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勇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4)
施工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企業,對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然而,施工企業現如今都面臨著管理層級多、管理方式粗放、施工人員素質較低、成本管理薄弱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施工企業的快速發展。強化內部審計是保證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真實性的有效手段,也是讓內部審計更好的發揮評價、監督、服務職能的方法。
施工企業的最大特點就是流動性大。施工的地點隨著施工項目的變化而變化,而施工中所用到的機械設備和施工人員也需要隨施工項目的不同而進行轉移。人員、機械設備等往往不是在一個工地,而是在不同地區的承包工程項目間進行區域性流動作業,或者是同一工地不同單位工程之間進行來回移動施工。
施工企業的項目往往是鐵路道路、房屋建筑施工等,一般來說綜合性強、規模大、結構復雜眾多,施工周期都比較長,幾個月的時間是很難完工的,都要跨年度,有的大項目甚至需要幾年。同時,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其消耗的社會勞動量遠超普通工業行業。
施工企業基本都是在露天進行作業的,有的甚至在高海拔、惡劣氣候的環境下進行,這就決定了施工企業的工程進度和實施極易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一旦出現連續雨水天氣、地震、泥石流等,施工項目的進程就會受到阻礙,項目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這也給施工企業實現其經營目標帶來諸多不利的困難和挑戰。
內部控制是根據企業戰略目標制定的,因此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企業進行戰略化的管理,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行,提高企業的競爭水平,從而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讓企業的軟實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內部控制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它涉及到企業的各個部門,諸如采購的控制、現金收支的控制、入庫出庫的控制、生產的控制等等,需要各部門的協同參加,相互配合。因此,內部控制的存在能夠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對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實施有效的監督。
內部控制的存在可以提高企業防范風險的能力。內部控制就是為了防止、發現并糾正企業中存在的舞弊、錯報等現象,將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降到盡可能低的水平,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內部控制加強對企業各項資產的監督管理,既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率,又減少了各項成本支出。
內控環境是內部控制得到有效執行和貫徹的保障,然而,現階段施工企業普遍缺乏對內部控制環境的構建。一方面,企業缺乏對內部控制的關注。“重施工技術、輕經營管理”的思想在許多施工企業當中普遍存在。很多企業片面的理解內部控制的涵義,內控意識淡薄,思想觀念落后,不利于內部控制制度的開展和實施。另一方面,缺乏合理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人是內控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對人力資源的規劃和管理,是內控環境得以實施的保障。對于施工企業來說,項目經理是一個項目中極為重要的職位。項目經理不僅要有專業的基礎知識,還要有靈活應變的能力,及時的解決施工現場隨時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但是,目前施工企業項目經理在選拔和考察的制度上存在缺陷,項目經理的隊伍建設存在漏洞,有時提拔上來的項目經理不具備資質,導致用人不合理,對企業的控制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
如前文中所提到的,施工企業周期長、受環境影響大、工程不確定性強、投資金額大等,這就決定了施工企業的高風險性,尤其是較大的財務風險。但是,施工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并不強,缺乏對未來風險的前瞻性和敏感度。以工程施工這個面臨風險最集中的環節為例,從開始施工到最后竣工的每個環節當中都存在著風險,比如項目能否如期竣工,發生的實際成本是否會超出預算,資金能否正常周轉,是否會有無法預知到的情況發生。由于這些風險伴隨在企業經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一旦上述的風險發生,輕則阻礙工程的正常進度,使得工期拖延,重則給企業的資金周轉帶來嚴重的困難,甚至會使企業面臨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
