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李小苗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沈陽110136)
優化遼寧民營企業出口貿易結構對策分析
張波,李小苗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沈陽110136)
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是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大戰略舉措,近幾年,遼寧省民營企業表現不俗,大批民營企業的快速成長帶動了遼寧省區域經濟發展。收集數據分析遼寧省民營企業外向國際化的現狀;從跨國經營方式、財務管理、海外市場營銷戰略、組織結構、人事管理、跨國化指數計算遼寧省30家民營企業國際化程度;遼寧省民營企業突破外向國際化的困境的對策是:遼寧省需進一步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高遼寧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遼寧民營企業品牌建設;加強民營企業產業集群建設;提高遼寧民營企業對外拓展能力及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民營企業;外向國際化;國際競爭力;國際化程度
“十一五”期間,遼寧民營出口企業新增4000家,2010年年底,全省民營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670億元,相當于2005年的2.1倍。[1]2011年,遼寧外貿出口保持較快發展,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出口交貨值1760.6億元,同比增長17.18%。民營企業出口額124.9億美元,增長21.3%,集體和個體私營等企業的出口額占全省出口總額的26.2%;遼寧民營企業出口化工類、機電、食品加工類產品增長較快,對日本、韓國、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基本保持穩定,對歐盟、美國出口交貨值增長迅速;[2]2012年,遼寧省民營企業出口217.12億美元,增長61.68%,增加出口額82.83億美元,出口額占全省比重的37.5%,高出國有企業15.5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2013年,出口總額645.4億美元,私營企業出口285.9億美元。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增幅為16%、出口增幅達到18%。2014年前三季度遼寧民營企業出口172.0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9%,占全省出口額的38.7%。
(一)出口規模增長較快
截止到2008年末,遼寧省民營經濟發展穩定,出口額逐步提高。與此同時,民營企業數量增多,固定資本有所增加。民營企業的出口額逐年上升,出口增長率較高,三年之中,都達到了30%左右,大大高于同期的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潛力暗藏。2011年,出口增長率達到了21.3%,雖然低于基礎雄厚的國有企業,但是得到了足夠的重視。2012年,增長率達到了65.9%,發展迅速,使出口貿易成為了民營企業的重要業務來源,真正的實現了“走出去”的戰略目標。2013年,增長38.1%。2014年,發展平穩,增長15.9%。
(二)出口國家或地區也相對穩定
日韓等亞洲國家、歐盟、美國等是遼寧民營企業最主要的出口國家。2012年后,對日韓、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較為穩定,歐盟和北美國家出口交貨值增長很快。發展到現如今,遼寧省民營企業已經與世界將近二百個國家和地區發生貿易。2014年1-3月,遼寧省民營企業對東盟進出口106.6億元人民幣;歐盟83.4億元人民幣;美國75.5億元人民幣,合計總額占同期遼寧省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的45.8%。此外,對日本進出口55.4億元,下降5.3%;韓國54.7億元,下降10.9%。[3]
(三)一般貿易出口是主導方式
遼寧省民營企業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為主,2013年,出口總額645.4億美元,一般貿易出口365.1億美元,增長23.5%;加工貿易增速較緩,在整體出口貿易中,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成為主要的貿易方式,2014年1-3月,遼寧省民營企業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445.5億元人民幣,增長0.4%,占同期遼寧省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的76.9%。[3]
(四)機電產品出口占主體地位
遼寧省雖然機電產品出口占主體地位,但是高新技術產品還未占據更多的市場,科技水平不高,農產品出口一直呈增長趨勢。遼寧省民營企業化學工藝、機電類、食品類產品出口增長較快。整體貿易結構還需改善,與發達的地區或省份還有很大的差距。大連,沈陽、鞍山、錦州等城市,機電產品都占據民營企業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1-3月,遼寧省民營企業出口機電產品119.1億元人民幣,占同期遼寧省民營企業出口總值的30.6%。[3]
(一)要素成本優勢
遼寧勞動人口密集,土地較發達城市便宜。勞動力成
本較低,只有東部地區的78%左右,且素質較好,有相當一部分是熟練的技術工人。相對于東部日益上升的勞動力工資和日趨緊張的土地供應,遼寧相對低廉的要素成本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
遼寧的制造業門類多、基礎好、勞動力資源豐富,而且許多產業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對國際資本和國際產業的轉移有著很強的吸引力和承載力。由此可見,遼寧省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過程中,有利于民營企業,特別是大型民營企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提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
