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亞東 王瑩
?
福建自貿區對接海上絲路 盡顯“對臺紅利”
文|吳亞東 王瑩
在戰略定位上,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將圍繞立足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要求,充分發揮改革先行優勢,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改革創新試驗田;充分發揮對臺優勢,率先推進與臺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示范區;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前沿優勢,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打造面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放合作新高地。
針對臺商擔心今后大陸對臺優惠政策有變,李克強在4月22日的表態猶如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而總體方案的出臺,更是將多項“對臺紅利”盡顯無遺。
隨著總體方案的確定,福建省重新調整確定了重點試驗項目186項,涉及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開放、法治保障、市場監管等方面。其中體制機制創新88項(含對臺創新20項),擴大開放98項(含僅對臺開放62項)。
“率先推進與臺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根據方案,未來福建自貿區將在閩臺產業合作、對臺服務貿易、對臺貨物貿易、兩岸往來、兩岸金融合作等方面擴大開放,推動臺灣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在自貿試驗區內集聚發展。同時,支持自貿試驗區內品牌企業赴臺灣投資,促進閩臺產業鏈深度融合。探索閩臺合作研發創新、合作打造品牌、合作參與制定標準,構建雙向投資促進合作新機制。
總體方案取消了在自貿試驗區內從事農作物(糧棉油作物除外)新品種選育(轉基因除外)和種子生產(轉基因除外)的兩岸合資企業由大陸方面控股要求,但臺商不能獨資。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長發據此分析說,在合作的產業方面,臺灣的花卉、種苗等產業可與廈門的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包括電子信息業、船舶制造等產業,也可以向自貿區進行轉移。
目前,兩岸在產業合作方面的較大顧慮還在于知識產權問題。一位臺企負責人在座談會上稱“山寨”侵權問題讓他“心痛”。李克強說,我們一定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造者的積極性、保護民族工業。這也是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的必然選擇。此次總體方案也明確提出,將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和執法體制以及糾紛調解、援助、仲裁等服務機制。
為推動兩岸人員往來的便利化,福建自貿試驗區將實施更加便利的臺灣居民入出境政策。加快落實臺灣車輛在自貿試驗區與臺灣之間便利進出境政策,推動實施兩岸機動車輛互通和駕駛證互認,簡化臨時入境車輛牌照手續。推動廈門—金門和馬尾—馬祖游艇、帆船出入境簡化手續。
總體方案稱,福建自貿區將推動兩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試,在對臺小額貿易市場設立外幣兌換機構,允許自貿試驗區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臺灣同業開展跨境人民幣借款等業務,支持臺灣地區的銀行向自貿試驗區內企業或項目發放跨境人民幣貸款。同時,按照國家區域發展規劃,將為自貿試驗區內臺資法人金融機構在大陸設立分支機構開設綠色通道,支持在自貿試驗區設立兩岸合資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強兩岸在金融糾紛調解、仲裁、訴訟及金融消費者維權支持方面的合作,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渠道。
在福建自貿區總體方案中,“培育平潭開放開發新優勢”被列為“主要任務和措施”的一個單獨部分。這在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端看來,是為了“將平潭打造成為自貿試驗區內的窗口,更有針對性地對臺合作”。
在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中,總體方案賦予平潭制定相應從業規范和標準的權限,在框架協議下,允許臺灣建筑、規劃、醫療、旅游等服務機構執業人員,持臺灣有關機構頒發的證書,按規定范圍在自貿試驗區內開展業務。在推動航運自由化方面,簡化船舶進出港口手續,簡化入區申報手續,探索在自貿試驗區內對臺試行監管互認。對平潭片區與臺灣之間進出口商品原則上不實施檢驗(廢物原料、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大宗散裝貨物以及國家另有特別規定的除外),檢驗檢疫部門加強事后監管。
建設國際旅游島是福建自貿區平潭片區的一大定位。總體方案要求,要加快旅游產業轉型升級,推行國際通行的旅游服務標準,開發特色旅游產品,拓展文化體育競技功能,建設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研究推動平潭實施部分國家旅游團入境免簽政策,對臺灣居民實施更加便利的入出境制度。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方案另行報批。
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總體方案也部署了與“海絲”核心區相關的試驗舉措。黃端表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在“面”上推動開放,而自貿試驗區則作為“點”上的突破,成為海絲核心區的開放高地。
在臺灣諸多輿論看來,福建自貿區屬于“2.0版自貿區”,不僅是大陸經濟再平衡的新櫥窗,也是對臺深度經濟合作的一張王牌,將對臺資產生難以抵擋的“磁吸效應”。
臺灣《經濟日報》在引用臺商事例時說明,從臺灣進口食品到福建自貿區,再分裝運到其他省份,比在其他地方可以省下50%的成本;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李沃墻在《旺報》發表時評稱,看看大陸“一帶一路”大戰略以及亞投行、滬港通所帶來的龐大資金潮,便可知大陸誘人的吸引力。臺灣應正視這股“磁吸效應”,加速開放及參與,否則難逃經濟衰退處境。
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臺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也撰文分析說,福建自貿區挾地理優勢和閩臺之前的傳統合作基礎,將是推進對臺深度合作的一張王牌。由于臺灣正位于“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點,大陸沿海的自貿區特別是福建自貿區,恐將會形成更強大的“磁吸”作用,吸引臺商不得不與之進行更深度和更大