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榮
(鹽城市市區防洪工程管理處 江蘇 鹽城 224006)
推進基層事業單位內部審計轉型的策略
○高榮榮
(鹽城市市區防洪工程管理處 江蘇 鹽城 224006)
內部審計是基層事業單位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審計法的指導之下,審計部門對事業單位的各項工作指標進行評價,有效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隨著我國對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內部審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運行過程中的問題也不斷暴露。如何將基層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發揮最大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事業單位體制,是本文試圖探討的問題。
基層事業單位 內部審計 問題 策略
在我國,審計監督體系主要分為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兩類,而外部審計又是由社會審計和政府審計兩方面構成,能有效達到審計的目的。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一般是在國家審計部門的指導之下建立起來的,對本單位的工作進行獨立自主的審計。內部審計是在事業單位中有效監督和控制的方式,也是事業單位實現內部管理,各項職能有效進行的保障。由此可見,事業單位中的內部審計十分重要。
事業單位屬于社會服務組織,具有非營利性特點。事業單位大多是在國家資產的支持下,由國家機關或者其他組織創辦的,屬于社會公益組織。事業單位具有廣闊的服務對象,包括文化、衛生、醫療、教育、新聞方面,為社會提供各個方面的服務。事業單位是在計劃經濟條件的背景下建立起來的,因而,事業單位是在政府的指導之下設立并監督的,事業單位的經營活動也是在政府撥款的支持下進行的。
提高組織生產活動的價值,并完善組織的運營機制和運營結構,是內部審計的最終目的。內部審計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具有很大客觀性的活動。內部審計必須要在審計法的指導之下,通過一系列的規范、系統的方法,對其所在組織的工作狀況、存在的風險狀況作出估計和評價,最終協助其組織高效、優質的實現活動目標。
內部審計是事業單位實現內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它依照所在事業單位的管理目標與要求,制定詳細的內部審計方案與審計流程,達到有效協助事業單位、完善其運營和管理機制的目的。由此,內部審計的工作目標與任務必須與本事業單位的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保持高度的一致,才能實現內部審計的價值。內部審計對事業單位的工作進行監督,對事業單位工作中不符合規定、違法、違規的事項進行干預。
內部審計機構是設立在事業單位內部履行檢查職能的部門,一定程度上需要擺脫管理機構的束縛和限制,需要有很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才能真正實現其設立的意義。內部審計工作人員需要獨立于他們所要進行審計的活動之外,從而確保對審計的活動對象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當前的事業單位之中,除了上級直接管理的事業單位以及規模較大的如教育、衛生等單位中存在審計部門之外,大部分的事業單位一般將審計部門與財務部門合二為一,使審計部門隸屬于財務部門,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兼管審計部門的工作。可見,審計部門沒有專業的工作人員,而由其他部門兼任使得審計部門行使權力時不能公平、客觀的對待組織的各個部門,沒有工作的獨立性,不能有效地發揮審計部門的作用,達不到審計工作的理想目標。
究其根本,是由于事業單位對于內部審計的認識不深刻。將審計部門與財務部門合并,就忽略了審計部門對事業單位的監管作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審計方式的變革尚處于過渡的階段,內部審計在事業單位中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其設立的最初目的也沒有實現。
長久以來,我國事業單位的審計部門工作中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事業單位的審計部門一直承擔著對財務部門財務工作的監察以及事業單位各個工程項目的核算和審核工作,此類審計工作在審計部門的工作內容中占據著一半以上。表面來看,此類工作已經完成了對事業單位進行內部審查的任務,然而并沒有在實際上達成管理審計的目的。
我國的政府審計和社會審計已經將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廣泛地引入到了審計工作中去。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就是將審計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進行有效評估,可有效實現審計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審計的效率大幅度提升。而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在基層事業單位中的運用極少,在一些內部審計工作開展的較好的事業單位中,也只是采用了較為基礎的制度審計模式,在一般的事業單位中,審計工作大都停留在翻看賬本、查看賬目等比較基礎的工作上,費時費力,而且效率很低。
審計部門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有些工作必須要由專業性知識較強的人才來完成,例如,對本單位的各項業務行為進行精準的分析和評價,進而指導事業單位相關方面工作的進行。我國的基層事業單位中,由于對審計的不夠重視,審計部門的工作一般由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兼任,知識面相對狹隘,不能滿足審計工作的需要。此外,事業單位中也缺乏對審計部門工作人員系統性、經常性的培訓,知識的更新換代速度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內容,知識只能在審計部門工作人員的不斷實踐中進行探索與總結。以上各個方面的因素都使得審計部門的工作人員專業知識不夠,整體水平不高,工作效率較低。
