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外匯局西藏自治區分局 編輯/丁小珊
外匯管理支持西藏“一帶一路”建設
文/外匯局西藏自治區分局 編輯/丁小珊
“一帶一路”戰略在西藏的實施需要貿易、投資領域發展的長期支撐。但是,目前西藏對外貿易和投資領域發展在較大程度上仍受到一些內部及外部瓶頸制約。鑒此,在支持西藏“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外匯管理需要把握“寓服務于管理中”的原則,并著重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進簡政放權,提升西藏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一是鞏固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成效,結合西藏企業實際,適度放寬A類企業評級標準,從而提高西藏外貿企業的信譽度,充分釋放貨物貿易外匯管理的改革紅利;二是以貨物貿易分類管理為基礎,結合西藏邊境貿易發展的現狀及特點,制定邊貿企業差異化管理措施,爭取為邊貿企業經營創造便利條件;三是簡化和改進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流程,實行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意愿結匯管理,為“引進來”和“走出去”企業的跨境投資經營及資金運作提供便利。
第二,突出地區特色,加強外匯管理政策支持。一是落實適當延長西藏貨物貿易企業提交現場核查報告時限的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違規風險,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二是從支持西藏“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的角度出發,以發展的眼光和前瞻的態度,探索“十三五”期間特殊優惠外匯管理政策需求;三是充分運用西藏地區的短期外債余額指標,全力支持西藏中資外貿企業利用境外資源拓寬企業融資渠道,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第三,創新服務手段,提升外匯管理服務的層次和水平。一是以主體管理為切入點,為西藏自治區重點支持行業、重點扶持企業建立對接服務平臺,提供個性化的外匯政策服務,從而推動重點支持行業的發展,幫助重點扶持企業擴大經營規模;二是配合我國政府增開印度香客朝圣路線的工作,指導日喀則外匯管理部門與商業銀行有序開展相關外匯業務,確保外匯服務及時到位;三是加大對中國銀行的尼泊爾幣掛牌業務的指導,引導口岸地區貨幣有序流通,推進中尼雙邊貿易本幣結算進程;四是適時組織開展商業銀行與涉外企業的金融產品對接活動,引導商業銀行發揮專業優勢,在貿易融資、跨境結算和匯率避險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第四,立足發展需求,加強對外匯市場的培育力度。一是緊密結合自治區政府口岸建設工作的部署與進度,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商業銀行在口岸地區辦理外匯業務,推進邊境口岸外匯市場服務體系的建設;二是推動商業銀行在尼泊爾開立分支機構,突破西藏企業境外金融服務瓶頸;三是鼓勵和引導商業銀行突破傳統外匯金融結算手段,逐步向融資、避險等多元化性質轉變,并通過提升銀行服務的手段和質量,提高企業的資金運作能力,促進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
第五,防范資金風險,維護外匯市場穩定。一是完善以非現場監管和事后管理為主要手段的外匯管理模式,依托各業務和監測系統對各類外匯業務數據進行持續監測,并加強外匯局與商務、海關、稅務等政府職能部門間的聯合監管,有效防控異常跨境資金流動風險;二是穩步開展外匯檢查工作,結合轄內外匯業務實際,有側重地對銀行和企業的外匯業務合規性開展檢查,提高防范異常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六,加強宣傳培訓,暢通外匯管理政策傳導渠道。一是準確把握宣傳口徑,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加強對藏漢雙語外匯管理政策的宣傳力度;同時,進一步提升外匯管理政策的透明度,使廣大涉匯主體在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的基礎上,能最大程度地享受到外匯管理政策的便利。二是配合外匯管理政策改革工作,及時對銀行和企業開展政策培訓和技術指導,確保外匯管理新舊政策的有序銜接,提升銀行的服務能力和企業自主經營能力。
第七,主動溝通協作,發揮與相關職能部門的聯動效力。“一帶一路”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僅從涉外經濟發展角度而言,就會涉及到金融、商務、海關、稅務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外匯管理部門應立足履職需要,主動“走出去”,加強與其他職能部門間的溝通與協作,并建立相應的合作機制與平臺,充分發揮外匯管理與各部門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聯動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