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安世
(濮陽市華龍區機關事業單位社保中心,河南濮陽457001)
淺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改革
褚安世
(濮陽市華龍區機關事業單位社保中心,河南濮陽457001)
國務院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機關事業單位參保范圍和繳費比例及計發辦法將與企業基本一致。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由原來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這兩項制度合二為一,也就是養老保險制度并軌。這項改革是我國實現公平養老邁出關鍵性的一步,意味著我國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將告別養老金“免繳費”時代。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改革
2015年1月14號國務院出臺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 [2015]2號)(以后簡稱《決定》)使我國機關事業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更加公平更加持續,是我國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的重大突破和里程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中央把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近來年,隨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全面建立,廣大農村和城鎮居民普遍參保,加上企業職工和其他就業群體,社會化的養老保險制度已經覆蓋了全國8.3億多人;只有5000萬多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和退休人員游離在養老保險制度之外,成為制度全面覆蓋的“短板”和“空白”。現在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期只有6年時間,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是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確保實現第一個“一百年”目標的重大舉措。
近年來,按照公務員法的規定,開始實行公務員辭職辭退制度,部分地區還開展了公務員聘任制試點:事業單位也正在加快分類改革,推行全員聘用制。建立統籌互濟、社會化管理的養老保險制度,有利于分散單位的退休費用負擔,確保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發放,維護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是形成能進能出、合理流動的用人機制的有力制度保證。
由于歷史原因,我們國家在養老保險問題上產生了“雙軌制”,即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企業養老保險制度相對比較公平,職工退休費的多少與職工退休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多少有關,與繳費的時間長短有關,總體反映出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但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制度較企業養老保險制度相對滯后。首先是沒有實行全員參保,在《決定》出臺前,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全國大概有5000萬人。其實是即使參加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員,由于國家沒有統一的頂層政策,全國多地區出現了繳費比例高低不同的養老保險制度,他們的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比例相差很大。以上這三種情況是完全可能存在的。企業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但退休時領取的退休費還比不上機關事業單位中的不交納養老保險的或者是少繳納養老保險的,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在《決定》出臺后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基本一致。單位繳納部分為職工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部分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工作人員退休時退休費的計發辦法與在職時繳納養老保險的多少掛鉤,與繳納養老保險的時間長短掛鉤,與企業職工退休費的計發辦法基本一致。因為計發辦法基本一致,長時間的實施下去,企業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差”將會逐步縮小,最后達到基本一致。
另一方面在養老保險的征收上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繳費的比例完全一樣,同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全員參保(不參保人員多是工作時間較早的工作人員),這樣在養老保險問題上企業和機關事業人員就基本一致了,就消除了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參保或少繳費而退休待遇高的特殊待遇了。使社會矛盾進一步化解,社會更加公平。
在《決定》實施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由于不參加養老保險或者參加了養老保險但是退休后退休費的計發辦法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多少無關,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的時間長短無關,只與退休前的工資數額有關,與工作年限長短有關。例如,一個人上世紀70年代時二十多歲參加工作目前已退休,他的工齡是40年,退休費的計發辦法是基礎工資乘以90%,其余各項津貼照發,此人若是一般工作人員他的退休費也許在三千元左右,此人若在退休前最后一年被提拔或職稱上有所提高,其退休費也可能是四千元或更多。不管這個人是繳納了養老保險或是不參加養老保險他退休費的結果不外乎這兩種情況。
但是《決定》出臺后由于退休費的多少與繳納養老保險的多少有關,與繳費的時間長短有關。假如上述那個人剛一參加工作就按《決定》要求執行養老保險政策,退休時計算其退休費,退休費的變動不會太大,因為他繳納的時間長短一樣繳納的數額只是最后一年不一樣,總繳費的數額變動不會太大,所以最終退休費的大小變動非常小。
所以《決定》實施后,退休費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能夠更加全面的體現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整個職業生涯的勞動貢獻,進一步增強其在職期間工作的積極性。
首先,《決定》實施后機關事業單位所有工作人員將全部納入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全國參保將有5000萬人納入,參保人員的增加無疑增加了基本養老保險的收入。其次,繳費比例的調整將單位繳納部分定為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部分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同時再加上職業年金,單位部分為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部分為個人繳費工資的4%。兩項相加要比《決定》實施前的比例大得多,因此,征收的基本養老保險比《決定》實施前要大得多。再次,短期內退休費待遇變動不會有太大變化,因為《決定》實施后,對已退人員的退休費有調整,但是幅度不會太大,而新退休人員又太少,所以短期內整個退休費的支出變動不會太大。最后,因《決定》出臺后遵循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的原則,同時在繳費基數的選擇上又按照當地社會平均工資60%至300%的原則。這有利于基本養老基金的收入。綜合以上四個方面的因素,《決定》實施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的收入將會大幅增加,基金結余將會大幅增加。
國務院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一個統一,五個同步”。“一個統一”就是: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等城鎮從業人員統一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都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都實行與繳費相掛鉤的養老保險金待遇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化解“雙軌制”矛盾。在此基礎上,形成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并行的兩大制度平臺,并可相互銜接,從而構建起完整的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體系。“五個同步”:一是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避免單獨對事業單位退休制度改革引起不平衡。二是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在優化保障體系結構的同時保持待遇水平總體不降低。三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在增加工資的同時實行個人繳費。四是待遇確定機制與調整機制同步完善,退休待遇計發辦法突出體現多繳多得,今后待遇調整要綜合考慮經濟發展、物價水平、工資增長等因素,并與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統籌安排,體現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原則。五是改革在全國范圍同步實施,防止地區之間出現先改與后改的矛盾。“五個同步”突出了改革的系統性和調節性,綜合平衡前后的各種關系,有助于形成社會共識,保證改革順利推進。正因為這“一個統一”“五個同步”反映了在《決定》的實施時,國務院全面考慮、深遠謀劃、統籌兼顧。《決定》將穩步實施影響深遠,對我們國家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將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決定》的出臺,將是我們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的一大東風,它將長期有力推動我們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公平、合理、持續、健康向前發展,它是我們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事業的里程碑。
[1] 《機關事業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2014年1月14日中央一臺新聞聯播播出).
[2] 中國勞動保障報(2015年1月16日星期五第5355期)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建設的一項重大突破——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就貫徹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答記者問.
[責任編輯:王 鑫]
F840.67
A
1005-913X(2015)06-0033-01
2015-05-14
褚安世(1968-),男,山東棗莊人,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