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申琴
影子銀行的發展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影響
◎張申琴
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持續上漲,我國影子銀行的種類和規模在迅速膨脹,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國正規銀行金融服務不足的缺陷,同時對我國金融體系的貨幣政策產生了影響,在某些方面干擾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以影子銀行的發展現狀為切入點,從貨幣政策的工具、目標及傳導機制等方面分析影子銀行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并對此提出相對應的政策建議。
影子銀行的定義。影子銀行體系一詞用來最先在美聯儲年度會議上被提出,是對那些有銀行之實卻沒有銀行之名的非銀行機構的概括。此后金融穩定委員會對影子銀行提出了具體的定義:指游離于各傳統銀行體系監管之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的金融中介體系。
影子銀行的分類。我國影子銀行根據具體的表現形式和參與主體的多樣化,可以大致分為銀行表外業務、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產品及民間金融三大類,內容涉及到銀行、保險、信托、典當行及地下錢莊等多個行業。
銀行表外業務:這是影子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銀行的理財產品,業務來往不計入資產負債表。我國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和規模在近幾年內飛速發展,創下了歷史新高。
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產品:主要包括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投資公司及典當行等,其規模也是隨著經濟的增長日益擴大。
民間金融:主要包括民間借貸、地下錢莊、人人貸等形式,根據以往資料和調查結果,當前我國的民間金融規模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2011年借貸余額已經占影子銀行貸款總額的33%,對我國的銀行總貸款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
影子銀行自身具備授信融資功能和中介作用,這兩點對于我國的金融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在彌補了我國銀行的服務缺陷的同時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等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由于影子銀行是游離于銀行體系的監管之外,所以會對傳統的貨幣政策產生一定的影響,其流動性強這一特點對貨幣政策的工具和目標等都產生了一定的削弱作用,下面進行簡要闡述。
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影響。貨幣政策工具是央行為了達到預期的貨幣目標而采取的一種手段,當前我國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有存款準備金制度、再貼現政策及公開市場業務等。
存款準備金制度具體是指央行通過調節利率來調整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供應能力從而控制貨幣供應量。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使得大部分居民存款由商業銀行轉移到了影子銀行,減小了存款準備金的作用范圍耽誤了央行對利率的及時調整,使得存款準備金制度的效用無法被發揮出來。
在再貼現政策中,央行同樣是通過貼現率來對貨幣市場的供求進行干預,再貼現政策用于金融機構的主動申請,而影子銀行的出現無疑帶動了金融創新,造成了商業銀行通過出售理財產品來籌集資金的現狀,央行無法有效的控制并調整貨幣供應量。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央行根據宏觀調控的需要在市場上公開進行政府債券交易來控制貨幣利率及供應量的手段。影子銀行的作用之一就是豐富了市場上的金融工具為人們帶來了更為靈活方便的買賣方式,各種新產品的出現給央行傳統的資產證券產品的交易帶來了很大的不利因素,公開市場業務面臨著影子銀行所帶來的巨大挑戰。
對貨幣中介目標的影響。我國的貨幣政策主要是通過影響貨幣供應量或利率來實現宏觀調控,而貨幣的供應量就是中介目標。當前影子銀行覆蓋范圍還不算廣,缺乏統一的運行機制和監管制度,而銀行的監管體系無法將影子銀行納入監管范圍。影子銀行對于貨幣政策的實施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涉及到以下方面:首先影子銀行很難意識到自己的可測性,不能精確的計算出資金投向;影子銀行的發展使得各類理財產品的替代性增強,為正常的貨幣統計計量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影子銀行還因為創用信用而在增加了借貸供給,這些都表明了影子銀行對于貨幣政策有效性的不利影響。
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銀行大多數的貨幣政策是通過信貸、利率和匯率等渠道進行傳導,而且以信貸為方式的貨幣政策在我國應用最為廣泛,影子銀行對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削弱了商業銀行的基礎傳導作用。央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這三大貨幣工具作用的首要對象就是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等,商業銀行可以說是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主要載體。然而影子銀行的作用為商業銀行提供了一個可以開展理財產品及個人理財業務的機會,使得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重心發生了轉移,而且金融市場的創新也注定商業銀行不再是人們進行金融交易的第一選擇,影子銀行的逐步取代讓商業銀行在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中的地位越來越弱。
影響人們對市場的理性判斷。貨幣傳導機制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人們行為的市場化程度,即對市場的變化做出理性的行為反應。然而影子銀行的出現使得中間目標出現了偏差,影響了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計劃,使得人們無法對央行所提供的市場信息有一個正確的判斷。而且影子銀行的發展也為企業擴寬了融資渠道和投資方式。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當國家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時,控制原理是通過減少信貸規模限制企業進行貸款交易從而在一定范圍內放緩經濟增長的頻率,而影子銀行會通過各種非銀行融資機構和民間借貸等輸出大量流動性資金,減輕了貨幣政策對企業行為的禁錮度。因而如果貨幣政策的信號傳遞存在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企業和居民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判斷就會嚴重影響到政策的有效性。
增大了貨幣政策傳導時的不確定性。貨幣政策牽扯到的金融機構和主體眾多,因而無法在第一時間內進行實時高效的傳遞,每一個環節都有著無法控制的意外情況。在此基礎上,影子銀行本身所具有的交易產品不斷創新、金融機構種類繁多等特點使得貨幣政策處于更加復雜的狀態,影響了貨幣政策傳導的及時性和高效性,容易出現一些不易控制的突發事件,對貨幣政策造成一定的威脅。
加強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監管。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影子銀行已經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去,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產生了種種方面的不利影響,因而對影子銀行建立監管制度十分具有必要性。要做到對監管主體、監管范圍、信息披露、資金來源及運用范圍等都有明文規定,確保該監管體系有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及保監會等部門的各司其職及互相合作,為影子銀行以后的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完善貨幣政策的總體框架。雖然影子銀行對我國的貨幣政策產生了較大程度和范圍上的影響,但是我們的目的使將影子銀行變成發展貨幣政策的有力工具。首先要做到合理的確定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盡可能的采用利率作為中介目標。要將利率市場化放在工作重點,加大數量型調控向價格型調控制度的投入力度,使得影子銀行和正規的金融機構一樣,也成為貨幣政策的傳導載體。最后要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除了最傳統的三種貨幣政策工具外可以積極找尋更為有效的金融工具,盡可能做到對特定型的影子銀行采用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確保貨幣政策的有效性能夠及時全面的發揮出來,最大程度的減少意外情況的發生,
目前就我國的經濟發展現狀而言,我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渠道仍然會以傳統的商業銀行為主,但是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建立健全影子銀行體系的相關法律和完善出一套公司內部的管理監督制服,以此來規范影子銀行的行為。同時要做到產品交易、公開業務的透明度,使得企業和投資者能夠對影子銀行的作用和弊端有一個清晰明了的解釋,真正提高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