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在現代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多媒體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化。但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誤區。為了建設新型語文課堂,語文教師對不同的課堂教學任務應適時選擇使用多媒體,要實現多媒體教學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全面優化,慎重制作多媒體課件;多媒體教學的使用應以語文教材為基礎,實現對教材文本內涵的最優化。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媒體應用;適時;適量
多媒體技術屬于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技術,運用這一技術能夠增加學生的感官刺激 學生能夠在相對短的時間內接受更多的知識,因此,多媒體課件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已經得到普遍應用。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手段所體現的優越性更為顯著:可以加大課堂的容量,提高教學效率;可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可使教學內容形象直觀,突破教學難點;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可拓展交流的渠道,促進師生溝通等。目前,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已并不少見,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也成為衡量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指標。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已經開始充分地利用學校的硬件設施,開展各種類型的多媒體教學,并且取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但是一切技術都是“雙刃劍”,多媒體技術同樣如此。多媒體教學手段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發揮了一定的優勢,這是毋容置疑的,但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不少誤區,并且導致在語文教學中出現了偏差,如:忽視了學生的語感培養與文本教育、淡化了語文課堂上師生情感的交流、限制了語文教學個性化的發揮、固化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流程、制約了思維想象的空間、偏離了自主學習的方向等。所以我們講“信息技術”必然會推動教育的變革,不等于“自然”地就能推動教育前進,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的艱苦努力。我們必須探究導致多媒體手段應用于中學語文教學的誤區的原因,并從導致誤區的內因與外因尋找應對策略,在教學實踐中去嘗試構建新型的多媒體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從而使現代信息技術與中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找到更好的切入點。
在語文課堂上我們運用多媒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多媒體的運用要科學合理
運用多媒體教學,要以追求實現最佳的課堂教學效益為目標,教師在一節語文課上可精心選取一種電教媒體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也可以幾種媒體搭配使用。有的課文教學可以運用音頻文件,有的可以運用視頻文件,有的綜合使用電教媒體教學效益會更高,這要根據課文內容而定。如說明文,多是介紹事物或科普知識,顯得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起來往往無精打采。在教學《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等課文時,筆者首先全面閱讀理解課文,然后利用科教片,通過電腦截取有用片斷,刪去聲音,讓學生結合畫面配解說詞。這樣圖文并茂,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得饒有興趣。而在講《天凈沙·秋思》時,筆者則讓學生一邊吟詠詩歌,一邊欣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3幅畫面,再配上凄婉的音樂,得到了傳統教學方法不能企及的效果。但是多媒體只是輔助,而不是主體。教師不能為了追求時髦,用多媒體代替課堂教學:不寫了由多媒體代替黑板,不讀了由多媒體代替朗讀,不說了由多媒體代替講課,甚至用多媒體替學生思考。實踐證明,這些想法和做法是不正確的。我們應科學合理地使用多媒體,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用多媒體的形式來體現,也不是所有的內容用多媒體來教學就一定會比傳統模式教學更高一籌。是否需運用多媒體、怎樣使用多媒體應該根據課文內容、教學目標任務、教學重難點而定,需要用就用,沒必要用就不用。
二、多媒體的運用不能偏離偏離教學目標
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它通過運用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但這并不意味著什么內容都可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如果教師沒有真正理解教學情境創設,一味追求在課堂教學開始階段就播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件材料即創設教學情境,反而破壞了由教師的語言創設的那種循循誘導、水到渠成的教學氛圍,畫蛇添足的多媒體手段在這里并不能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這就使得教學情境創設不但沒有實現教學目標,而且制約了學生思維想象的空間。
三、可見的制作應該注重實用性
在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功能應定位在“工具”層面上,只能作為教師的“教學工具”和學生的“學習工具”。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語文教學設計時不能只注重形式而不講究效果。要根據語文教學的需要,遵循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相應的信息資料,運用有效的形式,讓學生學得活,學得好,得益多。如果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去分析是什么課型、什么內容而盲目的應用多媒體手段來設計教學課件,往往是在設計中出現只注重它的直觀性,而忽略它的效果性。常見一些課件中插入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圖片,學生很容易被這些“小把戲”所吸引,從而分散了對授課內容的注意力。一節課下來,看似學生注意力集中,課堂氣氛活躍,但沒什么實質性教學內容,甚至連基本的教學任務都沒有完成。毋庸置疑,先進的教育技術會拓展語言學習的時空,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形象,能更有效地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到更多的知識。但如果沒有恰當地運用這一技術,那么它的效果就會適得其反。
總之,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既不能盲目地為追求潮流而過多使用,也不能因傳統的語文教學理念而拒之門外,我們應對語文多媒體教學有理性的認識,本著技術為教學服務的思想,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規律和具體的教學內容,揚長避短,合理運用,才能讓多媒體真正服務于語文教育,從而開創語文教育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鄭桂華,王榮生.語文教育研究大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王曉平.教師的語言藝術[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楊菲艷,陜西師范大學2012級文學院教育碩士研究生,學科教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