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懿,尚云曉,陳 丹,吳 瓊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4)
PBL結合CBL教學法在七年制兒科課間實習中的應用
張 懿,尚云曉,陳 丹,吳 瓊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遼寧 沈陽 110004)
目的 探討PBL結合CBL教學模式在七年制兒科課間實習中應用的效果。方法 將七年制臨床專業學生72人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6人。在兒科課間實習中,實驗組采用PBL結合CBL的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對兩組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及理論考核成績進行比較。結果 實驗組學生對PBL結合CBL教學模式評價較高,且理論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PBL結合CBL教學模式可激發學生兒科課間實習的興趣,有利于理論結合實際及臨床思維的培養,且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兒科;PBL;CBL;教學模式;課間實習
課間實習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醫學生綜合處理問題能力和培養高質量醫學人才的重要途徑。兒科實習帶教中存在醫學生興趣不足、課程內容多實習課時有限、大多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等問題。如何在兒科實習帶教中正確運用教學模式對培養醫學生臨床思維及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實踐了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與案例教學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相結合的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生72人,每組9人分為8組,隨機抽取4組為實驗組,采用PBL結合CBL教學法展開實習教學;另外4組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組 PBL教學模式結合CBL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1)病例選擇:結合教學大綱選擇患有典型、常見、多發病的病例,實驗室、影像等輔助檢查全面,診療過程記錄翔實,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初步做出診斷。(2)問題設計:問題要有啟發性、邏輯推理性,結合病例由淺入深,符合臨床思維。(3)教師引導:帶教教師將病例與問題在理論課前發給學生,使學生充分預習,帶著問題聽課,提前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分工查閱資料等。(4)討論總結:實習課當日由教師組織,集中分析討論病例,鼓勵每位小組成員積極發言,以學生之間的討論為主,教師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啟發和引導,最后對討論情況進行總結,包括知識點的歸納、相關知識的拓展、點評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肯定學生的優點。
1.2.2 對照組 傳統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以教師為主導進行講授,學生被動參與,通過說教的方式將實習內容傳授給學生。
1.3 教學效果評估
1.3.1 問卷調查 授課結束后由其他非授課教師采取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問題包括:是否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自學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了臨床思維。統計學生對每個問題的回答,分為肯定、否定和其他(態度不明確或棄權)。
1.3.2 理論考核成績 應用SPSS 11.5軟件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理論考核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成績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模式持肯定態度的人數多于對照組(P<0.05),且理論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學生對各自教學模式的評價調查(人)

圖1 兩組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評價調查
表2 兩組學生理論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生理論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人數3 6 3 6成績8 0 . 2 6 ± 8 . 8 3 7 5 . 7 1 ± 7 . 9 3
PBL教學法于1969年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Howard Barrows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提出,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基礎,學生自學與導師指導相結合的小組教學法。該方法強調以問題為導向,可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培養判斷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對發展合作與自主學習能力非常有效,已被全球知名醫學院校廣泛應用于臨床教學,成為國際上較為成熟的教學模式[1]。
CBL教學模式始于19世紀70年代,由美國哈佛法學院院長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最早創建,到了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多數醫學院校都采用了這種教學模式。CBL教學模式的特點與核心是以病例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主要過程是教師運用精選出來的病例材料,使學生進入某種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求知欲,再由教師對特定病例進行講解,擴充知識,使學生可以通過鮮明、生動的病例了解相關知識,對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非常實用[2-3]。
在以往的實際教學中發現,只應用PBL教學法往往容易回到從疾病到癥狀的“教科書式”思維模式;單純應用CBL教學法,由于學時限制,每次實習課只能學習有限的病例,無法對臨床的諸多疾病一一列舉。PBL教學模式結合CBL教學模式的特點是把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臨床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課后自主查閱資料,小組間通過互相協作分析、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醫學知識。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豐富了教學內容,使理論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學生的求知欲得到了增強,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實際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由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對PBL結合CBL的教學模式給予了較高評價,在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臨床思維幾方面比對照組持肯定態度的人數多(P<0.05),且理論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PBL結合CBL教學模式對實習帶教教師要求更高。首先,病例的準備既要從臨床實際出發,具有代表性,又要緊緊圍繞教學大綱,并能激發學生討論的興趣。其次,因為課間實習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臨床,臨床思維能力欠缺,提出的問題應按照診斷分析的思路循序漸進,使學生分析問題時能抓住疾病特征,建立臨床思維。最后,教師應從根本上轉變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的觀念,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作為參與者,只在必要時給予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Karpa K D,Vrana K E.Creating a Virtual Pharmacology Curriculum in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One Medical School's Experience [J].Acad Med,2013,88(2):198-205.
[2]Lee B F,Chiu N T,Li C Y.Value of case-based learning in a nuclear medicine clerkship[J].J Am Coll Radiol,2013,10(2):135-141.
[3]Lutsky K,Glickel S Z,Weiland A,et al.What every resident should know about wrist fractures:case-based learning[J].Instr Course Lect,2013(62):181-197.
[4]李秀楠,吳玉梅,付婷輝,等.PBL結合CBL教學法在住院醫師臨床思維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3,27(7):32-34.
G526.5
B
1671-1246(2015)04-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