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教英語在適應現代化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越來越不能滿足國家對于具有特定語言能力,專業性強的復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職業教育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改革
隨著中國國際化步伐的加快,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的交流語言,作用日益明顯。職業教育作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一個重要環節,不僅要培養身心健康,具有一定職業能力的專業性人才,還必須緊跟時代發展,培育出具有一定語言能力的國際性競爭人才,不僅要局限于國內的產業,而且要努力致力于將本專業的知識與國際接軌,成為真正的復合型人才。目前職業教育的英語學習現狀不容樂觀,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缺乏,由于基礎的薄弱,更是厭倦學習英語,因此,必須改革職教英語舊的模式,提出新的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下面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改革的思路。
一、推廣合作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自主性
傳統職業教育中,通常采用講述式教學模式,強調知識的識記與生硬的掌握,沒有遵循身心發展特點,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大大地降低了學習效率,影響教育質量。采用合作式教育模式,以學生為中心,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認知能力,而且可以同時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促進教學效果的實現。合作式教學模式可以采用分組教學方法,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提出一個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發現,討論,研究,訓練學生聽、說語言交際能力,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緊密聯系起來,構造成新的鏈接,促進對新知的自主性的掌握。但是在合作式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課堂喧鬧,紀律混亂的情況,教師必須有效控制課堂紀律,采用眼神示意,或者個別提醒的方式維持課堂秩序,保證合作式教學正常進行。此外,合作式教學模式中,仍舊需要引入合理的評價制度,激勵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實現教學目的。合理有效地評價制度是教學任務得以圓滿實現的關鍵,教師必須充分意識到它的重要性,采用互評式或者教師自評式評價模式,細化量化每項任務中的評分,保證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的順利實施,真正體現活動的公平,公正,更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目的。
二、設置教學生活情景,增強學生在特定語境下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充分采用情景教學法,創設不同的情景,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激發學生情感,產生思想共鳴,更好地服務學習內容。基于教材內容,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處在特定的語境中,更能激發學生表達語言的欲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把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形象的知識,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推動了學生的認知活動。具體表現為營造特定的生活情景或者實物,或者采用表演的方式將學生引入某種特定的情景,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促進教學任務的實現。當然在情景設置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情景的合理化和生活化,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最好飲用學生最熟悉的情景來做演示,保證活動的有效性和參與性,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保證所追求的教學效果的實現。
三、編制適合學前教育發展的教材,培養社會主義需求的復合型人才
學生的教材不僅要符合其身心發展規律,也需要貼近日常生活,讓教學內容更富有生活氣息,但是學前教育專業沒有相應的英語教材,教學內容和其它專業相差不大,沒有突出專業特性,也因此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編制合適的教材內容,能很好的讓學生的教學內容與專業相關,濃厚課堂學習氛圍,變學生的“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課堂效率。因此,相關專業教師應該根據學前教育的專業特性,制定出符合本專業學生發展的教材,將重點放在教材的編排上,以幼兒英語為中心,將教學內容簡單化,程序化,把幼教相關的英語知識列入教材,循循漸進的讓學生掌握,力求培養出既有專業技能也具有一定語言能力的綜合型人才。英語教材中也應當插入幼兒相關的插圖,英語幼兒歌曲,幼兒英標教學等,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教師以身作則,不僅要傳授學生相關的知識,還應該傳授學生相關的學習方法,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教師還應當傳授相關的教學方法,因為學生以后的受眾是受教育者,因此在掌握教材的同時,還應該教會學生學習教材中的情感教育,要著力于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真正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還看待,用心教書,以心換心,促進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因此,在教材編制環節,必須致力于突出情感教育,將情感教育專門列為一個模塊,在教授專業英語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真、善、美的人才。
四、注重課堂之外的第二英語課堂的建設,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英語教育在中職教育中,本來就是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領導不夠重視,學生比較厭倦,因此,英語教學在中職教育中開展的難度很大,要將它培養成為一個學校的優勢更是難上加難。但是,英語作為一門國際交流語言,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越發突出,英語應該成為新世紀人才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在中職學校中,英語作為基礎學科,一般排的課程量比較少,學生因此接觸英語的時間就不是很多,英語作為一門交流性運用型語言,少用或不用都不能好好地掌握,英語第二課堂的建設,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接觸掌握英語,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所謂第二課堂,可以鼓勵學生早上起床晨讀英語,晚上睡覺之前夜讀英語,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語感,激發他們說英語的欲望,從生活中慢慢的喜歡上英語。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有益的課外活動如課開展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唱歌大賽等,鼓勵學生參加全國技能大賽,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形成競爭意識,更好地將英語學習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提供相關的英語學習網站,激勵學生課外自主學習英語,對于網站中有任何疑難問題,可以及時提問,教師及時幫助其解決。提倡學生在課外多看英語電影,模仿電影發音,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
總之,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需要我們摒棄原來傳統的不利于教學發展的觀念思想,構思出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教學理念,尤其是職業教育迅猛發展的今天,更應該積極調整教學模式和教學形式,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學前教育專業作為現在社會發展的一個重點新興專業,隨著家長對幼兒英語的重視,要求學前教育專業人才掌握好英語是一個趨勢,因此,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師轉變英語教學模式,提高英語課堂效率,更是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學以致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尚蓉. 促進中等職業教育的英語教學改革[J].內江科技,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