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推動“雙師型”和“技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到企業鍛煉有著重大的意義和作用。不但給教師的平淡生活增加了一筆色彩,而且在實踐中學習到新知識,增強了實際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將收集到的教學案例,引入到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是對教師的一種歷練,一種提升,是人生寶貴的財富。
關鍵詞:必要性;更新知識;競爭力
一、企業鍛煉的意義:
職業教育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師下企業鍛煉是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師技能和保證教育質量的重要環節。
1.教師下企業鍛煉,能及時更新知識、掌握最新技術和工藝,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有利于學校人才的培養,促進師資隊伍建設。
2.教師通過實踐在教學中及時把握社會實踐的熱點、難點,在授課時理論聯系實際,注重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培養學生較強的動手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水平,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3.可以收集企業員工素質狀況、對人才的要求、畢業生在企業的適應狀況、本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教學案例等大量信息,給學校進行專業結構調整和人才培養方向提供依據,使教學與行業與時俱進。同時還增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擴大了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利于學校的發展。
二、企業鍛煉的目的
1.了解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多數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是更深層次的,但不能深度了解財會專業未來的發展和企業對畢業生的應聘條件,不能把握社會對財務人員需求的風向標,因此通過親身體驗,洞察最前沿的社會信息。
2.通過實踐不同的會計崗位,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里,收集更多的資料和案例,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可以在授課時將案例展示給學生,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體會到實際工作的難易程度,從中感悟到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學習熱情,同時感受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以促進自身的綜合素質。
3.增強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個人綜合素質。比較教學中與企業實際操作的不同,讓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前對新事物、新知識有所掌握,以便在就業前做好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增強社會競爭力。
三、企業鍛煉的必要性
一些國外的職業院校,招聘教師都要求具有長時間的企業實踐經歷和經驗,才能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行合一。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的規定,職校教師必須深入企業實踐,目的是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切實有效的提高教師隊伍雙師素質。而現在大多數職業院校的教師,是應屆畢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直接從事教育工作,雖然掌握了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但在實踐方面經驗是不全面的。然而教師深入企業實踐的現狀并不令人滿意。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和\"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都要求職校教師必須深入企業實踐。
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質量,就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必須先造就出合格的教師。盡管每個老師都接受了高等教育,總結并掌握各自的教學經驗,然而缺乏實踐是多數教師的不足。比如說會計專業其中的稅收知識,教師大都講授理論知識以及各個稅種的計算,對于報稅知識方面也只是填寫幾張稅費表,不能模擬出現實中實際的操作過程。再有工資核算方面,盡管都知道有“五險一金”但授課時幾乎不會提到這個,只是參照稅率表進行簡單的計算等等。如果教師有在企業鍛煉的經歷,講課就會游刃有余,學生將來進入社會也得心應手。
四、結語
1.增強會計基本技能訓練。深刻感受到書本知識與實際工作需求存在差距,認識到僅僅掌握理論知識是不足以立足的,今后的教學要更貼近現實,同時準備更多的實際操作練習,如憑證的填寫與審核;發票的購買與開具;盤點盈虧的處理等,增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鼓勵學生多參加技能競賽并考取會計相關證書,最大程度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2.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采用情景法、案例法、討論法等不同的教學方法,將收集的資料和拍攝的照片,作為實際、生動的素材,豐富教學資源,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既開闊了眼界,又拓寬了思路。讓學生對每一堂課的知識都最大程度的消化、吸收。同時在教學中不斷引入新知識、新政策,使書本和現實緊密結合。財經法規在不斷地更新,不斷地完善,正如2012年8月1日全國實施的“營改增”政策,將現代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納入了改革范疇,在教學中對政策的解讀以及新舊政策的變化,也應該涉及到。讓學生了解時事,把握新政策,增強社會競爭力。
3.提高計算機操作能力。會計工作有大量的數字信息,因此時時處處都會運用到計算機,撰寫審計報告用到Word文檔,編財務報表、計算稅費用到Excel表格,會計電算化更離不開計算機的使用。增強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勢在必行。
4.加強技能訓練的同時,更注重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無論與領導還是同事,都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溝通尤為關鍵。因此在課堂上,適時鍛煉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設置情景,讓學生親身參與、互相配合完成某一項工作,增強團隊意識。
5.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培養嚴謹的工作態度。會計工作有其特殊性,作為會計人員一定要把握好自己辦事的尺度。朱镕基同志曾經講過“不做假賬”,這四個字代表了他對整個會計界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希望。老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因此傳授知識給學生的同時更要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修養。會計也是一門很精準的工作,是靠一個個數字、一筆筆賬目來反應問題的,所以要培養嚴謹細致、踏實努力的工作態度。
【參考文獻】
[1]李一平.頂崗實習報告,2012
[2]甘湘麗.青年教師企業實踐總結[J].職教論壇,2013(05)
[3]岳云霞.淺談高校教師到企業頂崗實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