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明星
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盧明星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的媒體書信﹑報刊﹑廣播﹑電視而言,它以現代網絡通信為基礎,依托數字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向受眾提供信息服務的一種數字化復合媒體形態。新媒體的出現為高職生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對高職生的價值觀﹑道德品質﹑行為模式等帶來了負面影響。分析新媒體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影響.并探索新媒體技術環境下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新方法,顯得十分重要。
根據CNNIC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3117萬人。其中,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57,2013年增加5672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8% ;手機端即時通信使用保持穩步增長趨勢,使用率為91.2%。在10-19歲網民中,有65.9%的網民比較愿意或非常愿意在網上分享。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31.5%。截至2014年12月,網民中具備中等教育程度的群體規模最大,初中﹑高中/中專/技校學歷的網民占比分別為36.8%與30.6%,截至2014年12月,網民中學生群體的占比最高,為23.8%。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和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對高職教育體制改革和人才培養以及在校學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高職生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改變。首先是新媒體信息發布更為快捷﹑多元。他們獲得第一手信息的時間大大縮短,信息的表達方式更能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其次是信息形式表現為多樣化。圖文音視動等綜合表現形式改變了傳統媒體較為單一的形式。在這種情況影響下,高職生獲取信息由傳統的被動接受,轉變為動態式的主動搜索;既是信息的受眾,也同時是信息的傳播者。
高職生的交流方式發生了改變。在傳統媒體環境下,青年高職生溝通交流的方式通常以書信﹑電話為主。借助新媒體技術,職校學生更喜歡以QQ﹑E-MAIL﹑微信﹑博客﹑貼吧等方式進行人際間的溝通他們利用新媒體可以真實地表達情感。甚至自我宣泄。但與此同時,也造成了高職生在新媒體環境下表達觀點的隨意與偏激。
高職生的學習習慣發生了改變。在新媒體技術條件下,高職生開始更多地依賴網絡搜索功能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形成了有困難找“度娘”的思維模式。由于缺少老師面對面的指導,僅從互聯網上獲得零星信息,對問題的認識還處于較為膚淺的層面。但互聯網信息龐雜,如何去偽尋真,如何探查本質,如何形成知識的儲備積累,這些都是利用新媒體學習而帶來的困惑。
高職生的性格塑造發生了變化。在新媒體技術環境下,有更多的載體和方式來張揚個性﹑展現自我。手機鈴聲﹑QQ簽名﹑個人空間﹑網絡博客等都為青年高職生表達個人情感﹑展示個性風格提供了載體。
打破了傳統教育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說教的方式實現的。教師依靠教材﹑黑板和自身的知識經驗將枯燥的課本理論授予高職生,單一的教學方式是高職生感到思想政治課的死板與枯燥,進而失去對該課的興趣。而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局面,課堂上教師利用新媒體以視頻﹑圖片﹑文字的形式展現給學生,通過聽一首革命紅歌﹑看一段時代影片﹑參與一個熱點話題討論,激起學生的興趣與情感,在課外教師還可通過博客﹑QQ﹑微信﹑MSN等與學生互動交流,可以實現對高職生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打破了傳統的說教方式,巧妙的將枯燥﹑單調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當前高職生喜愛的方式呈現出來,實現了教育方式多樣化。
開拓了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新媒體的信息面廣而量大﹑傳播快而影響廣泛﹑即時性而互動化的特點為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開拓了新的平臺。一方面,教育者可利用新媒體的開放性﹑共享性﹑傳播快﹑影響廣泛等優勢,通過微信﹑微博﹑QQ等發布一些弘揚時代精神正能量的信息對高職生進行影響﹑引導﹑教育和激勵,使高職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達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另一方面,新媒體具有一定的虛擬性和匿名性,這種特性使得人們在交往中可以打破真實世界的局限,更容易實現互動。教育者通過新媒體平臺與高職生進行互動交流,可真實而迅速的掌握高職生的心理狀態和思想走向,進而更有效的實施思想教育。
新媒體對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方式﹑手段和模式等方面的影響顯而易見 要全面把握新媒體的特性,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獨特優勢,使之為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創新并發展新形勢下的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
整合資源優勢,豐富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和發揮新媒體的優勢,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首先,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結合起來,豐富“兩課”課堂內容,優化教育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次,發揮新媒體優勢,利用手機短信平臺,通過論壇﹑微信﹑微博等加強與高職生的交流,構建一個互動性﹑服務性的平臺,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加大對新媒體宣傳陣地的投入,積極探索如何整合資源,使新媒體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在輿論陣地﹑學習陣地﹑生活娛樂陣地的新陣地。
加強思政隊伍建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要首先意識到新媒體技術給工作帶來的便捷和困難,并首先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新媒體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掌握工作的主動性,體現教育的針對性,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媒體環境下的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時還要培養自身媒介素養,為高職生樹立榜樣,成為知識淵博﹑經驗豐富﹑創新能力強的新型思政教育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加強高職生的媒介素養教育,提高自我認知能力。在新媒體背景下,西方的極端思想和扭曲的價值觀正侵蝕著大學校園,高職生正處在思想和價值觀不穩定的階段,面對外來不良思想和信息的侵襲,高職生需要增加辨別是非和選擇正確思想的能力,提高個人的媒介素養,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首先,要加強高職生相關法律法規的教育,培養其良好的媒介素養,避免網絡犯罪,不觀看﹑散播低俗信息,不散博有損國家形象和利益的言論。學校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制定相關的網絡安全和信息管理。其次,高職生要提高自律能力,不能沉迷于網絡中,要合理利用新媒體來武裝自己,提高個人修養,而非自身發展的絆腳石。
總之,新媒體的發展極為高職生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也給我們提出一些難題。我們應該客觀的對待新事物,取長補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的校園環境,培養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作者單位:河南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