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忠
(遼寧省朝陽縣職業中專,遼寧 朝陽 122000)
盡管我國電算化發展已有三十多年,但多數單位的應用電算化都以代替手工核算、減輕會計人員負擔、提高核算效率為目的,對于建立完整的會計信息系統對企業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在軟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夠,導致會計信息不能及時、有效地為企業決策及管理服務。
會計電算化要求會計人員既要掌握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還要具有較嫻熟的計算機操作和財務軟件運用技術,許多現職財會專業人員計算機專業知識匱乏,對財務軟件的功能掌握不夠透徹、應用不夠熟練,特別是對于軟件運行過程中出現的故障不能及時排除。
會計電算化的運用和發展可以極大地發揮計算機卓越的計算功能,將財會人員從繁重的算賬、報賬工作中解脫出來,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加強財務管理方面。然而,在實行會計電算化單位卻存在著重視報賬功能忽視管理功能的現象。具體表現在采用軟件大多材料核算、工資核算、固定資產核算等賬務功能較強,成本核算、財務指標分析體系以及資金供求預測等管理功能較弱。
目前市場上開發出售的會計軟件都有一套相對完整的授權、審批、用戶身份識別、操作權限控制等功能,以充分發揮電算化會計中崗位互相牽制、監督,有效保護會計系統的作用。但許多單位在實際運用軟件的過程中,軟件的這些保護功能沒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比如:系統密碼相對簡單,數據共享、系統維護、硬件及軟件的維護中疏于加密保護,防病毒軟件不能及時更新等。
隨著經濟日趨全球化,對外貿易不斷增加,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不斷增強,但我國財務軟件大多還不具備多國語言、多種貨幣處理能力,而且在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方面有些不符合國際慣例和國際會計準則等。還有更深層次的會計文化問題,使得我國會計軟件不能夠滿足現代跨國企業經營和企業集團化發展的需要。
發展會計電算化首先應改變企事業單位乃至全社會對會計電算化的片面認識。通過對會計電算化優越性和先進性的理解,明確會計電算化是把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數據處理工具和以信息論、系統論、數據庫以及計算機網絡等新興理論和技術應用于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的革命性事件過程,在提高財會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了會計工作的現代化。進而促進對會計電算化的重視。
再先進的設備和系統軟件歸根到底是要靠人來運用和操作的。因此,要通過財會人員的個人自學和各種形式的業務培訓,培養一批既精通財會業務、又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的復合型財務管理和會計軟件運用人才。實踐表明:培養優秀的復合型會計電算化人才,是促進會計電算化發展、降低電算化會計實施風險的關鍵要素。有了復合型會計電算化人才,才能有效解決會計電算化知識運用方面的各種問題,便于會計電算化的推廣和應用。
現行的單位會計軟件雖然已開始從核算型向管理型過渡,但要真正充分發揮會計電算化的優勢,為企業管理服務,必須將其納入管理信息系統。提高會計軟件功能,增加具有管理型功能的模塊。在研制會計電算化系統時,加強對手工系統的研究與分工,將手工與電算化結合起來,找到最佳的人機結合方式,即以最小的成本,重新確定業務的處理流程。只有會計電算化向賬務和管理方面齊頭并進發展,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會計電算化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要建立健全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規范會計操作流程,采取相應辦法保護計算機設備,確保會計信息資料的準確性。明確規定上機操作人員對會計軟件的操作權限,防止會計人員越權運用軟件。建立數據保護機構,涉及計算機機密文件時應登錄戶名、日期、運用方式和運用結果,修改文件和數據必須登錄備查。第三,加強系統維護,增強網絡安全防范能力,采用防火墻技術、網絡防毒、信息加密存儲通訊、身份認證、授權等手段,防止不法分子對單位內聯網的非法攻擊。第四,加強數據的保密與保護。在進入系統時加一些諸如用戶口令、聲音監測、指紋辨認等檢測手段和用戶權限設置等限制手段,另外還可以考慮硬件加密、軟件狗或把系統作在芯片上加密等機器保密辦法和專門的管理制度,如專機專用、專室專用等。
開發和完善具有國際化運行功能的會計軟件,使得我國會計軟件具備多國語言和多種貨幣的處理能力,加強軟件和國際準則接軌,從而能夠滿足現代跨國企業經營和企業集團化發展的需要。研究如何從我國會計文化的傳統出發,兼顧西方會計文化,開發出適應全球范圍的會計軟件,最終使我國會計軟件國際化良性發展。
[1] 樊珊珊.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2011(32).
[2] 齊 軍.企業會計電算化運行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2(18).
[3] 杜志梅.會計電算化發展中的問題及應對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