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 晶
(山西職業技術學院,太原 030006)
旅游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循環型旅游經濟是社會當中新興的一種經濟發展方式,它通過資源、環境以及能源等方面的持續利用,使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及再利用向平衡趨勢發展。目前,循環型經濟在我國還處在最初的發展時期,旅游業需要虛心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促進我國循環型旅游經濟的發展,使旅游產業以循環型經濟為基礎,使我國的生態環境和經濟能夠保持平衡地發展。我國目前仍處于發展中國家,雖然我國資源豐富、地大物博,可是資源的分布極不平衡,人均占有率較低,有效地開展循環型旅游經濟策略,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
循環型旅游經濟本著清潔生產、再循環和再利用的基本原則。它所包涵的領域非常多,其中涉及到旅游資源的開發以及旅游活動過程當中所包涵的各種基本因素,另外還包括旅游景區以工農業為主的各種社會活動情況等,循環型旅游經濟是新型的一種經濟發展方式,其發展需要由新的技術作為動力和支撐,并通過法律的手段給予保障,實現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在這個過程中,還要考慮我國環境,將污染控制到最低,使資源得到持續的利用。循環型旅游經濟屬于循環經濟的一個分支,所以也要遵循3R的原則,實現減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環的原則,通過使無害環境的技術和手段,提高我國生態環境的利用率,使旅游景區當地的社會經濟以及生態系統得到協調的長足發展,在科學合理的保護措施下進行資源開發,使資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做到資源在時間和數量上的合理運用,形成旅游建設與文明發展并重的生態旅游產業鏈。
同時,循環型旅游經濟,是與旅游相關的經濟發展模式,因此,要想使生態環境實現其開發利用與保護的有效結合,必須將旅游景區的環境優化以及旅游企業的經濟效相有效結合,將旅游業持續的發展和景區的環境保護以及社會的就業問題有效融合統一,實現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以及減少資源能源消耗的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構建要求,響應我國降低生態成本投入,減少資源能源浪費的號召,資源節約的同時使企業經濟效果不斷提高。
我國要想構建科學合理的循環型旅游經濟發展模式,必須控制好旅游企業的經濟收入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使旅游業的開發以及生態保護和環境保護之間始終保持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在循環經濟3R再利用、減量化以及再循環的原則基礎之上,使旅游環境得到合理地利用而且還要做到不過度地開發,使旅游環境的生態利用率提高,使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保護穩定且和諧的發展,使旅游生態成本有效降低,并提高其長遠的經濟收益率。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與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以及國外大量游客的涌入,使我國的旅游產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對于我國GDP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旅游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旅游企業的經濟利益被擺在了首位,很少關注旅游企業將環境保護以及資源的可持續使用及其再利用。
旅游企業在規劃時,并未將循環經濟考慮進去,為了企業的經濟利益,瘋狂的開發并濫用旅游資源,使已有的旅游資源遭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而且很多都是無法再修復的。這些不合理現象主要體現在:生態環境被破壞導致發展失衡、旅游景區生態災害不斷加重、水體與空氣嚴重污染、森林與草原不斷退化等。為了能夠將這種旅游企業經濟利益放在首位不計成本的錯誤開發理念改變,旅游業管理部門要樹立新的可持續消費的理念,對旅游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以及旅游消費者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其改變原有的思路。使旅游企業在開發旅游景區時,可以自覺的對景區環境進行保護,另外還要積極的宣傳并提倡旅友們即旅游業的消費者的綠色消費,引導游客保護生態環境,愛護公共環境,不亂丟垃圾以及文明觀景等行為,避免旅游景區的環境污染。旅游企業在設計及制定旅游線路時,要將循環經濟的具體要求充分地考慮進來,在確保為游客提供高質量的旅游線路的同時,使旅友們感受到循環型旅游的重要意義,使旅友的價值觀念及審美態度得到提高。
旅游業的旅游產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這是和旅游環境密切相關的。通過旅游景區產品生命周期的情況能夠將當地旅游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顯示出來。關于旅游景區的生命周期通常包含探索期、發展期、飽和期、停滯期以及衰退期,按照各個旅游景區不同的性質,導致某些旅游景區還有相應的復蘇期,通過各種保護手段,有效延長旅游景區的生命周期,使景區能夠得到持續的發展以及長期的利益。
旅游業要立足當下,放眼長遠,積極構建循環型旅游經濟完整的產業鏈。從而實現旅游業區域性的協調發展,確保當地的循環型旅游經濟與當地的整體規劃和發展形成統一,與當地的旅游相關企業共同合作,形成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模式。旅游企業要按照當地的生活方式、文化內涵、環境特色等因素,積極建設具有當地風土人情、可以將當地特色展現出來的特色旅游。要通過口碑和媒體的宣傳,使當地的特色旅游提高影響力和知名度,促進當地循環型旅游經濟得到快速、長遠的發展。構建循環型旅游經濟完整的產業鏈必須考慮各方的均衡利益,對于旅游企業的招商引資和接下來的后續開發和管理工作當中,盡量將各個單位的利益分割問題處理好,將項目的開發者、政府部門以及非政府團體的不同要求處理好,做到各個單位不同責任的明確劃分,制定并完善循環型旅游經濟管理體系,保證各項開發工程可以順利的開展,確保完整的景區生態環境,在有效保護景區生態環境的同時,確定旅游景區穩定及長遠的經濟效益。
按照循環型經濟3R的原則要求,旅游景點在循環型經濟建設的過程當中要按照從旅游資源到代謝廢物到再生資源的利用這樣一體化的反饋式循環,使可利用資源實現有效的利用,對于不可利用的廢物要集中處理,使景區的生態環境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型反饋式循環型經濟流程,形成反饋式合理的循環模式。建立循環型經濟流程的過程當中,各個政府部門需要積極協助合作,按照各部門的職責處理相應事務。另外,還要制定相應的法律和法規,使旅游資源開發的流程得到規范,大力制止破壞景區環境導致污染的行為,并給予相應處罰。建立完整的循環旅游經濟發展體系,使旅游業發展與環境污染間的矛盾在根據上得到解決。
旅游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值得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和共同努力。由于當前旅游資源掠奪式的大量開發,使得我國的生態環境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為了確保旅游經濟能夠持續穩定的長期發展,大力發展我國旅游業的同時,應用循環型旅游經濟模式對于我國旅游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意義重大。
[1]劉 佳,趙金金,張廣海.中國旅游產業集聚與旅游經濟增長關系的空間計量分析[J].經濟地理,2013(4).
[2]毛潤澤,趙 磊.旅游發展對技術效率的影響機制及其區域差異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