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新
(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青島 266404)
隨著我國物流產業的建設發展,物流園區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園區的數量不斷增大,功能和服務日趨完善。作為交通運輸的樞紐港口積聚了大量的專業物流企業,具備規模管理和經營的條件,因此依托港口發展物流園區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董家口港物流園區就是依托港口而建的港口物流園區典型,是青島市在“十二五”物流發展規劃中重點建設的七大物流園區之一。青島港周邊土地寸土寸金,不存在閑置的問題,但港口物流園區贏利能力還有若干提升的空間。本文以提升港口物流園區贏利能力為出發點,對董家口港物流園區的贏利模式進行剖析研究。
港口物流園區通過聚集和擴散效應增加物流量,提高經濟效益,此外還可產生多個層面的益處。首先,大批企業入駐物流園區,給港口帶來穩定的貨源,提升港口的競爭能力;其次,物流園區會培育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暢通渠道,促進商貿服務業發展,從而推進腹地經濟發展;最后,港口物流園區可以促進臨港工業的發展。
我國的港口物流園區雖然起步較晚,但在政府的支持下,港口物流園區,特別是大型港口物流園區,由于物流基礎條件好、貨量充足等條件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如上海臨港物流園區、大連保稅物流園區、天津港物流園區等。但與鹿特丹港口物流園區、新加坡港口物流園區等世界先進港口物流園區相比,我國的港口物流園區在贏利方面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盈利模式相對單一,主要贏利點集中在園區基礎功能,增值贏利能力較弱或缺失;園區雖然集聚了大量的物流企業,但其效益主要體現在形式,沒有產生效應;對政府的依賴性強,包括通過獲取廉價土地用于出租,稅收減免,或政府撥款等。
我國港口物流園區按照興辦主體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政府主辦型,多采用經濟開發的模式;政府規劃+企業運作型,多采用主體企業引導模式;企業自辦的專業型,采用物流地產商模式;市場自發形成+政府規劃型,屬于綜合治理型。其中第一、二種類型較為常見。青島市政府在董家口設立經濟區,負責整個區域的規劃與發展,但港區的開發由市政府委托青島港集團開發建設,港區配套的物流園區也以青島港集團為主開發,因此董家口港物流園區應屬于第二種開發建設模式。
港口物流園區的興辦主體不同,發展目標就會有所差異,其對物流園區的贏利預期也會有所不同,存在近期與遠期、宏觀與微觀、整體與局部等方面的差異。比如:政府主辦型要考慮對本地經濟的促進作用、近期社會效益和遠期發展效應;政府規劃+企業運作型則會考慮物流園區與企業主業協調發展的問題。
從我國現有第二種類型的港口物流園區來看,其經營主體包括港口企業和專業物流企業。這兩類企業在經營港口物流園區時,其經營管理模式不可避免地受主體企業的經營模式的影響。董家品是新開發的港區,許多港口功能尚待完善,為了盡快形成運作規模,經營主體必然會協調其對港口和物流園區的贏利需求。至少在開發的初期,物流園區服從并服務于港口的運營發展是常見的做法。為了加快碼頭營運,港口公司會在物流園區使用方面為船東、貨主做出大幅度的優惠,如減免堆存費和優惠的物流合資項目等。目前入駐董家口港物流園區的企業絕大多數是船東和貨主企業。這種上下游企業的聯合決定了董家口港物流園區的經營管理模式,但在快速帶來大量物流的同時,也制約物流園區贏利模式的設計與發展。
董家口港物流園區依托港口而生,服務于周邊產業區,港口和產業區又反過來決定著物流園區的贏利模式。董家口港的建設目標是建設國家干散貨集散中心和能源儲運中心,打造國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價格形成中心,董家口產業區的發展目標是依托港口優勢發展石油化工、鋼鐵冶金、裝備制造、汽車等臨港產業,因此大宗散貨如礦石、原油和化工產品等將是董家口物流園區的操作對象。大宗散貨物流具有量大、可批量操作的優勢,但易受國家政策和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另外,大宗散貨貨源地和消費地相對固定、貨主高度集中、海運和鐵路運輸方式集中,以大宗散貨為操作對象的港口物流園區很難擺脫普通操作堆場的贏利模式。
