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偉
(鄭州市綠文廣場管理中心,鄭州450000)
從經濟增長看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
王文偉
(鄭州市綠文廣場管理中心,鄭州450000)
在事業單位發展全部資源中人力資源最為重要,是單位生存、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人力資源管理是否合理對單位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人力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聯系及創新進行了分析與探究,以期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經濟增長;人力資源管理;事業單位
人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通過對單位最寶貴人力資源的開發與保護,可以將人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充分發揮出來,實現單位發展的戰略目標。但實際管理中事業單位往往還選用較為傳統的管理方式,如選用先來后到的順序進行人事安排,按級提升,在管理中將工作人員看作是管控的工具,對其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進行抑制。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并嚴重阻礙了單位的發展。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職能部門,在事業單位經營管理中,工作人員具有一定價值性,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單位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基于此,必須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其主要構成要素就是價值創造體系、價值評價體系與價值分配體系。在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今天,事業單位必須通過多種渠道進行人力資源管理辦法的探究,并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科學性與創新性。
人力資源管理在事業單位發展中不僅可以對單位專業化管理程度進行計算,還可以對單位人力資源的管理措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新形勢下,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是確保單位內部核心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決定性因素。
一是作為單位經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人力資源在經濟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力資源的充分開發與利用與經濟中心轉移具有密切的聯系。數量積累與質量積累是人力資源積累的兩個重要內容,人力資源利用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與經濟增長速度。通過人力資源積累可以有效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
隨著人力資源素質層次的改變人的物質與精神需求都會發生極大的改變。在滿足基本物質需求的同時,如具有較高的人力資源素質層次,勞動者的精神需求就會隨之增加。為激發單位高素質人才的潛力與創新能力,必須完善競爭激勵機制、健全人力資源管理體制等,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單位經營的經濟效益最大化。作為可再生經濟資源,人力資源培養可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進而提高人力資源的整體水平,促使其成為經濟資源中最具開發、利用價值的資源。
二是人力資源是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因此開發人力資源,重新定位人力資源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塑造適合于單位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環境是單位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提高單位經營發展水平,必須將“人”作為其發展的主要動力,對人力資源管理加以重視。在人員招聘中,單位應在思想上徹底清除論資排輩的觀念,重視人才,創立人才觀。始終堅持“公平、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規范制度、透明公正、運行有序,廣開進賢渠道,為人才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時,引入競爭制度、監督體制,做到人盡其才,將人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
物力資本和人力資本是人力資源的基礎,主要在人類社會進步及發展中體現這種人力資本。彼得·德魯克曾提出“人力資源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而稀缺的資源”這一觀點得到廣泛的認可。作為生產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人是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在價值創造與財富中人將起到明顯的決定性作用,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在單位發展中將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隨著改革開發及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市場競爭力愈加激烈,各事業單位之間的競爭逐漸轉化為人才的競爭,為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及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企業必須重視人力資源經濟管理工作。
一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在制度安排與人力資源方面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也越來越小。從產業發展角度來講,其主要形式順序依次為資源密集型到勞動密集型再到知識密集型。據相關數據顯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這三大經濟產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分別為90%、60%、20%。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逐漸形成區域競爭優勢,人力資源作為經濟發展中的無形資源,對經濟增長具有關鍵性的作用。
二是以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人類利用的一切物質能量與信息都可以稱之為資源。資源結構實質上就是資源在質與量上的時空分布和比例關系及聯系。市場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具有自由流動性,但在特定區域人力資源又會出現聚集等現象。作為一切經濟活動的主體,人可以對其他活動起到指導、帶動及控制的作用。人力資本是一個歷史、社會的范疇,它的出現是和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相對應的,是一種在以人為主導的經濟形態中形成的新資本形式,它是內在本質與外在形式的統一。它首先表現的是一種社會關系,體現了以人為主導的社會生產關系中更高的資本形式,這是它本質的規定性;人力資本的外在形式為勞動力,以勞動力為載體。人力資本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其收益呈現出遞增現象,通過人力資源的開發、創新可以實現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對規范市場競爭、提高工作效率、革新技術及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現階段人力資源管理是否科學有效對單位發展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并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作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趨勢,單位經營發展中必須重視能本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為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人力資源傳統上的區分為按照員工學歷、資歷等因素進行劃分,這種劃分并不利于員工與單位實際發展狀況的有效結合,基于此,必須對人力資源分類標準進行創新,在經濟發展中強化人力資源分類的作用。有效結合經濟資源的具體發展情況,進行人力資源分類,如大部分單位都以貢獻率作為分類的主要標準。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可以對員工的潛能進行充分挖掘,實現單位與員工的共同發展。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給單位發展提供了極大的發展空間。為推動單位的快速發展,單位必須將自身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進行不斷調整,進而對自身的目標取向進行調整。人力資源目標的制定必須確保單位經濟利益和社會責任相統一,單位經濟效益目標體系的實現必須通過社會效益來具體體現,是單位發展的重要需求。單位目標必須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的服務及開展來實現。人力資源目標必須由原來重視經濟目標向經濟目標與社會目標向結合的方向轉變。實現單位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單位經營環境的公平、公正性可以為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及人才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在經濟發展中單位應重視人力資源和經濟資源的有效結合,良好經濟環境的營造,不僅可以增強單位的市場競爭力,還可以為其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實現提供可靠地保障。在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影響下,并制定符合本單位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
綜上所述,從經濟增長角度看,明確人力資源管理目標是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框架構建的前提,在建立與完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的同時,單位必須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及內部環境,充分了解人力資源管理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實現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其經濟效益最大化。
[1]李 剛,何冬琴.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貢獻效益分析——以蚌埠市與蕪湖市為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4).
[2]韓澤瑜,紀美霞.山東省人力資本的核算及其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6(12).
[3]許和連,亓 朋,祝樹金.人力資本與經濟增長研究進展述評[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1).
[4] 葉 明,黎毅敏.人力資源管理評價體系構建研究——基于公共組織的視角[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2008.
[5]李英勇.優化人力資源管理促進企業持續發展[N].廊坊日報,2005-06-07.
[6]郝 妍.關于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考[A].北京人才交流協會2000、2001、2002年獲獎優秀學術研究成果匯編——人才市場的發展與創新,2003.
[責任編輯:譚志遠]
F279.23
A
1005-913X(2015)04-0226-02
2015-03-16
王文偉(1971-),男,河南偃師人,經濟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