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英文原版電影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陳敏
英文原版電影進入課堂是英語課堂教學多元化的一種有效手段,作為一種獨特的英語教學方式,它既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增強了高職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本文通過英文原版電影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了英文原版電影對高職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及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合適的英文原版電影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大部分只注重詞匯﹑語法和寫作等的學習,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相對較弱,作為學習語言的載體,英文原版電影不僅能夠給高職學生提供真實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環境,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詞匯量,而且還能更直觀的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和風土人情。
為學生營造真實的語言環境。語言學家paime曾提出“語言必須在情景中呈現和練習”,美國學者karshen也說過“掌握語言大多是在交際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的結果。”可見語言學習離不開真實的語言環境。電影的創作源于生活,其故事情節及人物塑造都是以真實的社會背景為原型,為高職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言信息,包括不同人物的對話,不同社會階層的生活環境和狀態等,內容接近生活。英文原版電影通過豐富的影像和聲音把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直觀生動的展現出來,為學生學習英語營造出真實的語言環境,能讓學生足不出戶也能感受和接觸到地道的英語。
有助于學生了解英美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也就是學習文化的過程。高職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重視詞匯和語法的輸入,還要讓學生了解外國文化,包括語言文化﹑歷史文化﹑社會文化等。英文原版電影就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文化載體,是英語語言國家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和濃縮,從不同層面和角度為高職學生展示了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生活方式等,有利于學生通過欣賞真實的生活片段來認識東西方人們思維方式及行為習慣的不同,如《走遍美國》等影視材料將西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真實的體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同時也擴大了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在傳統的聽力教學中,高職教師主要是使用磁帶,內容乏味﹑形式單一,學生容易疲倦,效率較低。近年來部分教師開始使用英文原版電影,電影集聲音和圖像于一體,對學生的聽覺和視覺都產生了強烈的刺激,使學生能在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中自然的去理解人物的對話,即使是不太熟悉的生詞和俚語也可以通過生動的畫面去猜測,聽力練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極大的提高了聽力訓練的效果。同時,運用英文原版電影教學還能有效的提高高職學生的口語能力,英文電影可以為學生提供地道的發音和生活化的語言,同時將大量的節奏﹑重讀﹑連讀﹑爆破等語音現象原汁原味的展現出來,學生通過理解和模仿,不僅習得了純正的語音語調,而且還學到了許多生活化的語言。
將英文原版電影運用到英語教學中的目的就是為了傳播語言文化知識,這就要求高職教師對影片的選擇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英文原版電影題材的選取
選材恰當,主題健康向上。選取影片的主題思想要積極向上,內容健康,要有益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如影片《美麗心靈》講述的是一位叫納什的數學家面對精神分離癥的困擾,毫不畏懼,頑強抗爭,最終擊毀了病癥的挑戰,在妻子的幫助下經過幾十年的艱辛努力, 80歲時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通過這部勵志影片可以激勵學生要樹立頑強的意志和拼搏精神,勇于向困難作斗爭,相信自己便能實現自己的目標,類似的勵志影片還有《簡愛》﹑《勇敢的心》﹑《風雨哈佛路》等。此外,部分英文電影中包含惡語﹑暴力等消極因素的要將其排除,不適合教學使用。
影片要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由于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教師在選材時切記注意影片詞匯量不宜過大,發音要地道清晰,適合學生水平,學生在觀看時能基本聽懂英文的發音和含義,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注意影片要貼近生活,故事情節不宜太難以捉摸,才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觀賞興趣,便于理解。
影片難度要循序漸進。低年級時教師可選擇一些發音清晰﹑語速較慢﹑情節簡單﹑通俗易懂的影片讓學生觀賞,簡單﹑精彩的電影能增加學生的信心。當學生在高年級時,具備了一定的詞匯量和知識量,同時也感受了通過電影學習英語的樂趣,教師再循序漸進的播放一些難度較大﹑情節復雜﹑語速較快的電影。
結合課本,服務教學。所選影片主題不能脫離教學內容,要和教學材料及課堂教學相結合,并成為其補充。高職教師在英文電影中設置的問題要緊扣教學內容,讓學生觀后交流,使學生在愉快的欣賞電影的同時輕松的完成課堂學習目標。
具體實施方法及運用策略
觀影前做好準備。首先,在電影選擇上要難易適中,盡量帶有中文字幕,但是不能是中文配音的,一定要是英﹑美式地道的發音,否則不利于學生的語音模仿和提高。課前,教師自身需要準備一些與影片相關的背景材料,也可以布置學生收集一些該影片的相關材料﹑影評等,播放影片前可以對故事梗概﹑主要人物作一個簡介,還要把電影中的部分生詞和句子結構提前給學生講解,有助于學生對電影故事的理解和對主題思想的把握。同時,觀看前教師還要根據影片情節設計一些相關問題,注意問題難度要恰當﹑具有指向性,讓學生帶著問題看電影,明確學習任務,抓住學習重點。
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復述電影情節。教師可以選取電影中比較簡單的情節或片段讓學生進行簡單地復述,老師也可以提供重點詞組,供學生復述時進行參考。這一任務要求學生在觀影時集中精力,仔細理解和記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種模擬電影中的真實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進行對話和交流的英語課堂活動。教師在觀影后可選取電影中較有代表性的﹑難易適中的片段,并反復播放這一節選片段,然后準備相關臺詞讀本,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表演。要求學生在表演中要盡量模仿片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和語音語調及言語的感情色彩,然后再播放影片片段進行對比。通過分組角色扮演,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又能激發的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和表演能力,讓有表演天賦和欲望的學生得以展現自己。
記臺詞﹑進行配音練習。教師可以先將影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及社會地位等向學生進行介紹和總結,讓學生對人物的思想活動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以便掌握和運用人物的語言。配音練習可以分為同步配音和自由配音。同步配音指的是抹去片段原聲后進行配音,要求學生從口型﹑節奏和聲調及前后銜接配合等各方面反復的操練,盡量與影片人物的對白達到同步效果。練習時可先要求全班一起配音,再分小組配音比賽,老師再做點評。這種配音方式對學生要求較高,力爭精確到位,有助于高職學生口語表達的準確性。自由配音指的是教師去掉電影原聲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記憶自由發揮,給角色進行配音,只要求內容一致,但不精確到字句一字不差。自由配音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基礎薄弱的同學也有發揮的機會,增加了學生的信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影賞析與評論。學生在觀影后,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和了解電影相應的文化﹑社會背景后可以要求學生就影片內容﹑人物特點﹑影片主題內涵及中西方文化差異及進行分組討論,然后每組選出一個代表發言,并在結束時教師進行全面的總結,以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寫觀后感,不限形式和篇幅,讓學生“寫我所思,抒我所想。”,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進一步了解說英語國家的人們的思維方式及價值取向,加強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認識,從而培養自己的價值觀,在進行電影賞析和評論的同時高職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英文原版電影因為其直觀﹑生動的畫面及聲音效果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優勢,但它只是英語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切記不能把電影教學變為簡單的影視欣賞課,讓學生整堂觀看,高職教師應具有完整的教學思路,在觀影過程中給予學生正確指導,設置大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電影,才能實現電影教學的真正效果。由于英文原版電影所表達的是歐美國家特有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與我國傳統文化存在一定差異,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影片中所傳達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鼓勵學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揮英文電影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英文原版電影應用于外語課堂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還能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各國的文化民俗,它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單一和枯燥,用生動直觀的語言素材和畫面為學生營造了真實的語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習得語言,它是外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作者單位:湖南省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