在基層事業單位中,內部審計機構具有極強的監督作用。內部審計機構監督作用的充分發揮,有利于督促事業單位逐漸建立起健全而完善的內部管理機制。目前,我國的事業單位中內部審計沒有發揮其理想狀態下的作用,內部監督機制也存在著不足和缺陷,使得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較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地被發現并得到改正。
風險評估也是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的重要作用之一,有效的內部審計可以實現內部資金合理利用并得到合理回報的作用。內部審計將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對事業單位運營過程中所需要的員工、人力、物力等資源進行合理的控制,在保證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使運營的成本降到最低,減少運營的負擔。在事業單位內部資金的使用方面,內部審計部門通過優化資源、分配整合等手段,對內部資金的使用進行有效的控制,使得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情況得到極大的改善。此外,內部審計機構還可以根據本單位的情況,建立獎勵機制,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進行綜合業績考評,來促進工作人員的自覺意識和工作積極性,使本單位的工作氛圍和工作效率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提高。對審計的程序嚴格把關,對預算加強管理,有效提高資金的回報率和利用率。
基層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具有明確的監督作用,對于國有資產的合理配置有積極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內部審計機構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對事業單位運營過程中浪費國有資產的行為進行全面了解,探索國有資產流失的根本源頭。通過事前的分析和事中的跟進,對事業單位的財產變動進行嚴格的資產評估與審計。在審計工作過程中,根據工作的不同特征,探索出不同的工作方法,對國有資產的使用去向嚴格把控。
基層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在充分發揮其監督作用的前提下,能夠發現貪污腐敗和以權謀私等問題,能夠促進黨的廉政建設,保證政府的純潔性。內部審計是對事業單位經濟控制的重要環節,在工作過程中能最直接、直觀地發現事業單位運行過程中資金上出現的問題,從而得以為國家相關的管理部門提供最直接、最真實的一手材料。這是極為寶貴的。
內部審計在基層事業單位中,由于其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的特殊性,是一個獨立而客觀的,負責監督和評價部門。獨立性也是內部審查部門有別于事業單位其他部門的重要標志。內部審計工作做得好,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建立獨立、健全的內部審計部門,配有專門的專業型人才。此外,還要將內部審計部門置于事業單位中一個相對較高的地位上,直接隸屬于單位的法人管理,充分發揮其作用。對內部審計部門以及其工作人員做好明確的職責限制,做好本部門的工作,絕不允許參加本單位的運營工作,不經管其他部門的職責以及財務賬目,來保證內部審計部門與其他運營部門完全脫離,能夠做到完全的客觀、公正,做好“裁判員”的工作,對本單位的經營、運行情況作出客觀的評估,對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能夠不徇私情地明確指出。
對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作出明確而科學的規劃,能夠有效提高內部審計的效益。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能夠得到本單位財務、工作狀況等一手資料,為單位領導的決策提供有力的資料支持,從而促進單位的內部建設,有效提高單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此外,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機構要把自身的工作內容從原來的單純的糾錯、查弊的模式之中解脫出來,用發展的、辯證的眼光看待審計工作過程進中面臨的問題。當前事業單位的審計工作除了要對財務收支進行審計之外,還要對資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益進行有效的關注。
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主要是運用動態的模式對事業單位的風險水平進行評價。隨著我國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事業單位的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引入的必要性也大大提升。風險評估是一個相對持續的過程,其進行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認真貫徹執行。基層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要充分認識到風險導向模式的先進性和必要性,積極學習,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嘗試,對本單位內部以及外部條件的各種變化全面了解,幫助單位降低風險,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基層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大都沒有專業的知識背景,工作的完成都是憑借多年來工作的經驗,因此,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夠理想。引進專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人員是必然的,其扎實的專業知識可以在工作過程中顯現其優勢條件,為內部審計部門注入新鮮的血液,充滿生機與活力。此外,還需要定期舉行相關的培訓,及時為內部增加相關知識,增強其知識積累,從而促進業務能力的提高。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迅速發展,傳統的審計工作已經不適應事業單位的業務需求,不能發揮其在事業單位的業務治理上的作用。針對各個事業單位中,內部審計存在的各式各樣的問題,需要用不同的解決方案來解決,達到為事業單位更好服務的目的。
[1]王剛:探析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J].中國審計,2009(2).
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