一方面,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現階段絕大多數的施工企業都未能設立專門的內部控制部門,這也就意味著企業在內控各項細節的制定上未能做到有效的統一,基本上是分派下去由各個部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而制定。由于每個部門的經營范圍不同,他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及具體的控制活動均不同,這就使得不同部門制定的內控差異性大,內控制度混亂不統一。更嚴重的是,各部門在制定內控制度的時候,由于不存在具體的約束,為了自身便于執行,在內控的具體環境上存在大量的缺陷,導致內控不能發揮應有的控制效用。另一方面,內控的執行力度有待加強。在施工企業中,內控制度不過就是“印在紙上、掛在墻上”的條條款款,并沒有滲透到企業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內控的執行力度并不強。有的施工企業雖然制訂了較為嚴密的內控制度,但是并未真正的貫徹實施,或者是在實施過程中刻板地照搬條款,未能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對內控制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內控制度的執行缺乏靈活性。
施工企業信息溝通的不暢主要存在于不同的職能部門之間和上下級之間。在職能部門之間,一個施工項目不再像以前那樣僅需幾個部門參與即可,而是需要多個職能部門之間的分工與合作。但是各職能部門之間缺乏相互溝通,導致信息傳遞的不及時,各部門之間資源共享能力較差,導致管理成本的大量浪費。而在上下級之間,由于施工項目的地點分布全國各地,項目部隨著施工地點變化而不斷遷移,這就使得施工企業與各工程項目部之間都有較遠的距離,上下級溝通主要依靠通訊手段,到現場進行實地的審計受到時間、人力等各方面的限制,信息的溝通不能保證時效性和準確性。
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是一項復雜、全面的工程,需要施工企業內部全體人員的共同參與、共同努力。首先,在項目經理的選拔和任命上,既要考察經理的專業技術知識,也要選拔具有領導才能、全局意識的人員,可以應變突發事件,做好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溝通、組織和協調,同時在思想上要有內部控制的意識,在項目內部營造出良好的氛圍,建立和實施起與項目相匹配的內部控制制度。其次,企業應當加強對各個項目的監督。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定期對下屬各個施工項目的成本實施情況進行審核,做好監督的工作。最后,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比如,企業應制定詳細的間接費用控制制度,在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的前提下,降低項目成本。
施工企業作為高風險、風險頻發的行業,做好對風險的防范工作是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加強對風險的預測極為重要。在一項工程開始之前,企業應當根據以往的經驗并且結合此次項目的實際情況,對工程的整個過程進行風險評估,對極易發現重大錯報以及舞弊的地方進行重點的防范和監督,比如對存貨的管理、材料的采購、現金的結算這些舞弊頻發的地方進行重點的防范。另一方面,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只對風險進行評估,而不制定必要的防范措施是無法控制風險的。根據企業事先預測出項目中存在的風險,針對內控的薄弱環節加強控制、監督和信息溝通,彌補內控的缺陷和不足。如果企業自身能力有限,必要的時候可以聘請專家提供完善內控的意見。
控制活動作為內控的五要素之一,是內控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優化內部控制的活動應當做到以下的幾點:第一,做好預算工作。對施工企業來說,收入、成本、費用、庫存商品等科目是極易發生舞弊或者錯報的科目,因此,企業在編制下一年度預算報表的時候,應當對這些重點科目進行認真的分析,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使得預算能真正的起到控制的作用,避免預算形同虛設。第二,做好控制活動的全程監督。現如今大部分的施工企業都僅僅在項目結算的時候或者剛開始的時候進行內控,而在中間施工的環節對內控放松了要求。企業應當充分認識到內控的重要性,認識到任何一個時間點、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都會給內控的執行效率帶來嚴重的損壞,內控不應當只放在口頭上,應當付諸于行動,貫穿于施工過程的每個環節。第三,做好監督控制。監督是內控能否得到有效執行的重要保障。加強對施工成本、材料采購、人力資源成本、工程物資的管理,對各項費用的發生情況以及剩余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防止財務舞弊現象的發生。
溝通平臺的建立是確保會計信息及時性和準確性的保障,是施工企業工作的重點。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電子信息化的優勢越來越凸顯,施工企業應當跟上時代的步伐,加快建立和完善電子信息溝通平臺。電子信息溝通平臺的建立不僅能提高企業搜尋所需信息的速度,還能大大提高處理有效信息的效率,從根本上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其次,電子信息技術獨有的授權功能可以消除人為操縱因素,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防止財務造假行為的發生,有利于企業內部控制的貫徹和實施。除此之外,電子信息溝通平臺可以將施工企業有效的連成一個整體,促進各部門之間的溝通。
施工企業承載著國家實現資產投資的重要任務,因此研究施工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的施工企業內部控制仍處于起步階段,內控仍然存在著許多的缺陷,只有不斷的提高內控的有效性,才能實現工程目標,降低施工風險,保證施工項目內部控制的有效實行。
[1]段廣峰.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分析.會計師,2014,09.
[2]李國華;劉鍇.淺析施工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價.財政監督,2014,05.
[3]黃仕嫻.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及其評價.現代經濟信息,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