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峰
(河南省濮陽市公務員培訓中心,河南 濮陽 457000)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轉型,新的社會形勢下加強對國家科學發展觀的落實要求,不僅要在國家全面建設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目標,更要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進提供促進力量。[1]我國新時期復雜的工作任務與發展要求,對公務員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培養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為了能夠全面的掌握我國的公務員在職過程中所接受的培訓狀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訪談。[2]對調查結果整理后,基本已經較全面的了解到了目前公務員在職培訓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在培訓事務安排中所存在的問題。首先參與調查的公務員性別比例存在明顯的差別,男性人數多于女性人數,年齡區間也是以三四十歲為主要組成。本次調查針對了不同市縣級共22個部門的公務員做為調查對象,可以說調查結果具有非常強的普遍性意義。
根據調查結果,我國公務員在選擇是否接受過培訓時,大部分人選擇的是在最近的幾年接受過。這說明我國針對公務員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是很明顯的,同時培訓的普及率也處在一個相對不錯的水平。[3]根據公務員參加培訓的時間長短,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人參加的培訓時間為七天,通過一周的時間公務員不僅能夠投入到培訓過程中,還能夠在完成培訓后及時地轉入正常工作狀態。這種培訓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具有科學性的,但在職培訓的普及率雖然處于較高的水平,根據我國的公務員培訓相關規定,還是有很大的可開發空間的,顯示了在參與培訓率上的不足。針對培訓效果的調查,是通過公務員對培訓的評價實現的,調查結果顯示一多半的培訓參與人員對培訓的效果比較滿意,大部分人員獲得了較為理想的知識與綜合能力的提升。
綜合所有方面的調查結果說明,目前我國的公務員在職培訓工作開展相對比較順利,但培訓率仍然有待提升,根據國家的公務員培訓規定應當實現五年一輪訓,即保證每位在職公務員都要每五年參加一次培訓。另外,在培訓的效果上,大部分接受培訓的公務員還是收到的許多有價值的內容,獲得了自身的提高,但仍然有不到40%的人表示培訓效果不顯著,無法對自身的素質有效提升。所以說我國的公務員在職培訓工作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應當更加注重其有效性與科學性,提升普及率的同時更保證培訓的質量與效果。
由于公務員的在職培訓是國家針對公務員工作的強制性規定,因此一些單位與部門在執行時,僅僅是為了完成強制性任務,而沒有考慮培訓所能為公務員帶來了真正的幫助和提高,這就造成了許多部門領導或單位對公務員的在職培訓工作重視力度不夠,存在嚴重的觀念誤區,所以在對待培訓工作的態度上就有不同程度的忽視現象,甚至有的公務員根本不愿意參加培訓,或者在對待培訓的態度是消極面對,必然無法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另外,由于公務員的在職培訓還需要投入一定的費用,部門或單位的領導對種正常的投入會有不正確的認識,把培訓做為消費行為看待,認為其無法帶來直接的收益,這也是造成觀念誤區的一個原因。[4]
公務員在培訓方面的費用普遍緊張,所以造成了在職培訓的部分缺失。培訓工作是一項有著現實意義的工作,綜所獲得的效益是長期的,同時在短期時間里也無法取得明顯的成效,因此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由于領導部門對于培訓工作的忽視,導致培訓經費難以落實,直接使許多培訓工作無法進行。[5-6]目前針對公務員在職培訓方面的費用沒有設立專門款項,而是一般做為普通的費用支出來劃分其使用類別,所以常常會由于其它更加緊迫的費用支出,直接影響培訓經費落實。在各級部門的財務政策規定中,沒有建立相應制度保障培訓經費的有效落實,即使有部分財政管理部門關注了培訓經費但由于缺乏政策保障,還是無法有效落實。
目前影響我國公務員在職培訓工作效果的因素還有培訓工作的制度化程度不高,沒有針對培訓工作各個細節的明確規定,使一些培訓的方法、形式、責任、目的無法與公務員在職培訓的切實需求相關,不僅造成培訓效果的不明顯,同時也造成經費支出的浪費。一方面,由于我國政府部門制定的關于公務員在職培訓的相應法規,落實工作存在問題,同時也是由于制定的法規及政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與理論性,共同導致了政策無法落實或者無法有效落實。另一方面,專門針對培訓工作的規定條理性缺乏,沒有系統的制度化規定,使一些培訓工作在沒有確立明確目標的情況下實施,必然無法取得顯著效果。
要想改善我國目前公務員在職培訓的現狀,必然要先加大培訓經費的投入,只有有了基本的培訓經費保障,才能使每位在職公務員都能夠有平均的機會參與定期的培訓,從而有效的提升工作能力與綜合素質[7]。不僅要從財政預算上積極加大培訓經費的支出比例,還要有科學的經費分配制度,以期用最合理的經費規劃比例,獲得最佳的培訓效果。另外要把公務員培訓經費的單筆款項做明確的劃分,針對不同的項目做出相應的比例規定,使每項經費都能夠用到正確的地方,能節約的方面盡力節約,與培訓效果直接相關的方面則必須擴大支出比例。
對公務員的在職培訓要建立明確的政策法規,將培訓工作的法制化程度提升,使各級政府部門和領導深入貫徹落實并執行培訓方案。例如:對公務員參加在職培訓的時間、頻率、內容都要有非常明確的規定,并以法治的手段來強制規定和執行,從而為公務員培訓提供法治保障。
要提升公務員在職培訓的效果,最重要的還是要完善培訓機制。科學的培訓機制是獲得最佳培訓效果的根本保障。首先要根據不同崗位和部門的培訓需求,建立相應的需求分析,只有根據具體職能部門的需求來進行有針對性內容的培訓,才能對公務員自身能力的提升有明顯幫助,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其綜合工作素質。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培訓效果評估,對參與過培訓后的公務員自身能力變化進行科學評估,從而分析培訓效果及培訓的內容,并針對效果的優差繼續調培訓機制。再次完善的培訓機制還要通過有效的激勵來調動公務員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熱情,使之能夠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培訓工作,同時也以積極學習的態度來更好的接受培訓內容。
要針對新公務員培訓機制制定新的管理模式,加強對培訓工作開展和落實的管理干預,促進培訓向著科學化、完善化、有效化的方向發展。一方面在培訓內容上要進行明確的規定,將一些新興的符合公務員工作需要的內容做為重點培訓教材;另一方面建立專門的培訓組織,加強對培訓的科學安排,獲得最優化的培訓資源。
只有通過合理的培訓管理機制,使公務員培訓制度化、科學化、實際化,才能最終獲得有效的培訓結果,使公務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在培訓后不斷的提高,更好地為我國的建設和發展事業做出貢獻。
[1]李勇權,郭遠遠,段 慶.公務員在職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群文天地,2010(5):103-104.
[2]郗春嬡,杜 瓊,趙永倫.公務員在職培訓需求調查分析與思考——以昆明、曲靖為例[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7(2):110-113.
[3]王有杰.突出“三個創新”扎實推進公務員在職培訓工作[J].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12(12):17.
[4]張文豐.對新形勢下我國公務員培訓的創新思考[J].繼續教育,2006(12).
[5]陳 杰.淺析公務員培訓制度的困境及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4).
[6]吳志華,劉曉蘇.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