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河南省高等學校雙語教學示范課程(教高[2012]1185號)
摘要:醫(yī)學雙語教學是高等醫(yī)學院校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醫(yī)學本科生中開展雙語教學,是盡快融入世界醫(yī)學的快捷方法。結合高等醫(yī)學院校專業(yè)教學特點和雙語教學的實踐,以實驗教學為平臺,提出了關于實驗的雙語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以不斷提高的雙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醫(yī)學雙語教學;醫(yī)學實驗;高等醫(yī)學院校
作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雙語教學的計劃與實施有著深遠的意義。尤其在高等醫(yī)學院校實施雙語教學,在這個救死扶傷的行業(yè),在這個急需與國際醫(yī)學接軌,充電提高的行業(yè),就顯得格外重要。而實驗課是醫(yī)學基礎課程,橋梁課程,所以在的實驗教學中進行雙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這將有益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滿足新的形勢下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
一、雙語教學
醫(yī)學雙語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專業(yè)英語的水平,達到能熟練地閱讀英文教材和文獻,并能用英語進行口頭和書面表達,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形成英語思維,將來能夠在英語環(huán)境中進行醫(yī)學研究和工作,學習和生活[1]。克林·貝克[2]等明確指出:“我們通常所言及的‘雙語教學’,其實是對一個極為復雜的教學現(xiàn)象的簡稱。因為‘雙語教學’的本質上涉及到許多復雜的問題。一般可以把‘雙語教學’簡單的描述為一種教學情景,在此教學情景中,學校使用兩種語言進行教學”。雙語教學是指除母語外,另采用一門外語作為教學用語的授課模式。
1.雙語教學的定義。現(xiàn)代意義上的“雙語教學”應該定義為:教師在學科教育中交互使用本族語和外語進行教學活動,以滿足學習者工具型的學習動機和融合型的學習動機。在我國,雙語教學是指用漢語以外的一門外語(一般指英語)作為課堂主要用語,進行非語言學科的教學。雙語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加強和提高英語水平。
2.雙語教學的目標。雙語教學指用外語(主要指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作為課堂用語進行非語言學科的教學活動。雙語教學的目標大致分為三個:(1)知識目標,即對學科知識的掌握。(2)語言目標,在非語言類學科中,運用外語進行專業(yè)知識的教學,使學生能讀懂該學科的外語資料,并能用外語就該學科的問題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3)思維目標,同時使用母語和英語進行思維,能在這兩種語言之間根據(jù)交際對象和工作環(huán)境的需要進行自由的切換。
3.實驗課雙語教學現(xiàn)狀
實驗課教學中專業(yè)詞匯多,理論機制多,所以實施雙語教學有較大難度。目前國內(nèi)雙語教學以漢語教學為主,英語教學為輔。以純粹英語教學為主的授課模式在本科教育中并不多見,因此種模式要求學生有優(yōu)秀的英語基礎。考慮到國內(nèi)本科師資和本科生的實際水平,此種教學模式的必要條件在大多數(shù)大學中并不具備。所以在雙語教學的推廣中,教材的選擇,師資的培養(yǎng)和學生專業(yè)英語技能等準備條件等不利因素,造成了極大的阻力,雙語教學必須另尋突破口以解決以上實際困難。
二、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在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實驗中推廣雙語教學有如下優(yōu)點:首先,教材編寫簡單。作為理論課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實驗教學的教材編寫和實驗計劃的制訂難度相對教材的編寫不可同日而語。其次,備課工作稍輕松。考慮到目前國內(nèi)高校教師的實際英文水平,以簡明扼要的英文說明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和操作要點,要比理論課的準備簡單得多。再次,減輕學生負擔。醫(yī)學院本科教育特點是課業(yè)繁重,科目多難度大,在語言弱勢的情況下,提前預習理論課要花掉很多時間。但是在重點詞匯已經(jīng)掌握的情況下,預習實驗和準備實驗報告會并不消耗太多精力。
(一)對實驗的講解。精心審慎制作英文實驗課件。在課件中要突出多媒體教學的特點,貫徹少語言文字,多圖片多視頻等。尤其視頻課件的運用極其重要,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某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一些過程。加強學習中的趣味性,增加學生的接受度。講解時注意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適當舉一些生活中的生化過程的例子,對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開拓思路,培養(yǎng)橫向思維等有著莫大的益處。
(二)對學生預習實驗的指導。作為驗證基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實驗預習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采用雙語教學的課堂中。一方面,對于實驗中涉及的理論知識,已經(jīng)在理論課中采用中、英雙語學習過,學生普遍反映難度不大。另一方面,對于實驗操作部分的英語講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實驗操作的具體英語表達,學生往往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紛紛表示這是學以致用的具體表現(xiàn)。一般來說,要求提供實驗預習報告,完全采用英語寫作,也可以鍛煉學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實驗過程中的指導。隨堂實驗中教師的定期巡視極其重要。不但可以通過巡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準備實驗中理論知識的不足,還可以及時指導實驗過程中學生操作的錯誤和失誤。同時可以對準備充分,有獨到見解的學生提出表揚。在雙語實驗教學中,教師應掌握實驗課中常見情況的英語表達,有能力用英語指出學生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在及時制止學生危險的操作中,要能用英語流暢地解釋原因。總之,這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提高。
(四)實驗報告的評估。應要求學生采用純英語寫作實驗報告。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操作和結果與討論部分應該俱全。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也可以加強英語和理論及實驗知識的學習,會獲益良多。教師在批改實驗報告中,應遵循以下原則打分:(1)學生對實驗報告的把握能力。這不光考察學生對理論部分和實驗部分的知識把握,還可以考察學生的英語掌握程度。同時,也要求教師可以看出常見的英語表達和語法錯誤,并有改正的能力。(2)結果與討論部分的評判。通過報告可以觀察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果的描述是否清晰,并對出現(xiàn)的積極的或者是消極的結果有能力進行分析和討論,尋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這是一個思維和英語使用的相互促進的過程。
總之,結合我校實際,在理論課中采用純英語教學還存在困難。因此可以將實驗作為突破口,首先采用英語教學,可以避免教材選擇,師資準備等等一系列實際的困難。在實驗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突出英語的作用,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其此后的發(fā)展打下有益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丁續(xù)紅,吳小軍,聶漢祥.五年制本科生診斷學雙語教學探討[J].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05,(1):16-17
[2] Colin Baker Sylvia Prys Jones(1998),Encyclopedia of Bilingualismand
Bilingual Education.MultilingualMatter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