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有效的互動活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顯得尤為重要。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語文課堂氛圍?
一、提倡耐心啟發,循循善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一個優秀的教師的教育目的絕不僅僅是教會學生一個生字、一篇課文、一道題而已,他們的課會讓人感覺,知識就像涓涓細流,伴隨著教師那幽默、風趣、充滿激情的語言,流進你的心田,潛入你的記憶。教師的語言、表情,對學生的刺激應該是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多給學生肯定的目光,鼓勵的目光。多夸獎孩子們“好極了”“你真棒”等,教師還可獎勵學生小紅花、作業本等物品,這樣讓課堂氣氛積極向上,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學生這樣才能不斷進取,有旺盛的學習興趣。他們絕不會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的答案,而是耐心的引導,使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中獲得答案,由此學生在老師那里得到的絕不只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方法,一種技能以及通過努力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二、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小學生天性好玩、貪玩,對于游戲有很強烈的興趣。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味,就會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不可分離的。”因此,教師將學與游戲結合,學生對喜歡的東西學得就快,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快樂、有效地學習語文。
游戲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教師不是用說教去教育學生,學生不再用死記硬背來學習。通過游戲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參與能力,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啟發,獲得親身體驗,寓教于樂,讓教育的知識性和娛樂性完美結合。
教師在課堂創設游戲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選擇,用生動活潑的形式,恰當的手法表現出來,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教學中我們常采用的游戲有以下幾種:1.找朋友。教師用卡片制作成相對的正反義詞、漢字組合、拼音的生母與韻母等,讓學生拿著其中一張去找另一張。一學生說:“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誰是我的好朋友。”與其他學生的卡片對上了就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錯了就說:“錯錯錯,趕快去找好朋友。”2.逛超市。教師讓學生把搜集到的標有漢字的商標、廣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學生分組去的柜臺逛,比比誰的收獲多。游戲要求學生能正確讀出桌上的識字材料,這個游戲檢查了學生的課外識字情況,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3.猜猜猜。讓學生看動作猜詞語,看口型猜字母,講故事猜謎語等。
三、把握時機提問,增強提問的針對性
課堂提問要把握住提問的時機,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說明了提問把握住時機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要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把握提問時機。如果提問早于恰當時機,學生會因為準備不充分,出現啟而不發的現象;如果提問晚于恰當時機,解決了問題,提問也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要想把握住提問的時機,就要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和教學內容,把握住提問的恰當時機,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比如講授《春江晚景》這首詩時,有學生根據文中注釋,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河豚要浮上水面,那不是成了死魚了嗎?這個問題如果教師沒有提前預想到,要隨機應變給出恰當的理由,有一定的難度。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借此問題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提問:這首詩是題畫詩,那它的內容是緊扣畫面的,大家想想畫面上究竟有沒有海豚呢?這個問題能啟發學生想象,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經過熱烈的討論,學生一致認為畫面上沒有必要顯現出海豚,這一句體現出了蘇軾題畫詩的核心所在。這樣創設問題,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興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提倡賞識教育,充滿個性化的表揚
鼓勵性語言猶如揚帆的勁風,又像汽車的馬達,它是人前進的內在動力。課堂上適時適度的表揚、鼓勵往往會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活躍,讓學生有如沐春風之感。課堂不只是一個學生來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一個師生共同成長的地方。在這個追求個性的時代里,課堂需要個性,學生需要個性,同樣教師也需要個性,因此,鼓勵學生的語言更需要個性化,才能發揮其功效。正如特級教師孫雙金所說:“我上課時口袋里總是裝滿了高帽子,給學生戴高帽子,真心實意地表揚學生、贊美學生,學生會給你意外的驚喜和回報。”而這個回報不僅是學生一次精彩的回答,一次優秀的成績,同樣也是我們磨練自己課堂語言藝術和提高教學道德的重要途徑。所以,讓課堂充滿富有個性的表揚,充滿激情的鼓勵,會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熱”起來。
五、創設懸念引發課堂氣氛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愿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惟恐一發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在聽話的聽教師講課,整節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于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總之,營造良好語文課堂氛圍的方法有很多,還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去發現和總結,相信這樣的教學能把孩子們引入語文學習的自由天地,讓他們快樂地邀游在語文知識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