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鋼
有效降低空調系統總功率實現空調系統節能目標
王鋼
Point
本文針對暖通空調運行能耗較高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依托節能優化模型給出了暖通空調系統的最優參數,研究結果表明,只要相關參數選擇的合理,便可以有效降低空調系統的總功率,由此便可以實現系統節能的目標。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工程日益增多,與此同時,建筑中的各種設備和設施也隨之相應增多,從而導致了能耗增大,為了避免能耗過高影響到建筑業的發展,對其進行節能已經勢在必行。在建筑總體能耗當中,暖通空調能耗所占的比重較大,故此在暖通空調工程的施工和設計階段必須采取合理、可行的節能措施,借此來降低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能耗。現階段,在暖通空調工程中應用較多的節能技術有以下幾種:排風熱回收系統、冷凍水大溫差系統、冰蓄冷技術、熱回收技術、全新風量運行等,其中每一種節能技術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和適用項目,具體應用時需要從技術性和經濟性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空調系統的能耗除了與氣候環境、圍護結構等因素有關之外,還與系統的設計參數有關,若是在暖通空調工程施工階段的參數設計不合理,則會導致系統的能耗過高。所以,必須在工程設計階段,通過相關的計算和模型合理確定系統參數,以此來達到節能的目的。
想要使暖通空調系統的能耗達到最低,就必須采取最為合理的節能設計方法,按照上文的分析可知,設計參數是影響系統能耗的關鍵性因素。故此,本文基于節能優化模型,對暖通空調系統進行設計。
1.模型與決策變量的確定
為了便于研究,本文提出的暖通空調系統是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變頻送風機1臺、變速冷凍水泵1臺、制冷機1臺、定速冷卻水泵1臺、單速冷卻塔1臺,系統節能優化模型如下:
minPtotal=+Pfan+Ppump+Pchillsr+Pcondpump+Pcoolingtower
在該模型當中,Ptotal代表空調系統的總功率;Pfan代表風機功率;Ppump代表制冷機功率;Pcondpump代表冷卻水泵功率(因本次研究中選用的冷卻水泵為定速水泵,故此,Pcondpump為常數)Pcoolingtower代表冷卻塔風機功率。在該節能優化模型當中,決策變量共計4個,分別為:
mair(空調系統的送風量)、mwater(冷凍水流量)、tcwt(制冷機出水溫度)、tctset(冷卻塔出水溫度)。
2.關鍵參數的確定
由于該節能優化模型當中涉及的參數相對較多,其中一部分為常數,另一部分則與氣候或設備有關,故此在對模型進行求解前,需要合理確定關鍵參數值。本次研究采用的是Energy Plus 軟件進行仿真模擬,主要參數如下:冷負荷357.7kW;室內溫度23.9℃;室外溫度25.6℃;相對濕度54%;新風量5kg/s;照明負荷105.3kW。該空調系統中冷卻水泵為定速水泵,其基本參數如下:額定流量為0.036m3/s;額定壓力為179352Pa;額定功率為9172.30W;電機功率為0.9。
3.模型求解
節能優化模型實質上是一個非線性、多變量的數學模型,為了便于求解,決定采用Lingo9.0軟件,該軟件最為顯著的特點是能夠對LP、QP、NLP以及MIP進行求解,其不但能夠進行快速求解,而且還能對結果進行分析。系統節能優化模型建立的最終目標是在滿足冷負荷要求的基礎上,降低空調系統的總功率,故此可結合mair、mwater、tcwt、tctset這4個變量以及與之相關的送風溫度和表冷器進出水溫差,并利用Lingo對模型進行求解。
4.節能效果對比分析
最優解就是該空調系統的最優工作點,在上述條件下,暖通空調系統的總功率為122.55kW。為了評估該工作狀態是否節能,可使空調運行在非最優狀態下計算總功率,隨后通過對比便可得出相關結果。例如:在該最優解中,送風溫度為11.37℃,與之相對應的最優送風量為28.27kg/s,下面將送風溫度的設定值由8℃逐步提升至15℃,在保持其它參數不變的前提下,分別求出每個溫度對應的暖通空調系統總功率,具體結果如下:溫度為8℃時,總功率為124.56;9℃時,總功率為123.59;10℃時,總功率為122.93;11℃時,總功率為122.58;12℃時,總功率為122.65;13℃時,總功率為123.30;14℃時,總功率為124.85;15℃時,總功率為127.90。11.37℃時的系統總功率為122.55,由此可見,該送風溫度為最優。若是想要驗證其它參數是否最優,也可采取相同方法,以制冷機的出水溫度為例,得出的最優解為5.84℃,下面將該溫度由1℃逐步提升至10℃,然后分別計算出與各個溫度相對應的系統總功率,再與最優解進行比較,結果表明,5.84℃時的總功率最低。
(作者單位:中國航空規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