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燕,蒲佐毅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產業結構升級的金融支持國際經驗借鑒
——印度案例剖析
魏 燕,蒲佐毅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不同國家或地區金融支持產業結構的方式有所有不同。本文以印度為例,分析了作為較大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在采用政府主導性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特點,以期為發展中地區的金融與產業結構發展提供相應借鑒。
產業結構升級;金融支持;經驗借鑒
由于不同國家或地區所特有的經濟運行體制、金融市場特點以及所面臨的經濟發展環境存在差異,因而各國或地區在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中的金融支持特征各有不同,歸納起來主要有市場主導型金融和政府主導型金融兩種類型,而印度則傾向于采取政府主導型的金融體制,并在此體制下實行政策性金融主導金融資源在中小企業配置的方式,這種金融資源的配置方式在其國家的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發揮著特色明顯的支持作用。
印度作為世界上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其中小企業發展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重要地位。資料顯示,印度大約現有1300萬個中小企業,就業人數3200多萬,產值比重約占國家工業總產值的40%,約占出口總額的30%,且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高于全國工業部門增長速度和GDP增長速度,在推動印度經濟增長、出口以及創造經濟活力方面作用巨大。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與其建立的具有鮮明特色的印度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支持體系分不開的。雖然印度的金融制度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但是印度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支持體系在發展中國家中是處于前列的,即使與發達國家比較起來,也有其自身的特色。
(一)建立完善的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建設
印度的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支持體系主要包括政策性信用擔保機構、政策性貸款機構、政府投資基金等機構體系,其中以小工業開發銀行為代表的政策性貸款機構占核心地位。
印度的中小企業政策性貸款機構主要是以印度小工業開發銀行為核心的。該銀行是由印度政府投資設立,通過聯合其它金融機構來扶持和開發小規模工業部門的專業銀行,主要通過借款、吸收存款和發行債券等方式進行融資,并通過實施一系列項目來實現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其直接貸款主要用來對中小企業的ISO認證、設備投資、技術開發和現代化基金、微型金融、地區金融公司、小工業開發公司、中小企業的科研機構等進行金融支持;其間接貸款主要通過向地區金融公司、小工業開發公司和其他銀行提供再貸款來實現的;其對中小企業的開發和促進,主要是通過建立各種發展項目進行的,其中約90%的貸款項目資金用來對微型企業的現代化培訓、企業家培訓、技術升級進行金融支持。
地區金融公司是依據印度《地區金融公司法》建立的金融機構,其主要資金來源包括最初的資本、投資和貸款收益、發行債券、印度小工業銀行的貸款、從中央銀行借款、公眾的存款和政府的貸款,對中小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主要是項目貸款、股權投資、信用擔保、票據貼現和提供創業資本等。在印度小工業開發銀行的扶持下,向中小企業提供各種項目的再貸款和股權性質的資助,還為企業提供流動資金等。此外,地區金融公司還在印度小工業開發銀行的支持下,通過為中小企業和一些病態企業提供“軟貸款”,以促進中小企業現代化和幫助病態企業脫離發展困境。除此之外,印度在小工業開發銀行的扶持下,設立了“微型信用項目”和“尼赫魯總理計劃”兩個專項金融支持項目來支持滿后地區產業的發展。其中,前者主要是通過微型金融機構和農村自助團體為窮困地區設立微型信用項目,滿足其發展經濟對資金的需求;后者主要是由印度政府建立的一項旨在幫助失業青年就業的政府培訓補助計劃,積極為其創造就業崗位。
在中介機構建設方面,印度設立了中小企業政策性信用評級與擔保機構,主要由印度微小型企業信用擔?;?、印度中小企業信用評級公司、中小企業成長基金(軟件和IT產業國家風險基金、中小企業政府投資基金)構成。其中,微、小型企業信用擔保基金對印度微型、小型企業提供運轉資金貸款和設備貸款,只要其貸款數額最高不超過1000萬盧比,該基金都將為其擔保,擔保期限一般不超過5年,且對于不同規模的貸款和不同類型的企業,基金規定了不同的擔保比例和最大的信用擔保金額,擔保費用也相對較低;印度中小企業評級公司是該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主要集中做中小企業信用評級的機構,其主要目標是為中小企業提供全面的,透明和可靠的評級,使得更多資金更容易地銀行業流到中小企業中去;中小企業政府投資基金中一種以開發基金形式存在,一種以風險基金形式存在,其軟件和IT產業國家風險基金主要是為了滿足軟件和IT產業的建立和運行的需要,特別是已經從事IT產業開發的企業和準備進入IT產業的小規模企業對資金的需要,扶持這些高科技企業的快速成長,增強企業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而中小企業成長基金則主要是為了對處于初始階段的企業進行基金資助,涉及生命科學、零售、發電、食品制造、信息技術等行業,對印度中小企業發展和產業競爭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二)特別強調小工業開發銀行在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的核心地位
印度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支持體系最突出的特點是強調印度小工業開發銀行在支持體系中的核心地位。由于印度金融市場不夠發達,金融制度尚不夠完善,因此,印度選擇以小工業開發銀行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核心,以政策性信用擔保和政策性投資基金為輔助,主要通過小工業開發銀行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施行中小企業的融資政策。與此同時,印度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機構與國家財政、其它商業銀行關系融洽,在經營業務上不與商業性金融機構發生業務競爭,往往通過政策性信用評級公司對中小企業進行信用評級,鼓勵商業銀行據此為中小企業進行信貸支持,從而使政府、商業性金融機構、中小企業在發展中均受益。
