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高職教育大規模的擴張,高職教育發展已經進入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轉型的新階段。師資隊伍建設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能夠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證。高職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是‘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工程技術型”專業教學團隊,‘雙師型’教師培養、促進高水平‘雙師’素質與‘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尤為重要。如何進一步推進工學結合、加強“工程技術型”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是辦好高職工程技術類專業教育的關鍵所在。
一、“工程技術型”雙師教學團隊的內涵
所謂“雙師型”教師,是指專業課教師具有教師系列之外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或行業特許的資格證書,如工程師、會計師、經濟師、技師證等;“工程技術型”雙師素質教師不僅要求理論基礎扎實,同時又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除了首先是一名合格高校教師外,還應具有以下待點:知識結構合理,包括擁有多元化的復合型知識、不斷更新的開放型知識、充滿活力的創新型知識;掌握與所講授專業對應行業的應用技術動態,通過專業授課、實習,使學生掌握所需的應用技術和基本工程技能;具備肯動手、勤動手、會動手的操作習慣和實踐修養,能夠引導學生走好\"從書本到實踐,再從實踐到書本的技能提升之路。并且這些個人的素質和能力能夠在專業團隊中形成合力,通過應用項目研究和應用技術創新等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高職院校中“工程技術型”雙師教學團隊建設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雙師型”教師人數嚴重不足
目前,高職院校專職教師大部分是理論型教師,大多教師是畢業后直接到學校工作。從學校到學校,他們往往專業理論水平較高,但所掌握的知識多處于理論層面,有實際工程技術工作經歷的并不多,實際動手能力不足,缺少企業實踐經驗,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缺乏。另一部分教師雖來自于企業,實踐能力強,但理論水平卻停留在較低的水平上,大部分無法達到“雙師型”教師的要求。
(二)專業教師工作任務繁重,無暇顧及自身能力素質的提高
由于近幾年高職發展較快,大部分院校教師緊張,多數高職院校由于教師數量少,許多新教師一到學校,就接受了繁重的授課任務,教師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還要完成科研、課題、育人工作等,無暇再參加培訓,派教師到企業一線鍛煉更是困難,繁重的工作任務造成教師無暇顧及自身實踐能力素質的提高。
(三)缺乏優秀的團隊帶頭人,團隊合作意識不強
專業教學團隊帶頭人水平的高低與團隊整體水平的優劣有直接的關系。大多高職院校中“雙師”結構教學團隊缺乏優秀的帶頭人致使團隊結構松散。團隊內缺乏共同的目標和激勵機制,致使很多團隊成員沒有團隊的歸屬感和集體優越感,往往我行我索,成員間缺少溝通,認為完成自己的教學工作就行,常常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問題,很少從專業整體出發考慮專業建設。
(四)向“雙師型”教師轉變既無壓力也無動力
目前,高職院校教學任務安排中并沒有根據是否是“雙師”型教師安排相應教學任務。不管是不是“雙師型”教師,都可以既上理論課又帶實踐,在工作量和課酬等方面“單師雙師”也都一樣的待遇,這種局面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教師向“雙師型”的轉變。
三、高職院校“工程技術型”雙師教學團隊建設探索
高職院校是職業技術性質的高等教育,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操作型人才為辦學目的,應著重突出“技能、實用”。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工程技術型”雙師教學團隊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一)制定“工程技術型”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的實施規劃
加強對在職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力度,這是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任務。在全面分析國家及地區發展規劃,結合今后行業發展方向的基礎上,根據本專業情況制定長期的“雙師”培養規劃計劃,有目的、有步驟的實施“雙師”型教師的個人能力提升。就工程技術類專業來說,可以結合行業、地區發展情況,根據教師隊伍情況以及教師個體的知識結構、能力,制定“雙師”型教師的培訓計劃。對于理論教師,在不斷提高他們學歷層次和理論水平的同時,要有計劃地讓他們到項目、生產、建設一線或校外實訓基地和產學研結合基地實際鍛煉(或工作)一段時間,以提高他們的實踐經驗,使他們逐步成為雙師素質的教師。
(二)建立健全“雙師”教師激勵機制,調動教師成為 “雙師型”教師的積極性
設立師資培養專項基金,鼓勵并資助教師積極參加各類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另外建立健全激勵機制,通過薪酬待遇等手段,出臺一些扶持政策,實行政治待遇從優、生活待遇從優、薪酬待遇從優的政策。使“雙師型”教師比“單師型”教師能有更多的優越感,從而調動專業教師努力成為 “雙師型”教師的積極性。
(三)與企業聯系合作,加快 “工程技術型”雙師教師隊伍建設
技術服務既是校企緊密相連的橋梁,也是雙師素質教師培養的搖籃。校企密切合作,實行技術服務與開發,由企業提供科研經費委托高職院校系部開展實用技術研發,專業團隊承擔技術研發任務,或專職教師采取兼職的形式參與一些項目的建設與開發,這樣既加強了與企業的聯系與合作,又為教師提供了生產實踐和繼續提高的機會和條件。同時,專業教師能及時獲取行業企業信息,有效促進雙師教師隊伍建設。
(四)兼職教師是“雙師” 結構教師隊伍的有益補充
建立兼職教師隊伍,是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必要手段。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改善高職“雙師”教師結構,是適應人才培養和專業變化的要求。通過聘請行業、企業中理論知識高、技術能力強的一線能手、技術精英成立“兼職”教師人才庫,根據教學需要請人才庫中的教師擔任教學工作,成為“雙師” 結構教師隊伍的有益補充。
(五)加強專業團隊帶頭人的培養
專業團隊帶頭人是“雙師型”教師隊伍中的骨干和核心,是專業建設的領路人,因此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至關重要。通過崗位培訓、新技術研發、國內外進修、支持專業成果推廣項目等措施,提升專業帶頭人的管理能力和技術開發能力,使專業帶頭人成為引領專業建設方向的領軍人物。
“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辦學是否可以形成可持續發展、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建設一支能夠適應工程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要求的、培養形成一支教育觀念新、改革意識強、師德高尚、有較高教育水平和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的高職“工程技術型”雙師教學團隊仍需不斷地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季舒鴻.高職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內涵與建設要素[J].職業技術教育,2012(04)
[2]肖旭,章安平.試論“雙元雙優”專業教學團隊的建設模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04)
[3]蘭成瓊.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經驗對我國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2009(11)
[4]陶莉.高職院校示范專業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探討[J].成人教育,2012(02)
[5]張巖松.論“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J].繼續教育,2009(04)
[6]王中標.幾所示范性高職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經驗與啟示[J].科技信息.2011(25)
[7]劉丹.試論我國高職院校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建設[J].時代教育,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