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昀倩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福州 350202)
從世界各國來看,債券市場的發展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完善的債券市場機制對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融資渠道的多樣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債券市場的合理應用,國家可以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融資者能夠很快的實現資金的融合,投資者可以不斷的優化投資資源的融合,使資產和風險處于平衡狀態。但是由于債券市場在發展時信息的完整度和透明度較差,這使得債券市場難以有效的運行,引發債券市場的混亂。在這樣的情況下,信用評級制度應運而生。本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將從信用評級制度入手,第二部分將介紹信用評級制度在債券市場環境之下應用的現狀,第三部分探析信用評價制度存在的問題所在,第四部分會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不斷完善信用評級制度,以促進我國債券市場的有效發展。
現在的信用評級制度是由美國最早提出的,它的概念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進行界定。狹義上是指對金融市場主體和金融工具的資產、經營和信用等方面進行具有客觀性的評判,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評價和分級,并將結果公之于眾;廣義上是指比狹義的信用評級業務更具有深度和廣度,其使用的主體不僅僅局限于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在內容上也增加了對管理質量和資產流動等多方面的評估,評價范圍更為廣泛。[1]
信用評級制度具體分為以下幾類:一是企業信用評級,包括工業、商業、建筑業、交通業等多種性質企業的信用進行評級;二是證券信用評級,包括長期債券、短期債券、基金等具有商業性質的票據進行信用評級;三是國家主權信用評級,它是對一個國家償還債務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償還債務的意愿進行評定的一種方法。
在法律建設上來講,雖然信用評級制度有著一些法律規定的存在,但是這些規定十分的零散,不成系統,對于信用評價機制的法律監管上出現了很多空白的地方,缺乏強制性的規定。法律監管的不利,直接導致債券市場鉆法律空子情況的增多,市場進入和退出出現了很多不正當的競爭,不能符合規定發展。因此,信用評級制度難以得到發展,不良競爭情況經常的產生,導致債券市場難以正常的發展。
在信用評級制度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監管機構對其做出了規定和要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監管,各部門責任劃分不明確,使金融監管上出現了盲點。在信用評級制度上沒有一個專門的金融監管部門,這使得從業要求和從業規范都難以得到有效的制定,從而導致金融監管難以產生真正的監管效果。
由于法律建設的不足和金融監管的力度不夠,導致在信用評級制度的實施過程中產生了很嚴重的惡性競爭。在市場機制準入原則上,缺乏市場準入的限制,各監管機構對其業務的判定只局限于很小的一部分。另外,由于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的不完善,債券的發行未同信用評級制度相聯系,導致評級市場的需求過小,業務量不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增加自己的業務,擴大市場份額,各評級機構使出各種手段,使得惡性競爭愈演愈烈,達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
在發展過程中,信用評級機構已經完成了基本內部制度的構建,但是內部制度的建立并不完善,并沒有十分系統準確的評價機制,缺乏對評價對象的進行公證客觀的評價的能力,評級結果不準確。
目前,在債券市場環境下,信用評級機構發展的規模較小,發展態勢不佳,信用評級門檻受到限制,小機構頻頻出現,魚目混雜,某些機構作假情況十分嚴重,因此評級機構在大眾心目中的信譽度不高,難以得到大眾的認可,評級市場難以得到長期有效的發展。與此同時,由于評級市場過于狹小,導致評級機構業務的開展受到了限制,評級結果不具有很大的權威性。所以,在當下這個時期,十分缺少信譽較高,值得信賴的評級機構。
目前,債券市場的發展十分緩慢,債券市場不發達。在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少數的大型企業才會在有需要的情況下進行評級。目前在證券交易上所交易的債券信用等級全部都很高,因此債券評級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評級的目的更多得體現出了評級對象的客觀需求,評級地位的重要意義并不能真正的體現出來,其重要性難以確定。
外部環境較差,使信用評級受到了阻礙。由于管理條例的規定,企業債券的發行利率不得高于同一時期銀行儲蓄利率的40%,為了增加債券的吸引力,企業就會調低債券的發行利率,這會造成投資者對債券的投資欲望減弱,使企業發行的債券受到阻礙,在這樣的情況下,債券評級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因此,無論債券信用等級是高還是低,都不會造成什么重大的影響。一般而言,投資者在投資大多數都只是考慮到了利益的大小,而忽略了風險的存在,這使得債券評級制度的作用減弱,嚴重地影響了評級機構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由于信用評級行業的起步較晚,發展比較緩慢,未能在市場上形成良好的信譽,這就要求國家的有關部門建立出相關的市場準入機制,提高市場準入門檻,防止信用評級機構發展泛濫。如果信用評級機構過于泛濫,為了爭取到更多的業務量,必定會使行業形成過度的競爭,評級機構為了迎合客戶的需求,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肆意的評級,使評級失去了它應該具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這會影響到信用評級機構賴以生存的信譽,使整個行業都受到波及,不能快速的得到發展。為了評級機構的進一步發展,可以借鑒和引入別國高端的準入機制,完善市場準入的原則,使評級行業進行合理正當的競爭,促進評級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國家立法部門可以針對當下信用評級行業的發展狀況和法律上所存在的漏洞,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以立法的形式促進信用評級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在立法過程中,要不斷的發現和改進法律法規在這一方面存在的不足,為其發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防止惡性競爭的產生。對于評級機構中存在的肆意評級的行為進行嚴格的處罰,如果情節嚴重,應該對這一機構進行取締,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評級的公平性和真實性,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評級行業的有序發展。
當前,部門監管不力是信用評級行業發展的重要阻礙。由于監管不力導致的行業惡性競爭時有發生。只有完善了行業的部門監管,才能使惡性競爭等不良行為得到遏制,為行業的長足發展創造條件。
現如今很多的投資者規避風險的意識還沒有形成,一味的只注重利益的多少,這對于債券評級是十分不利的。要培養投資者甚至于市場對債券評級有個科學的認識和了解,認識到市場本身存在的風險,正確的運用評級數據和結果進行合理的投資,才是促進債券市場快速發展一個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通過對信用評級制度的了解和認識,使我們深刻的意識到了在債券市場環境下對信用評級應用的重要性。只有在正確的認識和使用信用評級制度的基礎上,才能不斷地促進債券市場的快速發展。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激勵機制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規的支持,才是促使信用評級制度更好的為債券市場服務的關鍵,才是促進信用評級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舉措。雖然,信用評級行業的發展還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弊端,但是我們可以相信,只要在正確的引導之下它必定會得以健康的發展。
[1]李遠航,張 強,喬煜峰.中美債券市場制度的國際比較及其啟示[J].海南金融,2013,04(4):46-51.
[2]羅 航,羅 蔚.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環境優化研究[J].征信,2012,04(2):36-39.
[3]劉迎霜.論我國公司債券信用評級機制的構建[J].江西社會科學,2013,09(2):156-160.
[4]何 平,金 夢.信用評級在中國債券市場的影響力[J].金融研究,2013,07(4):15-28.
[5]徐道宣,石璋銘.完善企業債券信用評級制度的探討[J].財會月刊,2014,06(30):10-11.
[6]陳秀梅.我國債券市場信用風險管理的現狀及對策建議[J].宏觀經濟研究,2012,08(2):63-66.
[7]陳國緒.我國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制度創新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4,04(8):107-112.
[8]詹筱霞.構建基于企業債券市場化的中國企業債券信用評級制度[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3,09(2):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