(三)法定商業性金融必須按一定比例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在對中小企業進行金融支持過程中,印度實行商業性金融與政策性金融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立法,要求政府設立的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機構必須按照政府指令辦理中小企業融資業務,各商業銀行金融機構也必須承擔一定的中小企業融資支持業務,一般規定各商業銀行必須將其貸款的20%發放給中小企業,其中的60%還必須要貸給微型企業,以此增加中小企業的融通資金,成效顯著,這對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十分重視政策性金融對落后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
印度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人口眾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嚴重失衡,是一個典型的“二元結構”國家。為了使落后地區或部門盡快擺脫貧困,縮小與發達地區的發展差距,印度政府將小工業開發銀行、地區金融公司等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機構設立于國家區域經濟相對落后的重點地區和農村金融活動相對薄弱的地區,通過政策性金融向這些地區中小企業注入資金,極大地推動了落后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不同區域緩解就業壓力,發展落后鄉村經濟,加快推進社會公平,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五)簡要評析
印度建立的比較完善的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體系,為其中小企業發展和相關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金融基礎。但由于其設立資金來源主要依賴政府財政,來源單一,因此,實際運行中如果中小企業經營不善,出現不良貸款,那么將會給印度政府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甚至還可能引起嚴重的經濟問題,加之其長期實施的低利率貸款政策,往往會帶來極大的運營風險,從而無法保證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機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所以,逐步減少對政府財政資金的依賴,使用多種融資手段擴大資金來源是印度未來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發展的關鍵。
(一)積極構建欠發達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完善金融支持體系
從以上國際經驗借鑒中可以發現,產業結構的動態調整中,既形成了具有動態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又形成了支持本國產業結構升級的金融支持體系和與產業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金融業,二者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比如印度就是以設立中小企業政策性金融機構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來實現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盡管財政壓力巨大,但效果顯著,因此,欠發達地區首先需進一步完善產業結構升級的金融支持體系來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二)堅持政策性金融與市場性金融并舉,加快欠發達地區產業升級步伐
政策性金融與市場性金融的有機結合與共同發展是實現欠發達地區產業結構升級的必要條件,市場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區域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各有側重,各有各的利益訴求,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與此同時,還要實現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有機結合和共同發展,尤其對欠發達地區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新科技中小企業應實行鼓勵發展風險投資和各種形式股權投資方式,加快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三)正確處理政府調控與市場配置的關系
從一般意義上來講,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源配置方式主要存在有計劃和市場兩種配置方式,而在產業結構升級的實際進程中,純粹以政府調控金融資源或純粹以市場進行金融資源的市場配置都是很少見的。所以,盡管市場具有合理配置資源,自動校正產業結構的功能,但由于其不可避免地存在市場失靈,又必須強調要附之以政府調控,因此,欠發達地區在金融資源配置過程中,促進政府和市場功能相一致并相互彌補與配合,才能實現金融對區域產業政策的發揮起到積極作用,否則則造成產業結構升級的逆轉或偏離。
(四)適時適度調整政策性金融的業務范圍,突出產業扶持重點
一般來講,政策性金融的比例、規模和業務范圍要隨著經濟發展和市場情況適時適度地進行相應調整。從印度的經驗來看,由于其國家專門設有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體系,且不斷調整其規模和業務范圍,因而有利促進了印度中小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從長期動態來看,政策性金融的重要輔助作用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成熟而遞減的,其支持領域應隨著市場機制的完善和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而不斷調整,這對于欠發達地區經濟的和諧健康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目標的順利實現,具有重要的戰略性意義。
[1]林毅夫,章 奇,劉明興.銀行業結構的國際比較與實證分析[J].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9.
[2] 江其務.經濟后轉軌期的貨幣金融改革[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3]林毅夫,等.發展戰略、經濟結構與銀行業結構:來自中國的經驗[J].管理世界,2006(1).
[責任編輯:文 筠]
F830.9
A
1005-913X(2015)04-0156-02
2015-02-01
魏 燕(1976-),女,新疆石河子人,講師,研究方向:金融與區域經濟;蒲佐毅(1977-),男,陜西城固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產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