港口物流園區建設大致可以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三個階段。不同成長階段的贏利模式會有所差異,但上一個階段要為下一階段留有發展空間,每個階段都應服務于園區的頂層贏利模式。創建董家口港物流園區贏利模式時要充分考慮三個階段的不同特點。初創期要發揮地理和場地資源優勢,提供倉儲、多式聯運等服務;成長期要適應物流國際化的需要,大力發展保稅物流;成熟期要重點研究園區的增值服務。
要敢于突破園區類型的限制。學術界根據物流園區的一些特點把園區分為轉運型、倉儲型、流通加工型和綜合型等,并為各個類型設立不同的發展方向。這種分類從標準化的角度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同時又限制了園區的創新發展。物流園區在中國的發展不過十多年的時間,不同的物流園區在時間、空間、地理、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因素也不相同,以類型規范自己就如同自縛手腳,得不到長足的創新與發展。
從全國物流園區的收入構成來看,庫房、貨場、辦公樓租金仍然是物流園區的主要收入來源。相比之下,港口物流園有充足的貨量,其基礎贏利功能較為扎實,物流轉運和倉儲功能就足以保證園區的正常運行。但董家口港物流園區還應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夯實自己的基礎贏利功能:一是做好合作客戶的選擇,實現貨主單位與獨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有效融合;二是要致力于與周邊產業的融合,有效地服務并支持周邊產業的發展。
1.大力加強保稅物流園區的建設,將董家口的港口功能優勢與周邊產業區的政策優勢疊加,以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貿易與國際采購為服務方向,為物資流向復雜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運輸需求提供一個特殊的政策平臺,為物流供應商提供保稅物流園區的綜合物流服務。同時,可作為貿易中間商提供基于保稅物流園區特殊政策平臺基礎上的貿易代理服務。
2.關注區域內的政策發展。青島市正力爭成為中韓自貿區談判中設計的金融、保險、證券、物流等服務貿易領域開放的試點城市,董家口港物流園區要為迎接中韓自貿區的建設作好自己的準備,發揮與韓國的經貿合作優勢,探索具有青島特色的國際物流園區經營模式。
要以創新利潤源為出發點,強化園區增值性。信息服務、金融服務、供應鏈管理不再是物流價值增值過程的輔助成分,而是現代物流的利潤源。
1.建設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利用網絡化、信息化等現代手段,優化整合相關物流資源,為園區物流系統提供共享交互的載體,從而為企業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的增值服務,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實現社會物流系統的優化運作。
2.以物流信息交易平臺為依托,創新供應鏈。一要整合園區內部及腹地的物流企業,二要整合上下游產業,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打造區域特色的供應鏈管理,通過多方合作、共贏發展,實現價值鏈的提升。
3.大力發展物流金融。通過物流園區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創新融資渠道,改變傳統的融資模式,推行貨物質押、定單質押、融資租賃等融資手段,提升資金利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總之,董家口港物流園區作為一個以大宗生產資料操作為主的物流園區,其建設開發初期的贏利模式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但這并不影響它成長為一個現代化的具有強大贏利能力的港口物流園區典型。在初創期就作好贏利模式的頂層設計,有計劃地推進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可以有效地避免園區利益的割據與爭奪,突破許多物流園區發展的瓶頸問題,實現園區企業與產業的和諧發展,走出一條現代化的港口物流園區贏利模式。
[1]何芳等.物流服務水平對企業贏利能力影響的探討[J].商業經濟,2009(4):94.
[2]馬妙明.不同發展階段下各類型物流園區的盈利模式研究[J].商業時代,2011(22):36.
[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中國物流園區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