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網絡技術實現了飛躍性的發展。在圖書領域,對于書籍的收集、分類管理、借閱形式、編目、查詢功能以及保管工作都產生的極大的影響,使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文主要分析了網絡技術對高校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產生的影響,探討了它給高校圖書資料管理帶來的發展機遇以及需要應對的挑戰,有針對性地提出促進高校圖書資料管理與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網絡時代;高校;圖書資料管理;建設
在現代大學的組織結構中,圖書館發揮著核心的作用。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網絡時代,做好圖書資料的管理與建設,有利于高校教學的積極開展,更好推動學校的科研工作,為學科更好發展提高良好的前提,同時,也很大程度上加快了高校信息化發展速度,提高高校的現代化水平。科技的進步使得高校圖書館領域實現了信息化和數字化管理,傳統的管理方式逐漸被替代,圖書資料管理逐漸走向網絡化。在當今的網絡時代,圖書資料的管理突破了收藏、分類等項目,需要抓住時代機遇,實現高校圖書資料管理與建設的更高層次的跨越式進步。
一、網絡信息對高校圖書資料管理和建設產生的巨大影響
(一)圖書館的藏書量增多,種類更加豐富
在傳統的圖書資料中,實物型比較多,但是,當前網絡信息型成為新的發展趨勢,與實物型共同存在于圖書館中,二者都成為圖書館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讀者來說,信息形式的存在,為其拓展了選擇的范圍。網上資源、電子報紙等類型的存在,使得讀者能夠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海量信息。而電子文獻的優勢是儲存量大、便于遠程操作、方便存取,受到了圖書館和讀者的廣泛關注。電子文獻的飛速發展,數量的大幅度增加,使得紙質文獻復本在減少,在未來,電子文獻將成為館藏的主要發展趨勢。
(二)資源共享的優勢明顯,實現經費支出的降低
在網絡時代,數字圖書館的顯著特點就是使得資源共享的優勢更加明顯,也為實力較弱的圖書館提供發展機會。網絡技術的運用和數字圖書館的出現,使得圖書館能夠集中自身優勢,進行特色建設,滿足不同讀者對信息資源的需求,實現互補性發展。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資源擁有者和使用者的界限模糊,充分實現資源的共享,體現公共特征,這就很大程度上實現時間和資金成本的降低,提高使用率。
(三)促進管理和流通方式的轉變
對于傳統圖書借閱方式,網絡時代的數字圖書館在時間上是全天候,讀者在計算機終端進行自助式操作,程序更加簡單和便捷,沒有時空的限制。只要進入圖書館網絡系統,就能夠進行資料的查詢、下載和編輯。也就是說,圖書資料的借閱方式呈現多樣性,體現網絡技術對圖書流通管理的影響。
(四)促進資料檢索形式的創新
在信息網絡時代,文獻檢索成為文獻管理的重要工作。在傳統的檢索過程中,只需輸入相關的關鍵詞即可,但是在網絡時代,要具備良好的信息基本能力,了解信息知識,否則就會落后于信息時代。利用網絡工具,實現與系統檢索形式的結合。
二、網絡時代高校圖書資料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呈現網絡化的特點
在傳統的圖書資料中,資料收集采取手工方式進行購買、分類和整理。而現代網絡時代,采取網絡操作的形式,手工成為輔助。網絡時代,圖書資料以數據信息的形式存在,需要提供網絡應用水平來提升管理效率。
(二)資料的使用價值呈現共享的特點
網絡圖書資料以數據信息形式存在,處于網絡環境中。資料能夠無限使用,避免供不應求現象。也就是說,網絡上的信息資源能夠高度共享。
(三)采取開放性的資料管理模式
在信息發展的時代,圖書資料管理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彰顯開放、主動和多樣性的特征,突破了傳統的束縛。對于網絡信息,其自身特點就是開放,借助校園網絡,對圖書的收集、組織和管理進行輻射開放式的管理,這是網絡時代圖書管理的根本要求。利用網絡,拓展讀者閱讀領域,滿足讀者對于開放性的需求,保證信息資源的廣泛性,這是網絡時代對圖書資料管理的時代要求。
三、如何加強高校圖書資料管理網絡化建設
(一)在政策上支持高校圖書資料管理工作
對于高校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網絡化,需要學校的高度重視。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圖書館成為高校信息化的支柱。這就要求高校要改變觀念,在資金和人力上給予支持和幫助,為網絡化的圖書資料管理提供堅實基礎。
(二)增強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素養
專業技能的提升是圖書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具有堅實的基礎,網絡信息操作才能有效促進圖書管理的網絡化。在網絡時代,圖書管理的核心為計算機網絡,同時還包含光盤、通信等技術,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檢索服務、資源導航、信息傳遞等服務,處理方式上集合了遠程、開速檢索等處理形式,這就要求管理員既要擁有豐富的圖書館基礎知識,又要熟練操作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多媒體等多項技術。為此,要重視對圖書管理人員的培養,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千方百計提高其專業素質,尤其是信息的處理和運用能力,在根本上適應和促進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
(三)實現對資源的合理配置
當前,圖書館的管理呈現網絡化和信息化的特征,資源高度共享。因此,要對其進行合理開發和配置。但是,信息資源呈現動態化的過程,個性十足,圖書館必須立足自身,對動態信息進行處理,實現其有效性的特征。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有利于高校建立彰顯自身優勢的信息資源網絡。
(四)促進管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
當前,很多高校圖書館都建立了彰顯自身優勢的文獻數據庫,但是缺乏統一的標準,使得系統管理呈現無章的狀態,標準各異,阻礙了信息資源網絡化的順利發展。因此,必須促進圖書文獻資料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現代化的管理必定是高校圖書資料管理和建設的必然發展趨勢。
四、結語
綜上,網絡的發展促使數字圖書成為發展方向,需要對網絡時代圖書館的特點進行詳盡的了解,正視網絡信息對傳統圖書管理和建設工作產生的影響,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促進網絡時代圖書資料管理和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為我國數字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沈茜茜.論網絡時代高校圖書資料的管理[J].文教資料,2011(10):191-193
[2]張俊平.網絡環境下圖書資料的管理與建設[J].參花(下),2013(09):116-117
[3]代秋菊.我國高校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建設初探[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1):15-16+22
作者簡介:陳芳,女,出生于(1985年10月—),甘肅人,初級職稱,研究方向為圖書資料管理,現任職于青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