(二)專業化協作與配套水平不夠高
目前,遼寧的多數民營企業產業關聯度低,互補性的專業化分工與協作不充分,沒有形成一個相對完整、具有高度分工合作關系的產業發展鏈條。一些民營工業園區或民營企業群落,形式上看集中著大批企業,但上下游產業關聯很小,專業化分工協作和配套程度很低。
(三)民營企業研發能力不強,技術水平低
遼寧民營企業大都為中小規模、低水平運作,有的技術設備落后,有的技術設備雖然先進,但硬件不配套、軟件開發滯后,造成了產品在創新、研制、生產環節上與國內外的許多同類產品在結構、功能方面都存在差距。
(四)出口貿易對象相對單一,國際需求量減少
就出口地理結構而言,遼寧商品出口的主要對象為美國、日本、韓國、歐盟、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而近年來這些主要國際貿易對象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惡化而進一步縮水。由于遼寧省出口產品相對比較單一,出口市場對象集中,產品的創新度不足,過于依賴以往出口量較高現在卻沒有優勢的產品,從而使整體出口量不斷呈現下滑趨勢。
(一)進一步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十二五”期間,遼寧省需進一步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發展壯大民營經濟。也需加強對民營企業“走出去”戰略的總體規劃和政策指導;建立好遼寧省民營企業招商引資項目庫。積極與境外國家和地區建立高效、便捷、互惠網絡,有針對性、實效性地組織民營企業與國外企業對接。同時,政府應支持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產品展銷等多種形式的營銷活動,鼓勵民營企業“走出去”。遼寧還應加快民營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建立重點民營企業信用檔案,提升民營企業信用融資能力。
(二)提高遼寧民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遼寧省需鼓勵民營企業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爭創名牌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制定中小企業重點產業發展目錄。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推動民營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升級步伐,淘汰落后產能。
(三)加強遼寧民營企業品牌建設
遼寧省需支持民營企業利用自有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營銷,發展進出口貿易,加快培育跨國企業和國際知名品牌。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開展境外并購等對外投資業務,收購技術和品牌,帶動產品和服務出口。遼寧可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來鼓勵企業積極研發科技含量高的技術產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樹立品牌競爭意識,培育國際化品牌,從根本上優化商品結構。而且還應設立遼寧省支持出口品牌建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四)加強民營企業產業集群建設
遼寧民營經濟已初步形成集群式發展態勢,產業鏈不斷加長。全省已出現裝備制造、汽車零部件等上百個各具特色的以民營企業為主的產業集群。為進一步推動出口增長,遼寧省將全力推動結構調整,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包括大力發展機電產品出口,推動石化行業延長產業鏈條,提升出口產品的檔次和增加出口產品的多樣性。此外,遼寧省還將依托正大力興起的產業集群,集中全省現有各類園區的資源,打造一大批以民營企業為主的產業集聚度高、出口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突出、產品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出口基地。
(五)提高遼寧民營企業對外拓展能力及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為了充分發揮遼寧省外經工作的優勢,遼寧外經貿廳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助力企業“走出去”。一是突出抓好工程承包大項目。二是突出抓好在國內的境外投資培訓。為遼寧省企業赴境外投資搭建信息、政策服務平臺。三是突出抓好境外工業園建設。遼寧民營企業的出口市場集中于亞洲,遼寧需加大國際市場開發力度,優化國際市場區域布局,根據不同市場,制定不同的產品出口策略;細分客戶群體,實施貼近國際市場用戶的個性化服務。
[1]2013年遼寧省外經貿事業亮點頻現[EB].中國行業研究網,2013(12).
[2]張玉明,聶艷華.金融危機對遼寧省外貿出口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北方經濟,2010(3).
[3]2014年1-3月遼寧民營企業進出口數據分析[EB].中國報告網,2014(6).
[責任編輯:方曉]
1005-913X(2015)12-0015-02
2015-10-20
遼寧省社科聯課題(2015lslktzijjx-34);遼寧省教育廳課題(W2015317);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課題(L12BJY030);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W2014032)
張波(1980-),女,沈陽人,副教授,博士,吉林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后,研究方向:國際貿易、企業管理;李小苗(1992-),女,碩士研究生,研究領域:企業管理。
F74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