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方
(新疆天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63)
隨著基于網絡等新興技術的的迅猛發展,傳統銀行業務模式受到重大挑戰,電子渠道、網上銀行交易結算替代率日益提高。印證這些變化的,一是前海微眾銀行網絡貸款的成功發放;二是2014年商業銀行離柜交易率達67.88%;三是2014年中國工商銀行減少12000余名柜員,占柜員人數的10%,普通營業網點與功能分區營業網點分別減少128個與49個,這是國有商業銀行第一次在物理網點上出現負增長,給銀行網點轉型帶來了新的啟示。
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利率市場化提速推進、存款保險制度正式實施、互聯網金融興盛、金融脫媒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開始進入“微利”時代,銀行業“跑馬圈地、高歌猛進”的時代已經結束。農村商業銀行在整個銀行體系中處于相對弱勢位置,網點轉型步伐較慢,加快網點轉型刻不容緩。農村商業銀行網點轉型是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核心競爭力、參與同業競爭的必然選擇。
歐洲銀行業網點數量從2006年至2012年逐步回落,歐元區銀行網點數量從180329家,降到2012年的171477家,降幅為5%,自2007年經濟危機以來,歐盟地區銀行網點數量也呈現相似趨勢。

2006-2012年歐洲銀行業網點數量
在美國,社區銀行是富國銀行盈利模式的重要支柱。社區銀行資產規模小、運營成本低、經營策略靈活,存款相對穩定,對富國銀行凈收入的貢獻度一直在60%以上。2014年,民生銀行成立了4902家社區銀行,興業銀行成立了527家,其他股份制銀行也緊隨其后,開放數量超過150家。決戰“最后一公里”的社區銀行成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成為爭相搶奪的新陣地。社區銀行潮的興起,反映了銀行業從物理網點向輕型化轉型的一種嘗試。社區銀行資產規模小、運營成本低、經營策略靈活,與社區居民關系親密,為銀行深度挖掘社區居民的金融需求、開拓小微金融市場,提供了巨大空間。
傳統物理網點面積較大、人員配置多、運維成本高,未來銀行渠道建設會向自助化、智能化發展,網點小而全、成本低、機制靈活等特點,網點服務營銷功能將進一步顯現。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在很多城市開設了咖啡銀行、智能銀行。2014年10月,海安農商銀行在農村金融系統中首次開設智能自助銀行,客戶通過遠程智能柜員機自主開卡、辦理結算業務,可以享受人機交互技術帶來的全方位金融體驗。
據普華永道調查顯示,美國銀行業一筆交易通過網點完成的平均成本(4美元),比通過手機銀行(0.19美元)高20倍,比通過網銀(0.09美元)高40倍。在歐美排名在前的網絡銀行,都是以少量網點或零網點的經營機制取勝,實現了爆發性的成長。作為全球第一大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將打造互聯網金融品牌“e-ICBC”及產品納入2015年工作計劃中。各家商業銀行均已加快了互聯網金融戰略的實施。
縱觀國內商業銀行的網點轉型,第一階段是可以歸納為硬件轉型:對網點進行分類和功能分區,統一網點形象標識及硬件配置,為客戶營造一個良好的服務環境。第二階段可以歸納為軟件轉型:優化網點服務營銷流程,提高服務水平,強化網點服務營銷,各家銀行在前兩個階段的網點轉型中都取得了顯著成果,大大提升了網點的基礎競爭力。但在網點轉型過程中,大多數銀行新建的網點普遍追求“大而全”、“重硬件,輕軟件”、網點投入產出比低,精細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是網點轉型競相模仿、缺乏特色,忽略了自身的市場定位、差異化客戶群體與服務。
網點轉型的目標就是將網點從交易中心轉變為客戶銷售服務中心,硬件轉型只是基礎工作,軟轉型才是改革的重點。大多數農村金融機構網點轉型起步較晚,在網點轉型的經驗方面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結合自身特點探尋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可持續的網點轉型之路。
當前,在經濟下行、利率市場化的發展和互聯網金融都三因素影響下,銀行通過規模擴張實現利潤增長比以往更難。農村商業銀行應從“跑馬圈地”向“價值導向”思路轉變。在利率市場化時代,規模的增長并不必然帶來利潤的增長,必須通過大數據技術精準定價、精細算賬,核算資金成本及收益、算資本金流動性及風險,從“做了算”轉變為“算了做”,通過多產品的切入提高綜合貢獻度,逐步實現零售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在人口老齡化,農村城鎮化,服務業迅速發展的趨勢下,五大消費群體數量高速增長:老年人口、高凈值客戶、農村新興城鎮居民群體、80后90后消費群體、新興服務型創業企業。應對這一變化,農村商業銀行應及時捕捉新興客戶群體的需求,從客戶定位、產品服務定位、業務組織模式等多角度對網點的功能進行設計,不斷開發新產品,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全方位金融服務,如建立在客戶細分基礎上的以咨詢為核心的高端財富管理,新型村鎮銀行理財信貸商品與金融服務,建立新興產業企業融資貸款模型。
在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發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IT的強大支撐。從網點規模看,農村商業銀行網點數量較多,轉型任務艱巨,未來需要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信息化建設上。一方面大力發展互聯網線上和平臺支付,通過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實現業務數據應用平臺、P2P平臺、微信銀行、云支付、云繳費等系統的應用。另一方面要運用大數據思維,有效整合線上線下數據,完善客戶信息系統,發掘客戶價值,為客戶分層、精準營銷奠定基礎。
相對于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網點的智能化步伐較慢,網點智能化改革任重而道遠。網點轉型要充分考慮業務發展實際,通過自助導覽設備、自助填單臺、VTM等智能設備的廣泛應用逐步降低柜臺服務的壓力,提高服務效率,實現傳統服務和創新科技有機結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服務渠道,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由于我國仍處于城鎮化率在30%~70%的快速發展區間,未來城鎮人口進一步積聚,金融服務需求不斷增加,社區金融零售具有很強的現實需求。社區銀行具有貼進社區的人緣和地緣優勢,在產品整合上,在可以針對不同的人群量體裁衣。如為老年客戶提供保本型的理財產品、保險費支付報銷服務,為新興城鎮居民群體提供新興農村信用貸款。
直銷銀行是基于網絡技術產生的新型銀行運作模式。目前,金融互聯網化的趨勢越發明顯,互聯網的普及為直銷銀行在我國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空間。直銷銀行具有不受經營時間、地點限制、流程簡單、服務方便、低成本等優勢,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增強市場滲透力,滿足消費群體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未來,直銷銀行將成為物理網點、電子銀行一個有力的補充。
[1]關智生.股份制商業銀行區域擴張探究[D].保存地點:中山大學,2010.
[2]尉建強.基于服務利潤鏈的東營建行網點轉型優化研究[D].保存地點:中國石油大學,2012.
[3]賈瑛瑛,紀崴.銀行網點轉型任重道遠[J].中國金融.2014,1:89-92.
[4]王文珠.做好網點轉型大文章[J].中國農村金融.2015,1:20 -23.
[5]倪滟.“e-ICBC”上線工商銀行加快實施互聯網金融戰略[N].南京日報.2015-03-26(10).
[6]董積生,涂昭明,趙慶明.富國銀行:金融危機中的大贏家[J].銀行家.2010,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