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數字時代的來臨,有關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也眾說紛紜,電腦、電視、手機乃至傳統的空調電冰箱都在進行著數字化網絡化的革新,當然要說變革發展最快的當屬手機的普及了,它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通訊工具,人們拿它在通話的同時,對其延伸功能的應用也不斷地提高,其中手機攝影就是當今時代人們對其賦予的一種新的功能意義,依托網絡的應用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上傳分享拍攝的圖片,而本文則主要分析論述的是手機攝影帶來便利的同時所造成的一些弊端及如何去解決這些影響。
關鍵詞:手機;手機攝影;解決方式
近年來,我國對計算機網絡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手機已逐漸成為替代傳統電腦的一個上網的工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人手一臺智能手機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所謂智能手機就是指擁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可以由用戶自行地去安裝軟件工具,從而來不斷擴充手機的功能并可以通過移動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的接入的這樣一類的手機。
一、手機攝影的發展
(一)手機攝影的誕生及發展。盡管我們所使用手機拍攝照片是近幾年才流行發展起來的,但實際上世界上第一款裝有內置攝像頭的手機是在2000年由日本夏普公司發明的裝有10萬像素攝像頭,07年諾基亞公司更是推出搭配500萬攝像頭的N95,并支持3G網絡和GPRS。至此,以諾基亞為主的手機拍照的第一次革命算是推向高潮。而拍照手機的第二次革命可以推溯到以蘋果公司的iPhone4所搭配的500萬攝像頭為起點,原因是IOS系統和安卓系統的井噴式增長和各類手機軟件應用的發展。而蘋果公司在2014年所發布的最新款iPhone6手機,盡管它的設計追求達到了使智能手機更輕薄更便利,不斷地進行主板面積的壓縮速度的提升,為了實現更高的拍攝質量,其并沒有使得攝像頭的厚度得以壓縮,使手機的背部攝像頭位置上有所凸起,從設計的角度來看或許是一個不完美之處,但為了達到更高的拍攝質量,滿足消費者的使用目的,不得以而為之。所以可以看出手機攝影正逐漸成為人們使用手機的一項主要的功能,而手機生產廠家也已注意到這點,從而將重心有所轉移。
(二)當今時代下手機攝影的應用。與手機攝影剛剛誕生不同的是由于當今互聯網時代發展相對成熟,所生活的時代也已由傳統的文字時代逐漸轉變為一個讀圖時代,各類社交平臺都提供了人們進行上傳手機拍圖的功能,手機攝影出現了即拍即傳的特點,這也便于了人們去分享自己身邊的奇聞異事。而伴隨著網絡上傳分享圖片的發展,人們也已不滿足于手機拍攝后的直接上傳,有時為了達到一些目的,通過智能手機的拓展性去下載一些類似于電腦Photoshop的后期修圖軟件來進行二次創作,由此也帶來了一大批手機攝影的修圖處理軟件的誕生,它們的研發也是伴隨著手機攝影的發展而出現的。除去拍攝圖片進行網絡上傳外,如今越來越多的各大攝影比賽都開始接受來自手機拍攝的照片,并單獨設立手機攝影單元。
二、弊端分析及解決辦法
(一)缺乏自律和監管機制。如今有些人拍攝后為了使自己的照片可以達到最大的傳播效果,利用手機在多平臺不同方式進行上傳發布,這樣就做很容易侵犯到他人的肖像權和隱私權,雖說此類事情在之前的攝影作品中就已不是鮮有之事,但在便利性更高的手機攝影中出現的類似問題則更多。為了增加點擊量,擴大影響編寫制造危言聳聽的圖片描述,觀眾首先會看到標題然后點開圖片,由于之前的文字已在腦海中形成印象,因此這樣勢必會對圖片的真實程度造成影響。對此無論是拍攝者還是作為圖片發布的網絡平臺,都應該樹立一個求真的態度,國家也應該建立健全圖片審核的機制,盡管如今以微博為首的網絡平臺開設了敏感詞匯圖片審核制度,但除去傳統的暴力色情極端圖片外,一些對人們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危害社會安定的圖片依舊存在,因此,作為首先拍攝照片的動作發出者,拍攝者在利用手機攝影的便利性的同時要設身處地地去考慮拍攝的圖片在網絡上所給他人和自己造成何種影響,而作為網絡平臺或國家監管部門也應該真正地去認真審核發布的圖片,尤其是手機所拍攝的圖片,完善健全一個手機即拍即發的上傳標準。
(二)圖片版權歸屬不一。一提到版權問題,無論是對出版單位還是發行的個人而言都是一個很棘手的困擾方面。無論是早期網絡圖片分享平臺Instagram還是如今的微博微信,用戶在注冊后便可使用手機拍攝后直接上傳,但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分享平臺要求的是實名制注冊,人們大都在網絡上使用的也都是網名,雖然這是互聯網交際圈的一大特點,但對于拍攝者而言,上傳的照片經過多次轉載便很容易造成拍攝作者身份不清的現象,就造成了由于作者不詳無法刊登或過分利用圖片爭奪版權的的現象。針對此情況,雖說無實名化是如今網絡時代下交際圈的特點,但針對于優秀的好的手機攝影圖片的傳播,研發單位卻可以按照攝影的分類,建立一個手機拍攝上傳的實名分享平臺,這樣對于手機圖片的拍攝者或者新聞出版單位而言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手機攝影的愛好者可以在這平臺上通過分享照片從而結交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出版單位則可以通過此平臺發掘優秀的新聞圖片。
(三)對傳統新聞記者造成影響。在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發布的新聞點都是人們上傳到網絡平臺上經過多次轉載傳閱涌現出來的,因此對于傳統的紙質平面媒體所帶來的影響就越來越大。許多新聞圖片的拍攝者往往都是普通民眾,由于其可能當時就身處在新聞的發生點,便利用手機攝影這一即拍即發的特性進行了發布從而錄用刊登,尤其是突發性的新聞。但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這對于新聞記者的職業造成了影響。對此,并不是要去反駁人們拿手機拍照片的行為,恰恰可以利用這一特點,使大家可以變成草根記者,專業的記者必定是經歷過專業性培養的,無論是圖片拍攝功底還是文字功底都要比普通百姓技高一籌,而報社可以形成一種簽約機制,發掘優秀的手機攝影民眾成為草根記者,完成新聞圖片的前期拍攝工作,從而不錯過每一個好的新聞點。
三、結語
因此,對于伴隨著科技進步而逐漸提高逐漸發展起來的手機攝影,在享受其所給人們帶來體驗生活記錄生活分享生活的同時,我們也要清晰的認識到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被關注,利用手機攝影在互聯網平臺分享照片雖已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但我們要從一個正確的角度出發,去分析享受方便的同時所造成的影響,尤其是不好的,需要人們去警惕注意的。
【參考文獻】
[1]盛希貴.數字化時代新聞攝影實踐面臨的挑戰[D].國際新聞界,2006
[2]樸新章.用網絡圖片庫促進媒體對圖片的應用[J].新聞知識,2005(11):67-69
[3]吳長偉,陳芳.新媒體價值鏈透視[J].中國記者,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