行性。
一.免費在線語料庫簡介
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語料庫即是一個研究工具,通過系統調查,增強對語言使用的認識程度,又是學習者獲得真實語料的來源,從而培養地道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目前的語料庫主要包括本族語者語料庫和學習者語料庫。國內大部分學習者語料庫都需要付費使用,由于學生經濟能力的局限性,筆者更傾向于讓學生通過免費在線語料庫來學習。目前本族語語料庫很多都是免費在線使用的,同時相對學習者語料庫而言,本族語料庫有著語言材料豐富,語言表達地道等優點。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學生的學習中應指導學生有選擇的使用一些本族語語料庫庫。目前英美有很多大型的免費的語料庫供全世界英語學習者使用。他們最大的優勢是學習者只要能夠連接網絡,就可以進入語料庫,查詢所需信息,進行學習,打破了學習的時間和地域的要求和局限。目前國際上常見的免費語料庫主要有:COCA,BNC,Brown等。作為本族語者語料庫,這幾個語料庫操作簡單,不需要復雜的注冊程序就可以進入。簡潔的界面和人性化的查詢系統,加之地道的,原始的語料資源,這些語料庫正日益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習者。其中筆者課堂上選用的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COCA)于2008年2月20日在互聯網上正式推出,已成為現今網上最大的免費英語語料庫(http:// www. americancorpus.org/)。COCA是由美國楊伯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Mark Davies教授開發的。該語料庫免費在線供研究者、教師和學生使用,每月有近10萬人使用該語料庫,是使用者不可多得的一個英語參考資源,成為學習者查詢和觀察美國英語使用和變化的一個極好窗口。COCA以其規模(size)、速度(speed)以及詞性標注而成為很多學習者首選的語料庫。
二.課堂上口語與寫作互換模式初探
本文是2013年河南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最初在全院非英語專業范圍內發放了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于網絡及語料庫的認識,同時在全院范圍內挑選了40名對英語學習有極大的興趣,但程度不一的學生,成立了興趣小組。隨后將這40名同學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叫做語料組,以下簡稱YL組,由專門老師負責對該組學生就語料庫知識及其語料庫(COCA)的使用進行系統的培訓。另外一組,叫普通組,以下簡稱PT組,不做特別的培訓,按照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開展研究。研究時間持續4個月,也就是一個學期的時間。兩組學生都要求每兩周完成一篇命題作文,并以電子郵件的形式發送給指導老師。最終將對兩組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進行量化比較,從而驗證語料庫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YL組完成作業的程序及要求:
1.每次寫作之前,興趣小組碰頭,確定寫作主題。
2.第一次會議結束后,小組成員利用網絡及語料庫資源,尋找相關素材,對要寫作的主題進行初步了解。
3.小組成員第二次召開會議,會議上要求每位小組成員就確定的話題發表個人意見,之后小組成員之間通過辯論,分享信息等方式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在這一過程中指導教師全程參與,但不打斷學生,主要引導學生更好地表達個人觀點。)第二次會議結束后,小組成員各自完成自己的寫作任務。教師提醒學生在寫作中一定要避免口語化的表達方式。完成寫作任務后,小組成員將各自的作業放置小組群共享,每位同學要求至少修改3篇以上同組其他同學作業。
4.第三次會議,小組成員交流修改心得,尤其注意用詞,搭配,漢化表達等問題。
5.經過互改后,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修改,主要從語言表達方面進行改進,爭取做到語言流暢,表達地道。
6.提交作業,由執導教師進行修改,并總結學生寫作中常見的錯誤,形成報告。主要對此次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反饋,避免以后寫作中犯類似的錯誤。
7.學生根據指導老師的意見,再次修改作業,并最終提交作業。
PT組完成作業的要求:
1.指導教師召開會議,確定寫作題目,就題目進行有針對性地講解和指導。
2.學生將個人的作文以電子檔的形式發送給指導教師,由指導教師評分并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后反饋給學生。
3.指導教師總結學生寫作中常見的錯誤,并在下次寫作前告知學生。
實驗結果:
兩組指導教師都要求給學生相應的指導,同時保留每位學生每次作業及批改情況。經過四個月的專門練習,縱向看兩組學生寫作水平都有了一定的進步。橫向對比,YL組,口語的提高主要體現在詞匯量明顯增加,能夠大膽使用各種句型,因此口語表達也更加流暢。寫作方面的提高主要表現在沒有明顯的搭配錯誤,詞匯使用更加得體,生動,形象,避免了空洞,同時表達更加地道,避免了常見的漢語化的表達方式。PT組同學的口語表達能力無法得知,寫作方面還存在一些常見的問題,包括詞匯使用不當,搭配問題,以及漢語化表達方式等。
三.結論
該項目的研究主要建樹在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尤其是國外的一些免費的語料庫資源,具體指導學生的口語練習和寫作訓練,同時把口語教學和寫作訓練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敢說,會說,會寫,寫得好。該項目的研究突破了單純的閱讀寫作教學模式,或者口語聽力教學模式的研究,把口語教學和寫作教學模式有機結合,使語言的學習不再單一化,成為一個自然,統一的過程。
該項目的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由于資源有限,未能在全院范圍內展開更大規模的研究。目前課堂上全面使用網絡資源還不能實現,因此該研究只能以興趣小組的形式開展,今后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在課堂上大力推廣師生使用互聯網促進教和學。
總之,充分利用現有的語料庫,進行課堂教學,口語表達和寫作的有機結合,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從而提高英語學習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羅志高.國外英語語料庫簡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系版),2008
[2]何安平.語料庫語言學與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3]滕延江. 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寫作教學新模式[J].北京:語言技術研究與外語教學,2006
[4]汪興富.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C O C A)的自主學習應用[J].北京:中國外語,2010
作者簡介:楊麗娜,女,(1982——),河南鄭州人,信陽師范學院華銳學院外語系講師,研究方向:語言學、英語教學。
高君更正聲明:
原發表于本刊2015年02月刊(總第24期)第93頁的《社交禮儀》課程教學思考的第二作者高君的單位更正為:河南廣播電視大學。
特此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