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東/文
產城協調發展機制構建
■于新東/文
研究產城融合實現機制問題,有時就會想到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來源于生活,而又特別生動貼切地能夠反映城市與產業融合互動發展關系之本質。我把產城協調發展機制問題形象比喻為城市與產業相知相守、相濡以沫的“一場戀愛婚姻”。
研究產城融合實現機制問題,有時就會想到一個十分形象的比喻,來源于生活,而又特別生動貼切地能夠反映城市與產業融合互動發展關系之本質。我把產城協調發展機制問題形象比喻為城市與產業相知相守、相濡以沫的“一場戀愛婚姻”。
大家試想一下,產城融合不正是待嫁之產業與欲娶之城市間的一場戀愛、直至步入婚姻殿堂嗎?產業期望能投入一個個能使自己生根發芽乃至開花結果的城市的懷抱,而城市也都期待著把一個個能夠茁壯成長及至產下金蛋的產業攬入懷中。愿望都如此,也都十分美好,可謂情理之中。但結果也正如同戀愛婚姻家庭,有著迥然不同的各種結局。當然,總的規律就是那句經典名言已經深刻揭示出來了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具體到產業與城市的這場戀愛婚姻,不外乎這樣幾種情形以及相應的幾種結果。
其情形,從戀愛婚姻權的自主與否來看,一種是包辦婚姻,一種是自由戀愛,當然還有一種就是媒妁之言。城市與產業的匹配,從歷史及現實來看,完全可以找到與上述三種戀愛婚姻一一對應的活生生的情形。與包辦婚姻相對應的這一種是指派給城市的產業,姑且稱之為“計劃型產城匹配”或者“行政指令型產城匹配”;與自由戀愛相對應的這一種是城市漫長發展進程中自然而然內生形成的產業,我想比較恰當的稱謂就是“內生型產城匹配”或者“自然成長型產城匹配”更或者“你情我愿型產城匹配”;與媒妁之言相對應的最后一種就是指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無論是城市能級提升之需,還是功能優化呼喚,都需要城市加快培育發展相應的產業,于是既結合自身基礎、特色與優勢,又充分分析相關產業現實及潛在的發展規模與前景,而決定培育發展的產業,我研究稱之為“外來移植型產城匹配”或者“雙向選擇型產城匹配”。
其結果,不管是包辦婚姻,還是自由戀愛,抑或媒妁姻緣,都不外乎融合美滿和分手離棄兩種。正如前面所說,融合美滿的都是相似的,所有實現有機融合發展的產城也大體都是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而分手離棄的就各有各樣、程度不一了,也就像分道揚鑣的戀愛婚姻,或性格不合、或感情破裂,沒能夠有機融合的,有的是產業不服城市的水土,有的是城市不是產業的那盤菜,總之相互不適應。而具體的產城矛盾糾紛表現就是相互掣肘、兩相遺忘,一方拖另一方后腿,最壞的結果就是產業萎縮、經濟蕭條、城市破產。再來看“包辦婚姻”與“自由戀愛”兩種情形各自出現不同結果的可能性。第一種類似包辦婚姻的指令型產城融合,問題出現的概率是最大的,也就是說這種模式的產城融合,其結果大多是勞燕分飛。第二種類似自由戀愛的內生型產城融合,當然其最多的結果是類似夫唱婦隨、琴瑟和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城相互促進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內生型產城融合也不是永久的保險箱,最大的挑戰來自于產業發展的生命周期。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比如底特律和汽車產業。不過,話得說回來,辯證看,內生型產城融合至少在美滿道路上是可以走得更遠更好的。
基于上述理論分析的鋪墊,我研究認為城市與產業、或者產業與城市要真正實現和諧美滿的局面,就要盡可能走“內生型產城匹配”或“自然成長型產城匹配”更或“你情我愿型產城匹配”的演進路線,或者即使是走“外來移植型產城匹配”或“雙向選擇型產城匹配”的演進路線,但也都要時刻強調城市與產業二者之間的相互匹配、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因此,努力構建起能夠不斷促進產城融合發展的相關運作機制就顯得尤其必要。而遵循上述美滿婚姻的基本原理,產城協調發展機制的構建自然也應當遵循以下的目標方向與方式方法。
一是成長水土要一致。說白了,成長水土就好比談婚論嫁所常常強調的門當戶對。正如同一對成長于截然不同環境和條件下的兩個年輕人要走到一塊很不容易一樣,截然不同成長起來的一個城市和一個產業要走得一塊當然十分困難,即使勉為其難,其結果也必然是痛苦。舉例說,一個自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之城市,非要去發展什么重化工業,豈不是為難彼此嗎?因此,這第一個關鍵的機制就是要圍繞城市的地理氣候、資源稟賦、風土人情等,培育發展相應的產業;而產業的落戶選址也一定要充分考慮自身與當地城市的匹配度。
二是價值取向要一致。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大家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一定要有共同語言”或者“就是因為沒有共同語言”。實際上,這里講的夫妻之間共同語言指的就是基本一致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城市與產業同樣存在一個包括價值取向在內的“三觀”需要一致的問題。具體說,就是城市發展提升的目標是什么、追求是什么、理想是什么,這些是決定城市要培育發展什么樣的產業的關鍵一環。舉例說,一個旨在利用優美自然環境、追求滿足人們休閑之需的人口較少而地區廣闊的城市,非要去發展勞動力密集型加工產業,豈不是南轅北轍、離心離德?因此,這一條的關鍵機制就是要圍繞城市今后發展的定位與目標,積極培育發展相適應的產業。
三是行動步調要一致。所謂步調一致,在婚姻中,最為常聽到的詞就是夫唱婦隨、舉案齊眉。如果一對夫妻老是你干你的,我做我的,日子長了,自然就生分疏遠了。城市與產業的融合發展之路一定也是這么回事。如果城市自管自地興建,什么道路、橋梁、市政工程等,而不去考慮當地產業發展的需要,當然產業會因此而衰落。又如果產業也是自管自發展,什么當地自然資源、當地人力資源、當地發展定位等,都不去考慮,而是脫離城市搞獨立王國式的發展,當然城市也會因此而受傷。最終結果就是城市和產業兩敗俱傷、雙雙出局。因此,這里的關鍵機制就是要相互扶持、步調一致地實現共享發展目標。
四是戰略前瞻要一致。戰略前瞻,通俗講就是對未來發展的規劃。在婚姻家庭中,對未來日子的規劃就如同人的職業生涯規劃一樣重要。而對未來日子的規劃與憧憬,家庭成員都大體一致,才能齊心協力地共同創造幸福美滿的未來。同樣地,在城市與產業的融合發展進程中,只有城市的未來發展目標、方向及其戰略制定、與產業的未來發展定位、路徑及其戰略規劃基本一致,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才能夠實現相得益彰。因此,這一條的關鍵機制就是要圍繞發展規劃的制定,著眼于多規合一、相互呼應,在城市發展規劃中充分考慮產業發展的因素,而在產業發展規劃中同樣要充分吸收城市提升的需要。從而,城市與產業攜手并進,共創美好明天。
(作者單位: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