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由于古建筑修繕中不僅具有建設周期長的特點,更具有施工中不可預見因素多、變更多的特殊性,這決定了古建筑修繕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復雜性。提出在建設前期應詳盡考察古建筑史料,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在建設期應細致勘察古建筑現場,編制設計文件,嚴格控制工程變更;在使用期應嚴格控制維護保修費用;從而達到總造價最小化的目的。
關鍵詞:古建筑修繕;造價;全生命周期;控制;管理
古建筑修繕工程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就是在古建筑修繕中可以計算工程項目整個服務期的所有成本(以貨幣值),直接的、間接的、社會的、環境的等等,以確定設計方案的一種技術方法。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是一種實現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設前期、建設期和使用期等階段總造價最小化的方法。
我國是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國家,各地都擁有數量眾多的古建筑。古建筑之所以寶貴,除了它們是用金錢和血汗堆成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們是歷史的遺存,主要包括歷史、藝術、科學三方面的價值。近年來,各地政府都十分重視對古建筑的保護和修繕工作。古建筑修繕工程不同于一般新建或改擴建的工業和民用建筑項目,它是在原古跡的基礎上,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相關文獻為依據,對古建筑實施保護修繕。由于古建筑修繕中不僅具有建設周期長的特點,更具有施工中不可預見因素多、變更多的特殊性,這決定了古建筑修繕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復雜性。
一、古建筑修繕在建設前期的造價管理
在建設前期,應詳盡考察古建筑史料,合理確定建設規模,為古建筑的修繕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與一般工程項目不同,古建筑修繕項目的建設地點是原有古跡,建設規模是以原始材料的文獻為依據的,它的建設目的不是單純的財務上經濟指標,而是側重于社會效益,意義在于保存和體現古建筑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因此,在決策階段,首先要著重于史料的考證,論證其是否具有保存和修復的意義,辨清真偽,確定哪些需要修復,哪些不值得修復,從而確定規劃方案和建設規模。其次,要合理確定建筑修繕標準。古建筑修繕方法的合理性決定著修繕的質量,即修繕后古建筑自身價值是否得到保護和發展,是否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而不僅僅是修舊如舊或煥然一新,這一點對控制工程造價尤為重要。第三,要根據建筑規模和修繕措施合理編制投資估算,充分考慮修繕工程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及不利因素,使投資基本上符合實際并留有余地。
二、古建筑修繕在建設期的造價管理
在建設期,應細致勘察古建筑現場,編制設計文件,嚴格控制工程變更,為古建筑的設計、修繕投資得到有效控制。
(一)古建筑修繕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
當古建筑修繕工程經過可行性研究并批準立項后,隨后的設計工作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建設質量和造價。據估計,設計費一般相當于工程費用1% 以下,而正是這1% 的費用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度占75%以上。由此可見,設計質量對整個工程的效益是至關重要的。因古建筑修繕工程涉及面廣,設計人員必須具有豐富的經驗,本著對傳承和發揚古建筑價值強烈的責任感,做好古建筑遺跡的踏勘調查工作,研究古建筑的歷史,努力發掘與之相關的歷史信息,盡可能了解古建筑的原始資料,同時,通過現場實地勘察,必要時進行檢測,掌握工程第一手資料,通過所拍攝照片,記錄現狀殘破狀況、安全情況,并說明損壞程度等。值得注意的是:設計階段往往受條件所限,難以充分掌握古建筑所有資料,有的只能是表面情況,因而要盡早創造條件,在施工單位進場后再進行勘察,這時設計單位必須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只有在充分掌握古建筑的歷史和現狀資料后,才能編制出理的設計方案,準確的編制出設計概算和施工圖預算,真正將設計概算控制在投資估算之下。
(二)古建筑修繕實施階段的造價管理
古建筑修繕工程施工圖設計完成后,如何將工程造價控制在設計概算范圍內,工程招投標、施工和結算階段的造價管理至關重要。在招標過程之前,造價工程師仔細審閱修繕項目圖紙,對整個建筑群的木結構進行詳細、徹底的檢查,進行詳細記錄,并拍照片作修復、保存依據,盡可能減少工程實施過程中的設計變更和中標單位以后的索賠機會。對修繕內容中不理解的、疑問內容,進行詢標。在評標過程中,要求造價工程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和實際工作經驗,協助評標專家仔細分析各投標單位的商務標,防止低價中標、高價索賠和不平衡報價的情況出現。由于性能更先進、對文物腐蝕更小的新材料新工藝不斷出現,招標階段造價工程師還要積極鼓勵中標單位從專業角度出發提出各種合理化建議,控制總體造價。
古建筑一般的破壞因素主要是人為破壞和自然破壞。人為破壞主要集中在建筑木裝飾上,自然破壞主要體現在部分木構架的蟲蛀朽爛等。在工程中造價工程師要搜集當地歷史資料,詳細論證修繕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應從組織、經濟、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全面掌握日常施工現場人、材、機投入情況和進度、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情況,并建檔備查。古建筑材料管理過程中要做到采購有計劃,價格依市場,消耗有定額,回收有章法。古建筑構件在拆卸過程中,為避免混亂及安裝差錯,需對所有構件進行編號,包括繪制編號草圖,填寫構件登記表,在構件表面進行標注等有關工序。對進場的各種材料,由造價工程師認真檢查,與材料的型號、規格、數量、質量標準核對無誤后,填寫材料入庫單。為加強監督作用,入庫單上必須有兩人以上簽字方為有效。造價工程師并且掌握“先進先出,推陳儲新”的原則,使材料不缺損,不浪費,防止無效消耗。在工程中,科學管理,基本做到不浪費。
三、古建筑在試用期的造價管理
在使用期,應嚴格控制維護保修費用,使維護保修費用最低。
竣工結算時,實行工程結算復審和尾款結算會簽制度,經多級審核后,以最后定案的結算作為財務進行修繕工程尾款結算的依據。
古建筑修繕工程大多為手工操作,工序復雜,技術性強,造價管理雖然復雜,只要做到在前期決策階段詳盡考察古建筑史料,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在設計階段細致勘察古建筑現場,細致編制設計圖紙,在實施階段加強設計與施工的聯系,嚴格控制工程變更,這樣才能達到總造價最小化的目的。
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程序圖。
全生命周期造價管理工作內容圖。
【參考文獻】
[1]苗春生,張獻梅.古建筑修繕工程施工的經濟評價[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2)
[2]許鳳麗,張國慶.淺談工程造價咨詢企業參與全過程造價管理[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5卷)[C].2011年
[3]王子寧,胡小果.加強建筑安裝工程造價之管理[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4卷)[C].2010年
作者簡介:曾澄波,1972,10,廣州城建職業學院;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